黨群眾路線個人心得體會

  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效改變了精神面貌,轉變工作作風,關於黨群眾路線的個人心得體會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的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黨的作風影響和決定著黨同人民群眾的關係,黨同人民群眾的關係反映和體現著黨的作風。明確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又在2012年11月17日《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精神》文章中指出:“密切黨群、幹群關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始終是我們黨立於不敗之地的根基。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於人心向背。如果我們脫離群眾、失去人民擁護和支援,最終也會走向失敗。我們要適應新形勢下群眾工作新特點新要求,深入做好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工作,虛心向群眾學習,誠心接受群眾監督,始終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要從人民偉大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辦好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實事,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這是我們黨的老傳統,也是新時期新要求。只有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才能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

  “大樹紮根於沃土,高樓立足於基石”。人民群眾是我們事業發展的根基,也是推動社會管理創新的重要力量。作為基層幹部,密切聯絡群眾,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一定要心繫群眾,融入群眾、服務群眾,只有這樣,才能贏得群眾的信任,才能獲得群眾的支援。做好群眾工作要做到“三入”。

  一要身入群眾,關注民生。就是要走出機關,走出文山會海,撲下身子、放下架子,到群眾中去。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沒有滿腔的熱忱,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群眾生活在最基層,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情況感受最深切,也最有發言權,反映的問題往往最真實、最可靠、最準確。通過與群眾面對面接觸、交流,特別是注重走訪偏遠的地區,困難的群眾,瞭解他們的生產和生活,聽取他們的意見,可以掌握最真實、最鮮活的社情民意,可以拉近幹群距離。

  篇二

  參加廳黨委舉辦的這次專題培訓班,通過聆聽專家講解、集中學習教育實踐活動規定檔案資料、討論交流認識,使我對開展學習教育實踐活動的認識得到新提高,思想有了新收穫。現就在學習中的一些體會做如下交流,不妥之處請領導和同志們批評指正。

  報告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黨才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在廣東考察時強調:“我們要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尊重實踐、尊重創造,鼓勵大膽探索、勇於開拓,聚合各項相關改革協調推進的正能量”。習的講話再次提醒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只有暢通民意表達渠道,健全維護群眾利益機制,打造不同訴求公平博弈平臺,堅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政於民,察民情、聽民聲、解民憂,才能凝聚起最為廣泛的深化改革的強大力量。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我們黨領導中國革命與建設,最寶貴的一條經驗就是必須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始終敬畏百姓、贏得人心。然而,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黨內脫離群眾的現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現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上。個別單位和地方在作風建設上“光打雷不下雨“,滿足於以檔案落實檔案,甚至對中央八項規定大搞變通。個別權力部門的幹部吃拿卡要,漠視民生疾苦,追逐部門利益與個人私利。一些地方衙門作風嚴重,門難進、事難辦、臉難看。 “四風”不僅損害黨的形象,更嚴重損害了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如果任其滋長蔓延,黨的凝聚力創造力戰鬥力就無從談起,失掉人心也絕非危言聳聽,如果不採取果斷有力措施對黨內作風之弊來一次大掃除,如果黨群關係幹群關係不全面改善和鞏固,勢必阻礙黨的提出的巨集偉目標的如期完成,阻礙中國夢的實現。而如果我們黨脫離了群眾,得不到群眾的支援,就喪失了執政基礎。

  作風建設未有窮期, 革除積弊需要持之以恆的努力。我們黨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以來,狠抓作風建設,出臺八項規定,以實實在在的行動讓人民群眾感受到黨風好轉的新氣象,得到了全黨全社會的廣泛讚譽。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黨中央基於深刻的危機意識和高度的歷史責任感而實施的重大舉措。做為活動的重點物件,一定要充分認識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加強作風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自覺克服厭倦情緒,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積極參與、主動投入到教育實踐活動中來,真心查詢自身存在的問題,堅決掃除“四風”問題,切實轉變工作作風。

  總之,這次教育實踐活動主要任務聚焦到作風建設上,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切準了穴位、抓住了要害、把住了關鍵。“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只有主動照鏡子、勇於正衣冠、自覺洗洗澡,才能達到治治病的目的,才能實現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更深地植根於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中,確保清風長駐.

  篇三

  按照局黨組的統一部署,我局從XX年7月開始至XX年12月,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局黨組副書記、局長潘力方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上指出“要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能不能進一步提高xx服務能力,是檢驗是否收到實效的重要標準;要以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推動xx改革創新,以各項xx調查工作的新成果檢驗和衡量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效,真正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現就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結合工作談一談個人心得體會。

  一、加強學習,打好思想基礎

  積極參與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的各種活動,認真學習xx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和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專門會議上的講話,認真學習中央、省委、市委關於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檔案。與中心全體黨員幹部圍繞“什麼是黨的群眾觀點、為什麼要樹立黨的群眾觀點、怎樣踐行黨的群眾觀點”、“人民群眾期盼什麼,我們應該為群眾做什麼”等問題展開討論,進一步弄清“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進一步增進與人民群眾的感情,進一步密切黨群幹群關係。

  通過學習與討論,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省、市委的重大決策和部署上來,統一到局黨組的部署和要求上來,增強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緊迫感和自覺性,充分認識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危害性,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二、切合實際,做好經普工作

  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期間,正是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最緊張、最關鍵的籌備階段和最繁忙的準備階段。為了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利用能夠利用的時間,不計個人得失,在認真學習領悟上級檔案精神的基礎上,充分查閱以往普查資料,充分了解xx的實際情況,充分與各級經普工作人員溝通協調,圓滿並提前完成經濟普查的籌備工作,組建了xx市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機構及辦公機構,建立經濟普查聯絡員制度和掛鉤與督辦制度,制定經濟普查辦公規則和經濟普查網站管理辦法,明確經濟普查職責分工,編制經濟普查經費預算,組織召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全體成員會議和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會議,準備各種會議的講話稿,開通經濟普查網站,前往基層調研經濟普查工作。

  三、民意調查,給力美麗xx

  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期間,我市正積極開展“美麗xx·共同締造”行動,引起市民廣泛關注。為了瞭解市民對“美麗xx·共同締造”的關注度,瞭解市民對xx這座城市美的感受和美的體現,瞭解市民對xx未來發展的信心,收集市民對建設美麗xx的意見建議,為市民提供建言獻策的直接渠道,利用下班時間,組織相關人員開展“美麗xx·共同締造”的民意調查,走群眾路線,聽群眾意見,為相關部門提供可能的參考依據。

  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效改變了精神面貌,轉變工作作風,勤奮敬業,能夠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各項xx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