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前輩的一封信

  各位有想對前輩說的話,想寫封信給前輩們,那麼如何給前輩寫一封信?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參考。

  篇一

  致豫讓前輩的一封信

  豫讓前輩·:

  您好!

  每每讀到您屢刺趙襄子,竟不惜吞炭,辭家,我便不禁為您扼腕——您真的太傻了!

  其原因有三:

  1. 不顧後果。別說在春秋戰國,即使在當今,做了好事,縱然,是真心所為,也會招人揣度——“這小子一定是居心不良,想要得到趙襄子的賞識吧。”“很有可能!這小子竟吞炭報主,說他是真心的·,誰也不信呀!:”“沒準他走投無路了,想誑上趙襄子!”“世態炎涼呀!”先生,你還真別不信,一切皆有可能,一不小心,你沒準就會被人“人肉”了。先生,您說您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博這個惡名是不是傻?

  2. 是非觀念混淆。就算您要報恩,也要先掂量掂量吧,

  咱21世紀啥子最重要?地球人都知道——monkey!,神馬感恩不感恩,知遇不知遇的,有錢才是硬道理,在金錢的威壓下,無價的愛情,不也變成了“寧願坐在寶馬車上哭,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嗎?高尚的師德,不也演變為一切以金錢為重嗎?改變命運的知識,可以買到,享譽終身的名聲,可以買到。因為有錢,所以高尚;因為有錢,所以高尚。您既有能力,又有機會,竟為了一個小小的智伯而是大好機會白白葬送,大把大把的鈔票從手中流過,何其愚也?

  3. 不信前人之言。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一個好身

  體,何談刺殺?可您卻甘願吞炭,甘願屢屢以身犯險,置生命於何地,置健康於何地?古有嚴嵩嚴分宜,今有許邁永許三多,為了健康,為了生命,皆以身試法,何其勇也,相比之下,您不是太傻了嗎?縱有傻子沈浩,白痴王偉,愚人郭明義,但相較之下,還是文強居多,不是嗎?

  豫讓前輩,如果我是您的話,我一定不會做此等既不利人更不利己的傻事·,還望您三思考。

  篇二

  寫給沙葉新前輩的一封信尊敬的沙葉新老師,您好!

  首先請允許筆者自我介紹。筆者是出生在湖北一個破落農村的一個曾經懷有報效祖國的青年。筆者同時也是一個有七年文學歷史的農村青年。

  筆者自信有一定的文學才華,但在現實生活的連番跌撞下,也不得不低下曾經傲氣十足的頭顱。筆者因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找不到方向,迷茫困頓下,才不得不寫出自己的心聲的。最近一個多月,筆者都在網路上發表筆者的想法,但名不見經卷,人微言輕,在這個商業社會,幾乎沒有那家媒體關注筆者的事蹟。筆者是一有故事的青年。有自己的苦衷,萬般無奈之下,只有希冀沙老前輩能夠撥冗空閒為筆者奔走宣傳一二。

  筆者父母皆是窮苦的農民,如今皆已年邁,沒有退休金養老,而我目今27歲,依舊是單身光棍一條,依舊身無存款,囊中羞澀。筆者家境貧寒,近乎家徒四壁,蓋不起新房,娶不起媳婦,接續香火恐怕也是遙遙無期了。筆者目今還有一些襤褸衣衫遮蔽其身,筆者擔憂,再過一兩年,筆者要裸奔上街了。

  所幸筆者身材修長,算的上一美男子,筆者被逼無奈之下,也不在在乎那麼些“禮義廉恥”的三綱五常了,筆者只想哪位富婆富姐包養。也許筆者會被罵的狗血淋頭,但筆者正因為文學的薰陶,才“理所當然”地下此決定。

  27歲還沒結婚,這在我們這思想落後的農村來說,無異是一個異數。父母時常勸說我成家立業。但我心裡清楚,身為一個男人,沒有安身立命的能力,娶妻生子也是枉然。如果沒有能耐,就不要結婚,以免給對方往後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我打工的時間不是很長,零零散散湊起來,也大約三年時間。即便我離開曾經深深眷戀的學堂,但我一直在堅持著我的文學夢想。

  我涉足文學,是從2003年高考失利之後。賦閒在家,讀一些閒書,萌發了對文學的特殊愛好。持續至今,屈指算來,也就有了七個年頭了。雖然時間不算很長,但我深信,我對文學還是有一定程度的造詣!

  從古至今,文學都在歷史的紛亂變革中,呈現出不可磨滅的地位。雖然有焚書坑儒,有文字獄,有滅佛,但文化的薪火相傳,並沒有因為曾經的兵燹戰火,而與瓊樓大殿一齊化為焦土。這是文化的幸運,但也有不幸。許多重要的藏書,難免失秩消亡,成為絕響。這不能不說,是文化的遺憾。

  《詩經》,《周禮》,《禮記》,《山海經》,《論語》,《墨子》,《莊子》,《老子》,《韓非子》,《列子》,《管子》,二十四史,《資治通鑑》......魏晉南北朝的辭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都給我們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文化奇蹟。

  中國是四大聞名古國之一。三皇和五帝黃帝,顓臾,帝嚳,唐堯,虞舜,還有盤古開天闢地,女蝸造人,倉頡創字......這些神話傳說,都給華夏民族增添了神聖的光彩。

  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淵藪,多元的文化脈絡,不是那個民族的文化所能比及的。

  班固,班昭,揚雄,庾信,蕭乾,司馬相如,司馬遷,李白,杜甫,賀知章,陸游,白居易,孟浩然,李淳風,袁天罡,李煜,司馬光,蘇軾,蘇洵,蘇轍,秦觀,韓愈,歐陽修,初唐四傑,竹林七賢......這些偉大的文學家,在歷史的長河中,流芳百世,啟發著後來者,激勵著後來者。

  自古文人多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作家與文人大都先知先覺,看的社會事物是深刻透徹的,所謂透過現象看本質,窺一斑而知全豹。但文人也有迷惑,蒲松齡一生潦倒不堪,在官場黑暗的科舉制度下,用犀利的筆,寫下了《聊齋志異》;詞人柳詠,潦倒於青樓之中,與歌妓為伍,不能不令人頓生憐憫;杜甫奔波坎坷,命途多蹇;李白懷才不遇,失意中以詩酒聊以自慰......大多是文人的悲哀。但我想,那是古代封建時代的杯具吧。

  現代社會,文學在不斷萎縮,不知道是商業引起的,還是由於政治引起的,或者是其他。章怡和老前輩說,當今藝術趨於消亡。每個人都心浮氣躁,窮人,富人,甚至就連佛家清淨之地,也或多或少的沾染了世俗的庸俗之氣吧。

  窮人在努力工作著,依舊只能養家餬口,能夠供給子女上學,也就算是要燒香拜佛,謝天謝地了;富人有的富得流油 ,但大都為富不仁,冷漠,自私,貪婪,即便做慈善事業,也要為自己貼金,為自己的商業做廣告。官場的水最深,深不可測,不可見底,雲波詭譎。佛家清淨之地,本該伴隨青燈經書,宣揚佛法普照。但不少寺廟卻為此斂財,不以為恥。

  現在社會的名利觀,是史無前例的。人的慾望,如同無底洞,慾壑難填。為了攫取金錢,不擇手段,鋌而走險,沒有了道德基礎的束縛。法律的效用只在於富人,並不怎麼保護窮人的利益並非筆者憑空捏造,報紙上的報道屢見不鮮。前段時間播放的《孔子》,筆者不知道有有沒有教育作用,但筆者竊以為,人心的淨化,不是靠一部《孔子》就能夠易如反掌解決的。世風日下,人心欺倒。

  真正的知識份子,是不會屈服於權力的。古代許多有氣節的文人身上都有的風骨,亦是習以為常的。士為知己者死!

  但現今的文人,最注重的還是利益,明哲保身,向世俗權力低頭,亦是習以為常的。畢竟文藝是為政治服務。文藝是粘附在政治這張“皮”上的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在易中天老師《勸君免談陳寅恪》一文中,道出了文人與學術研究者的困惑,尤其是學術研究者的無奈,寫文章的意義的論述。

  筆者亦疑惑何為錦繡文章?何為大作?以下摘錄易中天老師《勸君免談陳寅恪》一文:

  所謂“權”,並不等於或只是政治權力,也包括學術權力。它可能是一種行政權力,也可能只是一種話語權力。比如能批給你一大筆科研經費,為你調查研究、收集資料大開方便之門,讓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等等,運用的是行政權力;說一不二,一言九鼎,“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則是在運用話語權力了。話語權力也很厲害呢!它能決定一個人在學術界混得怎麼樣,能不能混出個名堂來,甚至混不混得下去,同樣堪稱“生殺予奪”。君不見,多少有著真才實學的人默默無聞,多少有著真知灼見的著作埋沒不彰,而某些平庸之輩的平庸之作甚至狗屁不通的東西卻被捧上了天,就因為後者掌握了話語權力而前者沒有麼!行政權力與職位有關,話語權力與地位有關,但在中國現行體制下,兩者之間往往有一種說不清楚的瓜葛和貓膩。長期以來,中國的學術活動尤其是學術評價評獎、評職稱、批課題等等,一直在行政化的體制下運作。而且,隨著所謂“量化管理”的推行,學術的體制化還有愈演愈烈之勢。體制是不由分說的。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體制也是一視同仁的。無論誰和體制作對,哪怕脫離體制,都將一事無成,甚至連飯都沒得吃。?

  筆者知道現在才略有明白,自古文人不自由。但筆者又認為,現代社會應該不會重蹈先前的覆轍了吧。然,現實卻令筆者不那麼樂觀。

  筆者竊以為,當今考學歷,考名牌大學,碩士,博士,博士後,兩院院士,都有一個顯而易見的目的,那就是學歷就是敲門磚。當然,現在這種意義,畢竟減弱了不少。不過,人情世故,起了很猶為重要的作用。如果你不通世故,即便你有經天緯地之才,也說不定會被前仆後繼的嫉妒者所菲薄,甚至將你“除”之而後快。

  再是“朝廷有人好辦事”,權力的誘惑力,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你有權,別人朝著你的權力尊重你,你沒權,別人毫不留情的離開你。所謂人一走,茶就涼,哪管什麼周詳不周詳!筆者想,就是這麼個道理吧。

  筆者但願這些庸俗的影響文壇學術界的不成文的潛規則,能夠在若干年後,消弭殆盡!

  再說一說,古人的天命觀。孔子云,不知天命不可以為君子。還有《周易》,《易經》,《推背圖》,《燒餅歌》,《梅花詩......淳風,袁天罡的《推背圖》據說屢驗屢靈,後世帝王皆為之畏忌,也風聞統治者篡改裡面的記載。至於劉伯溫,筆者想,這應該是沒得懷疑的吧。

  現代社會是以民主,自由,博愛為主題的多元文化存在。不應該出現什麼農村戶口,城市戶口那麼懸虛的工資和福利待遇。《世界人權宣言》不是解說的很清楚麼?城市人,農村人,都應該一視同仁。倘若區別對待,那不是背離了《世界人權宣言》嗎?還有馬克思先生的共產主義的理論麼?中國畢竟加入了WTO,人類的普世價值,應該是通用的,不分國界的。因為我是農民,所以我不那麼服氣!

  筆者水木生

  篇三

  90後準程式設計師寫給前輩們的一封信

  作為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90後,一直有許多話想對前輩們說....

  1.我們的時代?

  我們的時代是什麼?我覺得就是吃快餐長大的一代,想想70後的那一代程式設計師,他們那時候沒什麼網路,沒太多的技術,書也沒現在這麼牛毛,他們有著紮實的基本功,他們玩起記憶體那叫一個帥,現在呢?生活大爆炸,資訊大爆炸,我們這一代人,被太多的資訊覆蓋,盲目的學習,盲目的崇拜,看著什麼都懂,但是又什麼都不行,就像魔獸世界老一代的玩家形容我們,吃快餐長大的一代,就像我們這些從《熊貓人之謎》開始玩wow一樣,我們也許不明白,當年的魔獸有多好玩,練一個號有多麼難,又多麼的有樂趣,什麼叫副本,什麼叫任務,今天的時代,各種所謂的技術,各種工具,各種幾個月精通,就像隨機副本一樣,催肥了我們,也害了我們......

  2.我崇拜的程式設計師

  我最崇拜的有兩種程式設計師,一種是把程式設計師當生活的,他們享受程式設計,喜歡開源,喜歡linux,喜歡python,用vim,Emacs,寫部落格,用郵件列表,畫思維導圖,還經常寫寫打油詩,把自己比作武林高手,比作詩人,我就很希望自己將來能成為他們那樣的人,還有一種程式設計師,只是用程式掙錢,比如我的一個老師,他的水平就很高,自己接C和c++的專案賺了不少錢,但是當我問起他,用vim還是Emacs,他說沒聽過,他只用VS,他也從來不寫部落格,不想把自己的東西貢獻出來,他也說,他需要的許多軟體都是拿錢都買不到的,開源的根本不能用,只是實現了皮毛,我也挺崇拜他的,我覺得這樣的人很聰明,很會掙錢。

  3.頭痛的簡歷

  簡歷上有兩個最令我頭痛的地方,一個是畢業院校,一個是專案經歷,我上的是一個蘭州的普通本科,蘭州沒什麼軟體公司,外地的又不來招牌,所以我前幾天來到了西安,但是在外人眼裡,我們蘭州人都是騎駱駝上學的,所以在簡歷上寫這種畢業院校,HR估計看都不會看的。

  還有一個就是專案經歷,我想說,我沒有專案經歷,但是我在大學並沒有閒著,我是根據自己的方法,去“修煉”,比如,我不看別人的一行程式碼,去實現貪吃蛇,俄羅斯方塊這樣的程式,我就開始想,我應該怎麼寫,我試著先去實現一個能畫方格的程式,接著,再去實現一個能根據座標,畫出方格的程式,然後是一個蛇類,移動的演算法,輸入控制。。。就這樣自己想辦法一塊塊構建起來,沒有看別人一行程式碼。之後,有一次,我在書上讀到驅動測試程式設計,我真有種“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在自學了python後,我又試著用pygame來重寫,或者用c++用MVC的方式重寫貪吃蛇,或者把輸入控制的鍵盤對映,改成可配置的文字檔案,或者把控制模組和繪製模組,改成文字流傳遞訊息,這些都是從《UNIX程式設計藝術》上學來的,在比如,我們上jsp課的時候,我就不明白動態網頁的原理,我就開始“計算機考古”,開始看HTTP頭,明白動態網頁的原理,然後用CGI實現了一個老師佈置的jsp作業,雖然被老師批評了,但是我覺得最起碼學到了許多。像我們的《計算機圖形學》課,老師居然教我們C在DOS下的畫圖,我覺得那太過時了,我就開始自學OPENGL,然後用WINAPI寫一個視窗,把它粘進去,我還常常用像HGE,pygame,來實現一些老師佈置的演算法程式,把這些演算法演示出來,比如蟻群演算法,做出來就像遊戲一樣。我還把《機械迷城》中的幾個過不去的迷宮遊戲,自己用棧,實現了迷宮演算法,或者乾脆用pygame寫一個自己玩。有一次我在想opengl是如何實現的,我就開始用2d的api寫了個3d的程式使用正交投影,我還用思維導圖解決問題,比如這篇部落格就是先用思維導圖畫好的。我就用自己的方式,寫了許多“玩具程式”,修煉自己,但是我真沒有專案經歷,我沒有跟老師一起做專案,是因為,我不喜歡跟他們做,他們動不動就跟你講什麼掙錢,什麼不掙錢,他們會告訴你,那些大老闆,根本不懂程式,但是人家掙許多錢,他們也不願意把程式碼寫的漂亮,能執行掙錢就行,還都是拼音命名規則,我覺得大學本來就是培養自己興趣的時候,我覺得我做到了,不過最近就再想,我所做的這些,是不是真的比不上那三個月的專案實習經驗?

  4.大學的教育

  說實話,我真的不喜歡老師們上課的方式,他們大多數就是在讀ppt,要麼有半節課在罵社會,一切跟程式有關的東西都變得枯燥,他們讓背java繼承public,protect,private的表,被const指標的各種搭配,在配上static,還背優先順序,我覺得,就是應試教育的惡果,我從來都是“記用法,不記規則”的,因為規則這東西,又不是語言的設計者故意刁難你的,肯定自有用途,所以在我的筆記上有“const 引用,能讓形參不被copy,提高效率”這句話,不會有“const引用,函式無法修改形參”這句話。

  像《作業系統》這樣的課程,老師天天講理論,什麼哲學家就餐,執行緒排程,全是在黑板上畫,我為了學習作業系統,乾脆就自己去學linux系統程式設計,用用那些api,我覺得這是學習作業系統最好的方式,而且,我覺得linux真的比windows適合學習,linux上有vim這樣的編輯器,也有那麼多的軟體工具,還有man,有管道,等等,許多哲學,不像windows的sdk那麼臃腫...

  我們這個年紀的人,一開始就是windows,web郵箱,vs,有太多的東西沒有經歷過,我就喜歡去尋找“過時”的好東西,我把它稱之為《計算機考古學》,做一個真正地程式設計師,瞭解來龍去脈。

  我們學校就是為了大家好就業,給大家的方向都定的j2ee,而我就選擇自己的方式,尋找自己的興趣,我並不是那種浮躁什麼都想學,我覺得大學,又不是研究生,也不是什麼培訓包就業班,本來就應該用自己的方式尋找自己的未來,而且,最後,我還是決定了自己的方向,那就是五個一,一個編輯器vim,一個過程語言c,一個動態語言python,一個無底洞語言c++,一個平臺linux...

  再有,就是設計模式這東西,不知道為什麼,被說的那麼神奇,然後大家盲目的崇拜,那些精通java企業級的,好像都要懂設計模式才行,我覺得,本科生就不應該學什麼設計模式,能把oop學懂就不錯了,oop可不僅僅就是封裝,繼承,多型這麼簡單,不管怎樣,應該先學會把程式實現出來,許多人沒寫多少程式碼,沒學懂oop,就開始設計模式。就像一個連與人交流的情商都沒有的人去學習什麼讀心術,企圖提高自己的情商,真是可怕,再說了,學了linux,《Unix程式設計藝術》,你可能連oop都不崇拜了...

  大學,自己做了許多,也思考了許多,可惜參加了3個月培訓的人已經月薪5000了,我來到這裡投簡歷又沒人看...

  這就是我,一個沒上過重點,沒有實習經歷的90後想說的,我還想說,我熱愛程式,希望能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