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鬆教育孩子的方式

  白巖鬆是中國著名的主持人,他能說會道的形象深入人心,那麼像這麼優秀的一個名人,他教育孩子會採取什麼樣的方式呢?有沒有什麼妙招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僅供參考。

  白巖鬆如何教育孩子

  外界通常對白巖鬆有一個誤解,就是作為一個全國人民都熟知的“國臉”,他應該不是一個好父親,“他那麼忙,哪來時間陪孩子,又拿什麼影響孩子?”

  白巖鬆對此不置可否,但他舉了個例子:他家裡住頂層,每到晚上坐電梯回家。上了頂層後,他都會摁下“1層”,讓電梯下去。因為晚上的大多數人都是回家,如此方便其他回家的人,縮短等待時間。後來,白巖鬆發現,以後每晚回家,孩子非常自然地也有了這個習慣,而他從未跟孩子說過“你該怎麼怎麼做”的話。

  “家長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角色,所謂言傳身教,你認為這個年齡的孩子,你天天摁在這兒,跟他講大道理有用嗎?”白巖鬆問。

  孩子中考完的這個假期,白巖鬆希望他多跑出去玩,讓自己放鬆放鬆,並開玩笑似地告訴他,“你要是在這個假期學習,我打斷你的腿”,突然有一天,孩子跑過來說,“老爸,我特想學習”。“你每天翻譯一篇歌詞不就行了?”白巖鬆說。

  “你以為天天讓孩子學習有用嗎,但是反過來,你不讓他學習,他再主動要求去學,就是出於一種習慣和樂趣,這樣不更好嗎?”白巖鬆說。

  一

  談及自己對孩子的教育,白巖鬆也常常回憶起自己的成長經歷。事實上,像第一次一起抽菸,一起喝酒這樣的哥們兒義氣,所謂的壞孩子生活離白巖鬆也不遠。

  他說,“把任何一代孩子中學時代的成長真相,和盤托出在父母面前的話,一定會讓他們感到驚心動魄!”

  有幾個人沒打過架,有幾個人沒偷偷地抽過煙、喝過酒,偷偷地單相思過?白巖鬆認為,要接受這些,只要它沒有變成主體,就沒問題,不經歷這些“好奇”,被改變,怎麼可能成長?成長,就是充滿好奇、波折,但也在不斷地被校正、改變。

  就像很多父母對中學生談感情問題時所說的,“思想可以很複雜,但行為要簡單”,白巖鬆對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他說:“如果成長永遠是一個模式,順理成章,陽光燦爛,潔白無瑕,那不是成長,那是不合格的文學創作。成長是真實、立體的,也會讓人有一些擔心,但不出格,守住底線就行。”

  二

  對於孩子的興趣,白巖鬆也從不去刻意地培養,“只有讓孩子自由,才能成長得更快。”如今,孩子的興趣、愛好基本上都是“耳濡目染”的結果,白巖鬆喜歡看球,孩子也愛看球,白巖鬆是阿根廷的球迷,孩子小名則叫巴蒂。

  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白巖鬆對孩子興趣的支援近乎於“縱容”。

  曾有一次,在第二天有課的情況下,他同意孩子在頭一天半夜看球,結果是孩子次日放學回家驕傲地告訴他:“我們班沒有任何人敢這樣。”如今,孩子已經晉升為一支民間球隊的隊長,白巖鬆對此有說不出的“開心”。

  同樣地,白巖鬆並不認為“看球是瞎看,沒啥用”,這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白巖鬆舉了個例子,孩子最喜歡的是曼城隊,有一場事關曼城隊奪冠的比賽,同樣是在夜裡看。在比賽接近尾聲時曼城隊還是1∶2落後,但就在最後的四五分鐘,奇蹟出現了,曼城補時3分鐘連入兩球逆轉,奪冠!

  “請問在人生中,哪有這麼好的機會,讓孩子感受到不放棄,結果可能會發生改變的例子。課堂上給不了。”因此,即便是在那天,孩子一直到兩三點還沒睡,但白巖鬆相信,孩子第二天上課一定比往常更認真。

  白巖鬆相信這樣一句話:閱讀開啟世界,但是運動讓人更早地體驗到分享、團隊精神以及勝敗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