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遊記小人國風情讀書筆記

  《格列佛遊記》是其烏托邦式的代表作。作品中由格列佛充當敘說者,講述了他四次出海航行所經歷的奇特的歷險故事,集中反映了十八世紀英國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國腐敗的政治。下面就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

  片段摘抄——

  由於戰馬和皇家御馬每天都被帶到我的跟前,經過時間的考驗它們已經不再膽怯,一直走到我的腳邊也不會驚嚇。我把手放在地下,騎手們就縱馬從上面躍過去;其中有一名獵手是皇帝的狩獵隊的,騎一匹高大的駿馬從我穿著鞋子的腳面跳了過去。這確是驚人的一跳。一天,很榮幸我有機會表演一種非常特別的遊戲供皇帝消遣。我請求他吩咐人給我弄幾根兩英尺長的棍子來,像普通手仗一樣粗細就行。皇帝就命令負責森林的官員前去照辦。第二天清晨,六個伐木工人駕著六輛馬車回來了,每輛車都由八匹馬拉著。我從車上取下九根木棍並把它們牢牢地插在地上,擺成一個2.5平方英尺的四邊形。然後,我又取四根木棍,橫綁在四邊形的四角,離地約高兩英尺。接著我把手帕平鋪在九根直立的木棍上並綁緊,四面繃緊就像鼓面一樣。那四根橫綁的木棍高出手帕約五英寸當作四邊的欄杆。

  這活幹完之後,我就請皇帝讓一支由24人組成的精騎兵上這塊平臺來操演。皇帝同意了我的這一建議,我就用手將這些馬一匹匹拿起來放到手帕上,馬上騎著全副武裝的軍官,準備操練。他們一站整齊就馬上分成兩隊,進行小規模的軍事演習,一時鈍箭齊發,刀劍出鞘,跑的跑,追的追,攻的攻,退的退,總之表現出了我從未見過的嚴明的軍經典也流行事紀律。由於四根橫木的保護,他們沒有從平臺上跌下來。皇帝高興至極,命令這個遊戲幾乎天天反覆表演。竟然有一次他讓我把他舉到平臺上去發號施令。他甚至費盡口舌說動皇后,讓我把她連人帶轎同時舉到平臺不到兩碼的高處,從那裡她得以飽覽操練的全景。也算我運氣好,幾次表演都沒有什麼不幸的事故發生。只有一次,一位隊長騎的一匹性情暴烈的馬用蹄子亂踢,在手帕上踹出了一個洞,馬腿一滑,人仰馬翻。但我馬上就將人馬都救起來了,一手遮住洞,一手像原先送他們上臺時那樣將人馬放回到地上。失足馬的左肩胛扭傷了,騎手則什麼事也沒有。我儘量將手帕補好,不過我再也不相信這手帕有多堅牢,能經得起這種危險的遊戲了。

  點評——

  隨船醫生格列佛出海途中不幸遇到風暴,船隻觸礁,格列佛隨風漂游到一個尚不知名的陸地上。他發現這個地方十分奇異:到處出現的東西、動物、人都比自己所生活的國家的物事與人小十幾倍。他被眾多士兵包圍,由他們動用起重機、吊車等把他作為從未見識過的龐然大物帶到京城,押送到皇宮。他逐漸瞭解了這個國家的一些情況和獨特的法律、學術、風俗。這個叫作利立浦特的國家是個小人國,公民身高只有六寸左右,皇上在臣民面前頗顯高大威嚴,原來他要比眾人高上一個手指甲呢。

  格列佛在小人國真是大開眼界,他見識了這裡奇特的官僚選舉制度。作者在這裡並非故意聳人聽聞,而是要借該國國王制訂的荒唐選舉制度達到辛辣諷刺的目的。誰都知道,一個國家各種官員都應該是有正義感、責任心並且各有所專的人群中的精華,他們要把國家利益、民眾疾苦放在心上。而利立浦特的官迷們則一心只為討得皇上歡心,因為皇上只把在絲線上跳得最精彩的人任命為朝中重臣,所以大家無一例外地從小就苦練這個本領。那麼,即使跳得再高玄,此人也不過是個技藝超群的雜耍藝人,又與官職何干呢?由此,皇帝的昏庸、專橫,群臣的無能,百姓的生之疾苦便在這荒唐透頂的景象背後清晰地浮現出來。

  雖然格列佛起初以為小人國與英國毫不相像,但實際上小人國卻是英國的寫照。透過那看似荒謬的邏輯,我們看到的是:國王比他的臣民只高出一個指甲,卻狂妄地自命為頭頂天的宇宙統治者,以其無常的喜怒決定老百姓的命運。官吏們也無需德才兼備,只要跳繩跳得高,就可得到高官厚祿。小人國的兩黨以鞋跟高矮為區分標誌,這裡影射的是當年英國的託利黨即保守黨的前身和輝格黨後來發展成自由黨兩黨政治;而吃雞蛋時是從大頭敲開還是從小頭敲開之爭,則指的是天主教與新教亦稱清教,即加爾文教派之間關於教會儀式的無稽之爭。為了這一區區爭端,竟導致了小人國的內戰,甚至殃及鄰國。由於小人國裡的警察制度和誣告成風,格列佛不得不逃離那裡。

  二:

  小人國原先的制度規定,欺詐與誣陷皆乃重罪,可見,斯威夫特老兄是很討厭在智慧方面玩弄手腕的人,斯威夫特喜歡智慧,但是崇尚簡單和誠信。

  小人國現在用繩上舞技的高低來決定官場升降。這倒有很多類似的例子,中國曾用八股文來檢驗書生的治國才能,女人曾以小腳為美的標準,有少數民族以脖子的長度來判斷誰最漂亮性感,錢鍾書說這個社會也讓人吃飯,只不過不讓人用自己的本領吃飯,都是這道理。

  對鞋跟高低的態度,決定黨派,這個諷喻也很好玩。現在網上這一派的FANS和另一派的FANS們打口水架,起因不就是鞋跟高低之類的無聊問題嗎。時,站錯隊與否,也取決於你賭一下,是高跟黨將得勢,還是低跟黨將得勢。

  死人頭向下埋,這個想法真不錯。既然死的人可以懸棺,可以天葬,可以醃製起來,可以分而食之,為什麼不可以頭向下埋,呵呵。山東萊州的風俗是,活人東西方向睡,死人才南北擺放;而距之僅數百里之遙的萊西,堅決認為活人應該南北方向睡,死人才應該東西擺放。

  這風俗曾經讓我竊笑不已,我甚至替他們想好了活人應該站著睡或者應該拿大頂睡的姿勢,可惜這建議一直沒有用上的機會。比較起來,還是小人國的人比較聰明,讓死人頭向下睡,那麼活人的姿勢只要與死人不同,就不會惹起迷信者的流言。 小人國的人寫字是從一角斜向另一角,這個創意也很絕。的確,論起寫字方向來,歐洲人可以從左到右,阿拉伯人可以從右到左,中國人可以從上到下,卡斯卡考人可以從下向上,小人國當然可以從一角寫到另一角,呵呵。斯威夫特這個老鬼,機靈勁兒有的是。

  三:

  大家都知道,這本書最鮮明的特點在於“諷刺”,我仔仔細細的讀了這本書,準備和大家分享我的感想,這是第一部分——小人國,每一段為我發現的諷刺點。

  格列佛,原本是一名醫生,卻異常喜歡航海,在東渡印度航行中船遇險被礁石撞碎了,它隨著海浪漂流到了小人國。那裡的居民身高僅六英寸,但都是出色的數學家。格列佛漸漸學會了交流,也被小人國的居民帶到了皇宮,他欣賞到了繩上跳舞比賽——一種很可笑的選拔高官的方式,比賽中,大臣們一張張滑稽的嘴臉盡顯其中,作者用不動神色的筆調諷刺了英國的政治現狀。

  小人國國內黨派爭奪十分激烈,國外又有強敵入侵,這時格列佛憑藉自己的力量化解了危機。作者這時借用了小人國內“高跟黨”與“低跟黨”兩派之間的鬥爭,使我產生了一種感慨,這兩大黨派之間的勾心鬥角是不是太世俗了?我最看不起的就是假惺惺的人,其內心陰險,狡猾,作者在這裡正想表達他對英國現狀的不滿。另一方面,格列佛也是一個講原則的人,因為他毅然拒絕了消滅布萊夫斯基。

  文章第四章講了小人國的風俗,細細讀來,作者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用詞都別有深意。顯然,小人國的法律、教育和用人制度都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其實法律、法制對人是一種激勵,而不是單純的懲罰。只是一味地懲罰,並不能消除犯罪的根源。閱讀此章的人很快就知道,這裡對英國的法律、社會和風氣進行了批判。

  小人國的政壇更是充分揭露了論亂的秩序。許多職位只是空有頭銜,沒有實質的作用,腐敗的令人憐憫。作者壓抑直映心中的憤怒,卻宛然道來整篇故事,行雲流水,更添我心中的悲傷。

  最後一點也是全文的結尾,格列佛儘管立下了大功,但只因後來的幾件事得罪了國王,而被國王刺瞎了雙眼。可是天公作美,讓格列佛僥倖找到了離開利立浦特的方法,經歷一些困難後終於安全回到了自己的祖國。

  至此,全文結束,不知大家感想怎樣?呵呵,不管怎樣,我們都要慶幸自己在現在這個和睦的社會,也要挖掘和我們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人的想法。以上是我的一點隨想,如果還算滿意,請繼續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