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巴黎聖母院心得體會
閒暇的時光不要再去虛度了,多讀一些好書吧。讀書至少可以增長我們知識,提高我們的素養,充實我們的生活,豐富我們的精神。總之,讀一本好書,能讓人受益無窮!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
對這本書的瞭解是通過電影,看這本書的時候,腦子裡全都是這本書的內容的影面,很慶幸自己先看過電影,才瞭解的更容易些……
《巴黎聖母院》是一個善良無辜者在制制度下遭受迫害的悲劇。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強烈的“美醜對比”,其中善良美麗的少女愛斯梅拉達,殘忍虛偽的聖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羅洛和外表醜陋、內心崇高的敲鐘人伽西莫多,為本書構成了一幅絢麗而奇異的畫面,形成了尖銳、讓人難以置信的善與惡、美與醜的對比,這也正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
女主角是個善良純潔的少女,她富於同情,敢於捨己救人,當以賣文為生的詩人甘果瓦,深夜時誤入“黑話王國”,即將被殺死時,她挺身而出雖不愛他,卻願與他結婚、當卡西莫多在烈日暴晒的廣場上遭到鞭撻,口渴向人們求助時,只有她對這個醜怪異常而且又挾持過她的人表示同情,滿足他的要求……她性格天真、且品格堅貞……作者把這個人物塑造成美與善的化身,並將故事圍繞她而引起,以引起讀者對她的無限同情,從而產生對封建教會及王權的強烈憤恨。
在小說中,雨果十分自覺加以揭露的封建惡勢力首先就是教會,克洛德就是教會的化身,他外表道貌岸然,內心卻如蛇蠍般毒,表面聖潔,內心卻貪求女色,過著荒淫奢侈的生活,對世人充滿敵意,但最終惡人終有惡報。
作者也以極大的同情心描寫了巴黎最下層的人民、流浪者和乞丐,他們身份卑微低下,但卻擁有遠遠勝於那個所謂有教養、文明的世界的人的崇高美德:互助友愛、正直勇敢、捨己為人……小說中巴黎下層流浪者為救出愛斯梅拉達攻打聖母院的場面:悲壯、激烈、慷慨、驚心動魄,顯示出的英勇無畏更證明了這一點。
這篇小說具有一定的震撼力,捲走了我們的全部感情,也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內在美的重要性。一個人擁有美麗的外表是讓人羨慕的,但我們更加看重的是他的內心是怎樣的,如果他內心骯髒,品質下劣,這種人根本談不上美。所以,我們要從一個人的內心去對待這個人,要相信內在美是最重要的。
二
這個假期我讀了一本書,叫做《巴黎聖母院》。書中的男主角卡西莫多與女主角愛斯梅拉達幾乎是兩個極端,當愛斯梅拉達死後,卡西莫多為愛斯梅拉達報了仇,決定永遠陪在她身邊。這本書很令我感動。
這本書的女主人公是“美”的化身——愛斯梅拉達。她嬌豔、純真、善良、能歌善舞……常常拿著一個巴斯克手鼓,和一隻十分聰明的小山羊加利在大街上跳舞。當卡西莫多因為綁架她被綁在廣場上示眾,慘遭毒打,口渴難忍的時候,她不計前嫌、不顧眾議,把水送到卡西莫多的嘴邊,使卡西莫多感到了人世間的溫暖,同時也愛上了愛斯梅拉達。愛斯梅拉達天真浪漫,她曾經愛上了救過她一次的弗比斯,她以為自己與弗比斯在一起會幸福,但是弗比斯卻已經慢慢地忘了她。
這本書的男主人公是“醜”的化身——卡西莫多。他從小由養父克洛德帶大。他天生獨眼、駝背、跛腳、殘疾、耳聾,但他是巴黎聖母院的敲鐘人......他經常被人諷刺、嘲笑。但當愛斯梅拉達受人威脅,別人對她用刑,她即將被送上絞架的時候,卡西莫多奮不顧身地救她,但奇蹟並沒有發生,卡西莫多的養父克洛德,因想佔有愛斯梅拉達,無法得到就要毀滅她。卡西莫多看到了養父的真面目時,他親手把從小把他帶大的養父推下了深淵,自己也選擇了與死去的愛斯梅拉達永遠在一起。
這本書讓我瞭解了當時社會的腐敗,舊社會人們的不平等,勞苦的奴隸制社會的黑暗。同時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能以貌取人,卡西莫多雖然長相醜陋,但他依然分得清善與惡。我推薦大家看這本書。
三
讀完了《巴黎聖母院》這部世界名著,文中的醜與美,善與惡,在我的腦海裡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印象。《巴黎聖母院》是法國十九世紀作家維克多·雨果的浪漫主義長篇小說代表作,發表於1831年,小說描寫了15世紀光怪陸離的巴黎生活,並透過這種描寫深刻地剖析了豐富複雜的人性世界,表現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雨果在《巴黎聖母院》中用對比的手法刻畫了群性格鮮明,極富有藝術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人物之間錯綜複雜的矛盾糾葛和悲劇命運扣人心絃,給我留下的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一組對比鮮明,令人觸目驚心的人物形象吉卜賽少女愛斯梅拉達和敲鐘人卡西莫多。16歲的愛斯梅拉達美貌絕倫,純真善良,能歌善舞,她和她那隻聰明絕頂的小山羊是整部小說中給人以無限遐想的浪漫亮點,是美麗和自由的化身。但在禁慾的中世紀極端保守腐朽的教會勢力的摧殘下令人惋惜地隕滅了。20歲的卡西莫多外貌其醜無比,嚴重的殘疾使他一來到這個世界上,便遭到無情的遺棄——先是親人的遺棄,繼而是整個社會的遺棄。然而外貌醜陋的卡西莫多卻有著一頂純潔美麗的心靈,他以純真得不摻一絲雜質的愛情如同守護著珍寶一般守護著愛絲梅拉達,試圖使他遠離一切傷害。但在強大的社會偏見和惡勢力面前,個人的力量實在是微不足道,致使強悍的卡西莫多,也只有選擇殉情這一悲劇。這兩個主人公存在著糾結在一起的不幸身世,外貌上的反差也無法掩蓋他們共有的純真善良的天性。
想想敲鐘人卡西莫多悲慘的命運,美麗的心靈……我就感到無地自容,想想自己平時總是以貌取人,就更加難過了。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大家總是瞧不起外貌醜陋,衣著寒酸,天生殘疾……的人,一味只知道去追求“外表美”,從而忽略了真正的“心靈美”。
人,真正的美在於心靈。倘若一個人心靈不美,即使穿上最美的衣服也不見得美,要知道心靈上的一道皺紋比眼角上千道魚尾紋還要衰老,還要敗事,還要可悲。
四
什麼是美?什麼是醜?讀完雨果的《巴黎聖母院》,我從中找到了謎底。
愛斯梅拉達美嗎?當然美。她能歌善舞,魅力四射,可惡怡人;然而令她真正登上美的殿堂則是因為她心腸仁慈、對戀情的矢志不渝。沙多倍爾美嗎?他俊秀灑脫、風騒倜儻、伶牙俐齒;然而他真才實學、擺弄情感,是一個地隧道道的紈絝子弟,你能說他美嗎?敲鐘人加西莫多美嗎?他獨眼、駝背、跛足、啞巴,形容醜惡,令人避而遠之,然而他心靈純粹高貴、勇敢機靈、嫉惡如仇,你能說他不美嗎?克洛德美嗎?他學識廣博,申明顯赫,然而他心坎陰險、手腕卑劣,是一個一本正經的偽正人。這樣的人怎能談得上美?那群乞丐,衣衫破爛、齷齪骯髒、位置低下;然而他們敢作敢為、極富正義感。他們不也令人肅然起敬,佈滿著動聽的美感嗎?由此可見,美更重視的是心靈,是內在,是品格;而不是表面,不是言辭,不是地位。
這是何等樸實的情理!然而世間又有多少人清楚其中的真理。君不見,大巷之上,身著奇裝異服,發染五彩之色,滿口粗言俗語,招搖過市而自認為美者,有之;公共汽車中,目中無人地大聲喧鬧、接聽手機而自以為張揚個性者,有之;娛樂圈內,作為大眾人物的明星大腕吸食毒品、鬧 事鬥毆、生涯腐爛而自以為灑脫、不可一世者,有之……試問這些人能明確什麼是美,什麼是醜嗎?恐怕是他們以醜為美、妍媸不分吧。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有尋求美的權力。從前常以“東施效顰”來譏諷那些本身前提差而敢於追求美的人,這種觀點將被扔進歷史的垃圾桶。美的內涵跟著社會的發展、時期的提高越來越豐盛、越來越多元化。人們由於思維的解放,能夠勇敢地追求合適自己、別樹一幟的美。但美與醜之間就不辨別的尺度嗎?答案是確定的。適應國情,合乎社會公德,切合自身身份、年紀,能給別人帶來愉悅的,是美的,應該鼎力倡導與宣傳;一味追求獨樹一幟,卻不顧社會公德、不顧本人國度的詳細國情、不顧自己的身份春秋、不顧別人的審美感觸,這樣的行動就是醜的,應當鼎力批駁與反對。超短裙——青春靚麗,充斥美感,然而學生不宜穿、年事偏大的人不宜穿、有著特別文明氣氛的人也不宜穿。聚嘯山林的梁山英雄的一些粗暴的行為習慣,在他們身上,在當時的社會可能有著一種陽剛之美,然而放之於當初、放之與某些人身上,恐怕就不妥。
美由心生,醜也有心出。一個人只有佔有崇高的品德、高尚的心靈,那麼在他她身上就會爆發出無可比擬的美感;反之,一個人假如內心昏暗、靈魂醜陋,那麼即便領有潘安之貌、相如之才,他她也不會躋身美的殿堂。《巴黎聖母院》中這場美與醜的對決,孰勝孰敗,眾心知之。
五
讀完《巴黎聖母院》,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愛斯梅拉達和卡齊莫多。愛斯梅拉達,一個流浪的吉卜賽女郎,美麗、善良、天真、快樂。卡齊莫多,一個被父母遺棄在巴黎聖母院門前的畸形兒,被稱為長相醜陋又聾又啞的鐘樓怪人。他們演繹的一段故事成了傳奇,令人難以忘懷。
書中描寫了一個那樣的社會,和在那個社會生活的種種人物狀態,麻木的佛比斯,歲底層的“老鼠洞”裡的那幾個隱修女,瘋狂的副主教等等。副主教和卡齊莫多形成了人性上的鮮明對比,同樣愛上了美麗的姑娘,同樣遭到拒絕,他們的愛都是那麼的強烈,那麼的誠摯,可是一個是佔有,一個是奉獻。已佔有為目的,當目的無法達到的時候,他想到的是毀滅自己,毀滅別人;以奉獻為目的的,當無法奉獻的時候,想到的也是毀滅,毀滅自己。
我相信,在每個人的內心都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答案。讓我們一步一步的去追求良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