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九層塔的養殖方法

  九層塔又名“魚香菜”、“羅勒”,粵東客家地區和潮汕地區的人稱之為“金不換”、“滿園香”、“滿姨香”。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方面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九層塔的養殖方法

  生長季節:適合溫暖的環境,因此春夏兩季生長較好。

  水分需求:種植羅勒,只要充分澆水即可。

  繁殖方法:播種、扦插和分株法。下面我們會給大家講講播種和扦插。

  日照強度:需要半日照-全日照。

  施肥技巧:每隔1-2個月施一次葉肥即可。

  先從種子播種開始。

  1,取一個小盆加入適量的培養土;

  2,以噴水壺將培養土澆溼後,放入大概10粒種子;

  3,每天定期澆水,大概一星期後可以發芽長苗;

  4,然後就是長出苗時候看天氣澆水,一次澆透。

  九層塔的生長習性

  羅勒喜溫暖潮溼環境,生於亞熱帶地區,不耐寒,也不耐旱。南方4月初出苗,北方5月初至5月中旬出苗,出苗時間長短同當時氣溫有關,如溫度上升至21~25℃時則7~10天就能出苗。

  在北京地區5月上旬至6月中旬期間株高增長最快,葉片數也增長最多,此期伸長主要是由許多節間的迅速伸長而成,至6月中旬開花後葉片數不再增加,此期的伸長是由於上部幾個節間的伸長而引起,故株高增長緩慢。

  九層塔的歷史背景

  羅勒原產地在印度,西亞等地,印度人視其為神聖的香草,是天神賜給人類的恩典。在印度羅勒被視為神聖之物,在法庭上發誓的時候,必須以它為誓。其次在印度亦認為配戴羅勒葉片可以避邪。在歐美的神話故事中常見到「羅勒」的蹤跡。在古羅馬時期,羅勒的名稱為“basilescus”,它源自於噴火龍“basilescus”之意思,因此傳說胸前必須佩帶著羅勒才能解除魔咒擊敗此怪獸。在歐美傳統醫學民俗療法上以羅勒作為解蛇毒或毒蜘蛛之藥劑。據傳耶穌基督復活之後,在它的墓穴旁長滿了羅勒,除了代表羅勒本身韻神性外,更強調其生命力的強韌。中南美洲國家視羅勒為保護身家安全的吉祥植物;墨西哥的情人之間也會獻上羅勒,代表仰慕之意。東正教祭典使用的聖水都是以羅勒調製成。羅勒的希臘字代表為皇室或國王,據稱當時在宗教祭典上希臘國王用的香油即為羅勒精油所製成,因而被稱為 “國王的香藥草”。而羅馬尼亞羅勒則代表比較浪漫的意義,當男孩子接受少女一支羅勒枝條,表示他們彼此已經正式訂婚。羅勒由印度傳入中國,羅勒為印度語的譯音。中國在北魏《齊民要術》中就有其栽培加工記載。羅勒莖四稜,多分枝;葉對生,卵圓形;花分層輪生,花冠脣形,白色、紫色,葉色翠綠或紅紫,花簇鮮豔,且具有芳香氣味,是庭院花鏡、樹壇邊隙地栽植的優良地被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