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齊放散文

  一花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滿園春。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百花齊放的春天

  “春”字跟我很有緣。我的學名是“慶春”。

  已記不清楚:是我的生日的前一天呢,還是後一天,正趕上立春佳節。無須去查老皇曆吧,反正這是我叫作“春”的主要原因。

  立春是一年中的頭一個節氣。可以想象到,當初我的父母必是這麼看:有子名春,來頭必大,定會增光耀祖。

  還可以想象到:春字向來是個吉祥字,父母當然希望兒女美似春花,一生吉利,萬事亨通。

  可惜,我帶著這個吉祥字,過了好幾十年,並未名副其實。自幼至長,直到解放前,我差不多沒見過什麼真正的春天。自從一會寫字,我即在長輩的督促下,每到春節,必找點紅紙,寫上“抬頭見喜”與“出門見喜”,分別貼在屋內與院外。可是,喜總不來,生活正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足見拿文字當作符咒,求財祈福,並不能有求必應。用今天的事實證明,真正靈驗的是革命幹勁兒,不是“抬頭見喜”或“出門見喜”。光抬頭,不動手,光出門,不幹活兒,喜從何來呢?同樣的,只憑名字吉祥,什麼什麼春,而不幹春天該乾的事情,雖切盼過好日子,總是妄想。

  今年,春天不但真來了,而且來得那麼早!立春以前,全國到處已不斷傳來喜信;工人增產,農民大興水利,男女老幼一律動手除滅四害,真是大地皆春,人人奮勇,史無前例!這是真正的春天,雖然天氣還很冷。季節是死的,人可是活的,革命勁頭兒會叫冬天變作春天。心裡熱呼呼的,身上出著熱汗,就能作到四季皆春。“大地皆春”已不再是空話。“萬古長春”也落了實——從今年起,中華民族必永遠生活在春天裡。沒有春天,咱們會去創造!

  說到我的本行,許多作家已經下鄉上山,或到工廠與部隊去了。這真應了那句話:“出門見喜”。出了屋門,見到工農兵,還不是大喜事麼?我絕對相信,過個三年兩載,大家一定能夠寫出些象樣子的作品,反映民族春天的花明柳媚。

  不錯,我們會遇到不少困難。可是,那怕什麼呢?工農兵能作到的,我們也就能作到,只要我們肯真心地向他們學習。我們的和他們的工作性質雖然不同,可是都需要革命的幹勁兒。有了這股幹勁兒,我們也會在文藝工作上來個大躍進。我們的春天應該是百花齊放的春天,不管有什麼困難,也要百花齊放,春滿乾坤!

  :心若向陽,百花齊放

  清晨的第一屢陽光,俏皮地將腦袋透過玻璃窗探進來,把我從冬日的睡夢中叫醒,揉揉鬆弛的睡眼,哈欠和懶腰在相繼比劃著賽跑,我並不想給予它們任何的評價,床頭櫃上,手機裡的鬧鐘已經在響第三遍了,我很不情願地,從溫暖了一個晚上的熱被窩裡爬出,心裡十二分的不捨。推開窗戶,太陽正笑咪咪地朝我招手,提醒我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我傻傻地佇立在窗前,對面的樟樹上 ,幾隻小麻雀正歡呼雀躍地,在舞動著雙翅,忘情地嬉戲,像是在抓住片刻的歡樂,凝聚瞬間的美好,也許它們心有預料,下一刻將會發生什麼,這只是再正常不過的鳥類生活吧,知道沒有永恆,便努力地珍惜剎那。突然間,隔壁的小孩扔過去一個桔子,不偏不歪正打在樹叉上,驚動了樹上的小麻雀,幾隻麻雀誤以為是獵槍的驚擾,嚇得四處亂串,嘰嘰咋咋地呼叫同伴:“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保命要緊,後會有期。”眨眼的功夫,樹上的麻雀飛得無影無蹤。

  平凡的一幕,讓我悟出了人生的道理,既然無法預料明天 ,就該好好珍惜當下,舞出精彩。鳥類尚且懂得熱愛生活, 珍惜生命,作為人類,還有什麼比活著更為重要?

  不管昨天怎樣,不管命運如何,昨天已成為過去,不必去抱怨,因為抱怨戰會消耗能量,影響心情,喪失自信。懷揣一顆熱情的心,去迎接生活,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蕩不過的河。房子再大,你也只睡一張床,鈔票再多,閻王照樣土裡拖。

  感恩的心不累,記仇的心受罪,愛乘以愛,等於多倍的愛;恨乘以恨,等於永遠也記不完的恨。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和事,你會收穫不一樣的成果。這世上除了兒女欠父母的養育恩,其它誰也不欠誰,人家幫你是情義,不願幫你是本分,誰也沒有義務對你盡心盡力,誰也沒有責任承擔你的痛苦。情義是相互的,包括兄弟姐妹,也不排除夫妻情分,在你抱怨得到的太少時,應該問問自己,你付出得多嗎?

  沒人愛自己,不要緊,學會自己愛自己;沒人痛自己,沒關係,學會自己痛自己;只有懂得愛惜自己的人,才有資本去愛別人,才能夠得到別人的愛。兩個人能夠相愛,那是最好不過,如若不能相愛,也不必難過,愛情的國度裡沒有誰對誰錯,只有珍惜和不珍惜。真愛是不求回報的,愛過總比錯過要好,既然愛了,就不要說後悔。

  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分析事情,你會發現,對方的過錯,也有值得原諒的,你需要同情的地方,別人更加需要。你需要的掌聲,別人也正在奢望,這時,你才能真正體會到,善待別人是善待自己的最高境界。

  天下無不是之父母,只有不孝的兒女,無論父母有多大的過錯,都要用寬容的心去包容,俗話說得好,“虎毒不食子”。就算全世界都背叛你,你也要相信,父母永遠都會站在你的背後,守護著你。一個給予你生命的人,會用自己的生命去愛護你。如果你們同時掉進水裡,而只有一個救生圈,他她們會毫不猶豫地把它拋向你,自己含笑著走向另一個世界,這是父母的天性,所以要記住,即便你辜負全世界,也不要辜負父母,一個給予你生命,願意為你捨棄生命的人,難道還不值得你去包容嗎?

  不要只在乎你在乎的人,也要學會去珍惜在乎你的人,擠不進的世界就不要去擠了,與其同時窒息而亡,不如留一席空隙給他人透氣,也給自己一線生機。紅塵三千丈,愛恨一念間,有些遇見﹐註定會擦肩,有些風景﹐終究會淡遠。莫嘆,天涯遙遠,擱淺一片思念;莫念,咫尺溫暖,留戀一池清歡 。

  :心若向陽,百花齊放。

  一花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圓

  “一個巴掌拍不響,萬人鼓掌聲震天。”團結,可以產生強大的凝聚力。上個世紀初,中華民族遭受外族侵辱,四萬同胞心心相印,用血肉築起了長城,終將強敵趕出了國門;20世紀末,中國部分地區遭受特大洪災,人們再次攜起手來,同舟共濟,最終擊退了洪魔;今天,面對肆虐的SARS病毒,我們依然眾志成城,渡過了難關。團結,可以消除人禍;團結,可以戰勝天災。團結是勝利的保證。

  俗話說:“大雁離群難過關,獨條鯉魚難出灣。”當年集達爾文20年心血的《物種起源》出版,完成了生物學的一次革命,成為19實際自然科學三大發現之一的巨大成就。其中是絕對是離不開各方有意的無意的幫助。達爾文的老師汗斯羅教授引導,扶持達爾文擺脫當牧師的命運,走進科學的殿堂。推薦他參加歷時5年的環球考察,並幫助發表或宣讀他的研究報告。拉馬克的進化學說也啟發達爾文決心到大自然中尋找證據。賴爾的《地質學原理》推動了早期達爾文向進化論的轉化。華萊斯從馬來群島給達爾文寄來的論文《論變種無限離開原始型的傾向》也使達爾文受到震動。所以說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乾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

  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生之法則,把個人的命運聯絡在民族的命運上,將個人的生存放在群體的生存裡。

  毛澤東同志說過:“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一道工作。”有說:“不僅要善於團結和自己意見相同的同志,而且要善於團結和自己意見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1945年,黨在延安召開“七大”時,有的同志建議把王明排出中央委員會。毛澤東同志從大局出發,認為不僅要團結沒有犯錯誤的同志,也要團結犯了錯誤的同志,因此,建議把王明等幾位犯了錯誤的同志選進中央委員會。由此,可以看出犯了錯誤並不是排斥犯錯人的理由。反之,我們更應團結他們。況且共產主義事業是一件千百萬人長期集體創作的事業,任何一個人也不能包辦。李斯的《諫逐客書》有這樣幾句話:“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意思是說:泰山不排斥細小的塗飾,才得以那麼高;江河不嫌棄點滴的水流,才能那麼深。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壯大自己的隊伍。

  今天,“全球化”、“合作”成為了時代的強音。孤膽英雄風光不再,日益複雜的社會分工,使協作顯得越發重要。“1+1<2”,心繫一處,才能讓巨輪揚帆遠航。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