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科技節的手抄報的內容
科技發展是一國社會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推進本國的科技發展已成為每一個國家必須面對的問題。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科技事業有了長足進步,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
:關於颱風
夏季是颱風的多發季節。前不久,當颱風“海棠”向福建境內靠近時,福建省氣象臺釋出了紅色颱風訊號。“麥莎”來臨時,上海市釋出了黑色預警訊號。那麼,這些訊號代表著什麼呢?
颱風預警訊號共分5級,分別是白色、綠色、黃色、紅色和黑色。白色颱風訊號表示熱帶氣旋48小時內可能影響本地。綠色颱風訊號表示熱帶氣旋24小時內可能或已經影響本地,平均風力可達6至7級。黃色颱風訊號表示熱帶氣旋12小時內可能或已經影響本地,平均風力可達8級以上。紅色颱風訊號表示熱帶氣旋12小時內可能或已經影響本地,平均風力可達10級以上。黑色颱風訊號則表示熱帶氣旋12小時內可能或已經影響本地,平均風力12級以上。
關於科技類的手抄報圖片
從太空往下看,颱風就像是一個正在旋轉的陀螺,這個虛擬陀螺的尖頂在移動過程中的軌跡,就是颱風路徑。綜觀臺風歷史,颱風路徑多種多樣,還沒出現過路徑相同的颱風。
造成颱風路徑多種多樣的原因,主要是颱風在大氣運動過程中,受到複雜大氣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如果說大氣環境是一個大調色盤,剛生成的颱風就像一張畫布,在運動的過程中被大氣塗上不同的色彩,就會產生不同的路徑。目前影響我國的颱風主要“出生”在西太平洋上,其常見路徑有:
西移路徑 颱風從菲律賓以東洋麵生成後,周圍的基本氣流很弱,這時候颱風中心的移動主要是內力運動,方向往西北。由於遭受高空的副熱帶高壓的影響,深厚的偏東氣流會引導颱風一直向偏西方向移動,一直到廣東西部沿海、海南島或越南一帶登陸。沿此路徑移動的颱風,對我國海南、廣東、廣西沿海地區影響最大,經常在春、秋季發生。
關於科技類的手抄報圖片
西北移路徑 颱風在菲律賓東部海域生成後,會遭遇一股軸線是西北向東南的南風,颱風在這股深厚氣流的引導下,從菲律賓以東洋麵向西北方向移動,經巴士海峽登陸臺灣,再穿過臺灣海峽向廣東東部或者福建沿海靠近,在臺灣、福建、廣東等一帶沿海登陸。如果颱風的起點緯度較高,就會穿過琉球群島,在我國浙江、上海、江蘇一帶沿海登陸,甚至到達山東、遼寧一帶。沿此路徑移動的颱風對我國臺灣省、廣東省東部和福建省影響最大,這類颱風多見於7月下半月到9月的上半月。
轉向路徑 颱風從菲律賓以東洋麵生成後向西北方向移動,在海上遇到西太平洋副高壓或西風槽的阻擋,就會轉向東北,向朝鮮半島或日本方向移去。這種轉向颱風又可以分為三類:東轉向、中轉向、西轉向。其中的西轉向類,特別是到了近海才向西轉的颱風,在我國沿海地區登陸後,轉向東北移去,路徑呈拋物線狀,這也是最常見的路徑。沿此路徑移動的颱風對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影響最大,這類颱風多發生於夏、秋季節,只是轉向點的緯度因季節而異,盛夏在最北,春季在最南。
特殊路徑 當颱風所處的環境形勢變化很快,或是海上有多個颱風相互影響時,颱風的移動路徑會變得比較怪異,這就像陀螺在旋轉時受到外力的影響,中心將作一氣旋式圓弧運動。當這種運動正好和原運動的方向相反時,就會導致颱風的停滯和打轉。如果所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平衡,便會左右搖擺,像一條運動的蛇一樣。這樣的移動路徑很複雜,也更難以預測,所以更容易成災。如發生在2001年的颱風“百合”,其移動路徑就是一種特殊路徑,生成以後,就像一條蛇緩慢地在臺灣的北部海面原地轉了一圈半後,在臺灣宜蘭附近登陸,肆虐了44個小時又竄到臺灣海峽,最後在潮陽、惠來再次登陸,給當地帶來了嚴重的災害和極大的損失。其怪異路徑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科技不發達的年代,由於海洋的範圍大,無法監測到颱風的生成及移動,往往要等到颱風靠近船舶和陸地後,才發覺它的存在。20世紀60年代氣象衛星投入使用之後,每一個颱風的發生、發展,特別是它的移動路徑就完全逃不過衛星的眼睛,從那時起,氣象部門就沒有漏測、漏報過一次颱風的訊息。
先進的衛星遙感技術為颱風的觀測和預報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從1980年以來,對在我國登陸的颱風,氣象部門基本上都能做出正確的颱風預報。隨著衛星遙感、雷達探測及數值預報技術的發展,颱風的監測預報水平將會更上一層樓,颱風路徑將在人們的掌握之中。
海洋上可能同時出現多個颱風,為了加以區別,必須要有名字。2000年起,世界颱風組織對命名進行了規範,建立了一張熱帶氣旋命名錶,由包括中國在內的該組織14個成員國各提供10個名字,並把它們按一定順序排成5組,總共有140個名字,根據熱帶氣旋出現的先後依次迴圈使用。
有趣的是,每個國家提出的名字都很有本地區特色。中國的名字大多與古老傳說有關,如“悟空”等;而朝鮮則提出用花鳥蟲魚的名稱為颱風起名。此次颱風“麥莎”英文名為“Matsa”,就是由寮國命名的,意為“美人魚”。而今年5號颱風“海棠”,則是根據中國提供的名字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