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白鹿洞遊玩攻略

  白鹿洞位於虎溪巖背後。山多崩巖隧谷,有六合洞、朝天洞和宛在洞,建有大觀樓,銜山亭及佛殿僧舍等。居高遠望,全島風光歷歷在目。 白鹿洞前原有一半月形小池,名"龍泉",名"琮王爭"。龍泉池上有石室,供奉朱熹,因朱熹曾在廬山白鹿洞講學,此處便借名白鹿洞。明朝始建寺,清乾隆年間重修,增建三寶殿、朝天洞、六合洞等。三寶殿後有宛在洞,洞中伏著一雙泥塑白鹿,口向石罅。夏季炎熱時,罅中常有煙霧湧出,縷縷可見,故稱“白鹿含煙”,為廈門小八景之一。

  :

  國民黨時期,蔣介石準備要南昌中正大學接管白鹿洞書院,但未實現。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對白鹿洞書院進行保護和維修。1959年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成立廬山白鹿洞文物管理所;1988年公佈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二級自然保護區,同年設定作為學術研究機構的白鹿洞書院建置;1990年成立廬山白鹿洞書院管理委員會。白鹿洞書院已形成集文物管理、教學、學術研究、旅遊接待、林園建設五位一體的綜合管理體制。

  廈門白鹿洞交 通

  公交:廈門島有跨海長堤與大陸連線,鐵路可直抵廈門市區。廈門火車站位於廈禾路和湖東路口,有多班公交車可達,主要有16、18、21、25、26、28、37路等等。

  計程車:廈門的出租汽車數量很多,計程車起步價8元3公里,以後每公里2元。

  景區門票:免費

  型別:古蹟 自然景觀

  開放時間:6:00~18:00

  建議遊玩時間:1-2小時

  地址:福建廈門市虎溪巖背後

  廈門白鹿洞歷 史

  元代末年,白鹿洞書院被毀於戰火。明代最早的一次維修為正統元年1436,以後還有成化、弘治、嘉靖、萬曆年間的維修。進入清代,白鹿洞書院仍有多次維修,辦學不斷。19世紀末期,中國的政治、經濟發生急劇的變化,出現了教育改革的熱潮。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清帝下令變法,改書院為學堂。白鹿洞書院於光緒二十九年停辦,洞田歸南康府今星子中學堂管理。宣統二年1910,白鹿洞書院改為江西高等林業學堂。

  白鹿洞後懸崖石壁上有許多摩崖石刻,大都出自名家手書,其中有“明天啟癸亥1623十一月二十日廣陵朱一馮以督師剿夷至此”和“天啟癸亥晉陽趙紆督師到此”的兩行石刻,具有重要的歷史資料價值,為史學界所重視。

  白鹿洞知識延伸:

  元代末年,白鹿洞書院被毀於戰火。明代最早的一次維修為正統元年1436,以後還有成化、弘治、嘉靖、萬曆年間的維修。進入清代,白鹿洞書院仍有多次維修,辦學不斷。19世紀末期,我國的政治、經濟發生急劇的變化,出現了教育改革的熱潮。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清帝下令變法,改書院為學堂。白鹿洞書院於光緒二十九年停辦,洞田歸南康府今星子中學堂管理。宣統二年1910,白鹿洞書院改為江西高等林業學堂。國民黨時期,蔣介石準備要南昌中正大學接管白鹿洞書院,但未實現。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對白鹿洞書院進行保護和維修。1959年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成立廬山白鹿洞文物管理所;1988年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二級自然保護區,同年設定作為學術研究機構的白鹿洞書院建置;1990年成立廬山白鹿洞書院管理委員會。現在,白鹿洞書院已形成集文物管理、教學、學術研究、旅遊接待、林園建設五位一體的綜合管理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