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管吸入異物後應該怎麼辦

  急救寶典

  症狀:氣管異物多發生於兒童,成年人中也偶有病例。由於不小心或著急,不慎將花生米、瓜子、棗核、圖釘、別針、鈕釦、硬幣等吸入氣管,致使氣管受到刺激,突然出現劇烈嗆咳、嘯鳴。異物堵塞氣管時,可有憋氣、聲嘶、面色蒼白或青紫、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急救:首先清除鼻內和口腔內嘔吐物或食物殘渣。

  排除氣管異物方法之一:救護者站在病人身側後,雙臂轉繞患者腰腹部,一手握拳,用拇指側頂在心口與肚臍連線的中點,另一手重疊在握拳的手上,向上向內猛烈擠壓上腹部,擠壓要快而有力,壓後放鬆,反覆操作,以驅除異物為止,但應注意不要按壓中線兩側。

  手法二:立位急救時,搶救者站在病人側後,一手臂至於病人胸部,圍扶病人,另一手掌根在肩胛間區脊柱上給予連續、急促而有力的四次拍擊,以利異物排出。對臥位病人,讓病人屈膝蜷身,面向搶救者,而搶救者用膝和大腿抵住病人胸部,用掌根在肩胛間區脊柱上連續有力四次拍擊,使異物排出。

  兒童急救手法:

  1.拍背法讓小兒趴在救護者膝蓋上,頭朝下,託其胸,拍其背部4下,使小兒咯出異物。也可將患兒倒提高地拉背。

  2.催吐法用手指伸進口腔,刺激舌根催吐,適用於較靠近喉部的氣管異物。

  3.迫擠胃部法救護者抱住患兒腰部,用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頂壓其上腹部,用力向後上方擠壓,壓後放鬆,重複而有節奏進行,以形成衝擊氣流,把異物衝出。

  上述方法未奏效時,應分秒必爭儘快送醫院耳鼻喉科,在喉鏡或氣管鏡下取出異物,切不可拖延。呼吸停止給予口對口人工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