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災難自救指南
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很多專家提出,要向大眾普及基礎創傷急救知識,為遭遇意外災難後的自救作準備。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不同的意外災難一般會帶來怎樣的創傷,如何才能有的放矢開展自救求生。
地震來襲,最好躲進衛生間
通常,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創傷以顱腦外傷、脊柱外傷為主。顱腦外傷需要極為專業的止血,一般只有專業醫護人員方可開展。而脊柱外傷、四肢外傷的處理,普通百姓應有所瞭解:在發現傷者時,切忌“你抱我抱”,正確的方法是平整仰臥,令傷者的頸椎、胸部保持在同一個水平線上,不得邊旋轉邊扯拉,有條件的最好將傷者放在硬板上抬出,盡最大可能預防脊柱外傷。
遭遇地震時,不要到處亂喊,因為灰天灰地的環境下吸入灰塵,極易使人體窒息而死。最明智的避難場所是衛生間,衛生間非但面積小,管線多,最關鍵的一點是它有水管。醫學證明,在沒水有食物的環境下,人類可生存72個小時;在有水沒食物的環境下,人類可生存7至8天。因此,我們建議您家中的衛生間內不妨放上一個急救小藥箱,內中備有1至2瓶礦泉水,以備不時之需。地震發生後如被困,科學的做法應用硬物有節奏地敲擊管道,這樣既可節省體力,也可為搜救者提供訊號。我們同時發現,8級以上的地震,人類根本無法站立走動。實際上,樓層越高其抗震能力反而越好。在高樓大廈內的人群遇到地震,切莫盲目下樓,更不能在此時使用電梯,高樓內扶梯的轉彎角由於鋼筋較多不易坍塌,也是不錯的避難場所。
遭遇火災,學會低姿態爬行
火災帶來的最大創傷是燒傷、窒息死亡。一般的火災其溫度都會超過1000攝氏度,大量的有害氣體散發出來,人體吸入會窒息死亡。為此,遭遇火災時,有條件的可衝到水源前,將毛巾浸溼捂住口鼻;在萬分火急的情況下,用自己的小便浸溼毛巾捂住口鼻,也可救活一命。有害氣體散發時,距地面30公分以下的空間,其空氣質量比30公分以上的空間要好很多,因此,“低姿態爬行逃生”,是遭遇火災後自救的關鍵。切忌在逃生時用塑料袋套頭,這樣大量的二氧化碳無法揮散開來,更易使人窒息而亡。
住樓房的人在火災來臨時,該向門外逃還是該向窗外逃?一般來說,逃到門口時要用手臂感受一下門把,如門把溫度高,則說明門外火勢比屋內更厲害,此時開門只會弄巧成拙將火苗引進屋內,建議應逃向陽臺求救。如門把溫度不高,建議低姿態爬行至消防通道。需要推薦的是,不少國外建築物多設有消防電梯、消防繩等,為逃生者提供更多生還機會。我國建築物在設計時,也應考慮融入這些設定,未雨綢繆預防災害帶來的巨大損失。
車禍“上身”,脫衣服就地打滾
在城市裡,車禍堪稱意外傷害死亡的首要原因。車禍會造成氣體衝擊引起的燒傷、四肢外傷、脊柱外傷等。一般來說,遇到車身起火後,傷者應儘快脫掉衣服就地打滾,切忌迎風奔跑,周圍人群則應將厚重的毯子等物品覆蓋至傷者身上,隔絕空氣讓火勢得以停止。如有條件,傷者燒傷部位應儘快用冷水處理,一般冷水處理20分鐘後,燒傷症狀會有所控制。
要特別提醒一下,救護四肢發生外傷的傷者時,止血過程中一定要記得定時“鬆綁”。從醫學角度來講,肢體缺血時間過久,也會導致肢體壞死失去功能。因此,在為傷者包紮上肢時,每隔半小時要定時放鬆一下,讓血脈流通;包紮下肢時,要每隔一小時放鬆一下,如此才能真正呵護受傷的四肢,避免因救治不當引發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