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怎樣急救

  肌梗死大多發生在患者的左心室。患者如果出現嚴重的心律失常和心室顫動是心肌梗死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心肌梗死患者突然發病該如何急救呢?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心肌梗塞的急救方法,供大家參考。

  心肌梗死要如何急救

  1、病人一旦發生猝死,呼吸心跳驟停,就要立即進行心肺復甦,以挽救生命。

  2、應立即打電話通知“120”或附近醫療單位,請其來人前來急救。

  3、要讓病人就地臥床休息,保持安靜,不要亂加搬動。病人若十分煩躁,過分緊張,則可給其口服安定饕以鎮靜,減少心臟負擔,並立即給其口含硝酸甘油1片,如無效,還可口服1片。

  心肌梗死症狀

  1、疼痛

  這是最先出現的症狀,疼痛部位和性質與心絞痛相同,但常發生於安靜或睡眠時,疼痛程度較重,範圍較廣,持續時間可長達數小時或數天,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緩解,病人常煩躁不安、大汗淋漓、恐懼,有瀕死之感。

  2、全身症狀

  主要是發熱,伴有心動過速、白細胞增高和紅細胞沉降率增快等,由壞死物質吸收所引起。一般在疼痛發生後24-48小時出現,程度與梗死範圍常呈正相關,體溫一般在38℃上下,很少超過39℃,持續一週左右。

  3、胃腸道症狀

  約1/3有疼痛的病人,在發病早期伴有噁心、嘔吐和上腹脹痛,與迷走神經受壞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組織灌注不足等有關;腸脹氣也不少見;重症者可發生呃逆。

  4、心律失常

  見於75%-95%的病人,多發生於起病後1-2周內,尤其24小時內。心電圖可呈現瀰漫性異常。

  5、低血壓和休克

  疼痛期中,會導致血壓下降,可持續數週後再上升,且常不能恢復以往的水平。如疼痛緩解而收縮壓低於80mmHg,病人煩躁不安、面色蒼白、面板溼冷、脈細而快、大汗淋漓、尿量減少、神志遲鈍、甚至昏厥者則為休克的表現。

  6、急性左心衰竭

  可在起病最初數日內發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轉階段出現。發生率約為20%-48%,為梗死後心臟收縮力顯著減弱和順應性降低所致。心肌梗死病人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紫紺、煩躁等,嚴重者可發生肺水腫或進而發生右心衰竭的表現,出現頸靜脈怒張、肝腫痛和水腫等。右心室心肌梗死者,一開始即可出現右心衰竭的表現。

  心肌梗死的併發症

  1.心臟破裂

  常發生在心肌梗死後1~2周內,好發於左心室前壁下1/3處。原因是梗死灶失去彈性,心肌壞死、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釋放水解酶所致的酶性溶解作用,導致心壁破裂,心室內血液進入心包,造成心包填塞而引起猝死。另外室間隔破裂,左心室血液流入右心室,可引起心源性休克和急性左心衰竭。左心室乳頭肌斷裂,可引起急性二尖瓣關閉不全,導致急性左心衰竭。

  2.室壁瘤可發生在心肌梗死早期或梗死灶已纖維化的癒合期

  由梗死心肌或瘢痕組織在心室內壓力作用下,侷限性的向外膨隆而形成室壁瘤。室壁瘤可繼發附壁血栓、心律不齊及心功能不全。

  3.附壁血栓形成

  多見於左心室。由於梗死區內膜粗糙,室壁瘤處出現渦流等原因而誘發血栓形成。血栓可發生機化,少數血栓因心臟舒縮而脫落引起動脈系統栓塞。

  4.心律失常

  多發生在發病早期,也可在發病1~2周內發生,以室性早搏多見,可發生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導致心臟驟停、猝死。緩慢性心律失常如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多見於下壁梗死患者發病早期,多可恢復,少數需永久起搏器治療。

  5.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

  可見於發病早期,也可於發病數天後出現,詳見臨床表現部分。

  6.心肌梗死後綜合徵

  一般在急性心肌梗死後2~3周或數月內發生,表現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發熱、胸痛等症狀,可反覆發生,可能為機體對心肌壞死形成的自身抗原的過敏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