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祭祀活動方案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那麼學校組織祭祀活動的方案如何策劃?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關於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一、活動主題

  “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民族精神,爭做高素質的當代中學生”

  二、活動目的

  1、告誡新時代的學生勿忘國恥,在和平時期仍應弘揚和繼承老一輩革命家和先烈們捨己為國的精神;

  2、增強同學們愛祖國,愛人民,刻苦學習,立志成才,報效祖國的信念與決心,同時使同學們融入到集體中,培養互相協作的能力,共同進步;

  三、活動地點:西海烈士陵園

  四、活動時間:20XX年4月1日下午3:15

  五、參加人員:

  ①初一、初二級學生代表;每班選派2名學生代表

  ②行政及教師名單:xxxxx

  六、活動準備:

  校旗、團旗、花圈

  七、活動程式

  xxx烈士陵園紀念杯前活動安排:

  主持人宣佈:xxx中學清明祭掃活動現在開始

  第一項:全體立正主持人宣讀緬懷烈士相關文字稿

  第二項:向烈士們敬獻花圈,然後全體肅立,默哀半分鐘

  第三項:參觀烈士紀念館,學習革命先烈光輝事蹟。

  第四項:參觀完畢,集隊返回學校。

  八、活動要求及注意事項:

  1、按時集合下午3:15時在大堂前集中乘車出發;

  2、集體活動,安全第一;活動過程中,不得擅自離開隊伍;

  3、要求學生穿全套校服,配戴校卡,行為大方;

  4、不準在革命烈士紀念館嬉戲打鬧;

  5、要以崇敬的心情參加活動,瞭解烈士事蹟;

  6、要求學生帶筆記錄英雄事蹟,回來後將感想形成文字。

  篇二

  一、活動主題:緬懷革命英烈立志民族復興

  二、活動內容:利用清明節開展祭掃烈士墓活動,加強學生對革命歷史的認識,堅定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立場,引導學生繼承先烈遺志,珍惜幸福生活,刻苦學習,健康成長,努力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棟樑。

  三、活動地點:換文公園烈士陵園

  四、活動時間:20XX年4月3日下午

  五、活動物件:

  1、高一1班至高一4班學生及班主任

  2、高一年級其他無課並願意參加的班主任

  六、活動準備:團旗、花圈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右:石屏高階中學敬輓。

  七、活動程式:

  一主持人宣佈:石屏高階中學清明掃墓活動現在開始

  第一項議程:向革命烈士敬獻花圈

  第二項議程:向革命先烈默哀1分鐘。

  第三項議程:請學生代表高一3班孔銀君同學發言

  第四項議程:請學校黨總支副書記白自平老師講話

  第五項議程:讓我們一起舉起右手,握緊拳頭,以共青團員的名義宣誓:

  人民為先,祖國至上,

  誠實勇敢,自律自強;

  奮發有為,誓作棟樑;

  振興中華,再造輝煌。

  第六項議程:祭掃烈士墓

  二班級自行組織活動,時間為30分鐘左右。

  三清明掃墓活動結束,集合隊伍,清點人數,步行回校。

  七、活動要求及注意事項:

  1、4月3日中午1點20分在學校明德廣場集合,清點人數,步行前往。

  2、所有參與學生必須穿校服。

  3、在掃墓活動中要保持紀律性和嚴肅性,不講話,不嬉戲,不追逐,不吃零食,不亂丟垃圾。

  4、所安排參加活動班級的學生如有特殊情況不能參加的,必須書面向班主任請假。

  5、任何學生不得攜帶火種。

  6、班主任及參與活動的教師要全程維持好學生的紀律。

  7、活動期間注意安全,活動過程中學生不允許擅自離隊。

  篇三

  4月5月,是我國人民緬懷先人、烈士的清明節,為紀念這個有著深遠意義的日子,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我校精神文明建設。校團委帶領部分年級青年團員掃墓。具體事項安排如下。

  一、掃墓人員:七、八年級全體團員

  二、掃墓時間:20XX年4月4日8:30

  三、掃墓地點:李喜凡、王新烈士陵園

  四、主持:團書記

  五、領導人員:學校中層領導、政教處人員

  五、講話:七6班團書記

  六、參加掃墓人員要求:

  1、聽從指揮,不擅自行動,注意安全。

  2、掃墓期間,嚴肅認真,不嬉戲,追逐。

  七、活動準備

  1、購花圈一個。

  2、準備數碼相機、音響裝置等。

  3、整齊樸素的著裝、帶團徽。

  4、笤帚12把、簸箕2個、毛巾3塊。

  5、團旗兩面、校旗一面。

  八、掃墓流程

  主持人宣佈:燕河營鎮中學祭掃革命烈士活動現在開始

  一向革命烈士敬獻花圈:

  二向革命先烈默哀三分鐘,奏哀樂。默哀默哀完畢。

  三學生代表獻詞。

  四團委書記講話

  五楊校長講話。

  六清掃烈士碑亭,瞻仰革命烈士碑。

  七活動結束,學生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