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尾翼工作原理

  經常能看見一些小車揹著誇張的尾翼和粗壯的排氣管招搖過市,其實源於賽車的空氣動力學尾翼不僅僅是為了滿足視覺需要的,更多的是給車輛在高速行駛時提供更多的下壓力。而對於民用車來說,沒有經過專業調校的尾翼不僅不能起到任何的作用,而且還可能給安全行車帶來隱患。

  汽車尾翼的原理

  汽車尾翼學稱尾部擾流板,一般分為單層和雙層兩種,而材質有鋁合金、玻璃纖維、碳纖維等多種,其工作方式也有手動可調和自動調節之分。不過無論結構材質有何區別,其根本的目的都是改善車輛在動態狀況下的穩定性。

  汽車在正常行駛過程中的阻力可分為縱向、側向和上升三方面,而且隨著車速的提升,阻力也就更為明顯。在高速進行激烈駕駛時,車輛就更容易出現轉向不足、輪胎抓力不足等問題。而擾流板的安裝能大大降低這種現象,這也是為什麼所有競賽車輛的身後都會安有擾流板。

  尾翼在行車中的功用

  對於一般的民用車來說,尾翼在城市相簿 論壇道路中並不能起到節油或增加穩定性的作用。因為當車輛的行駛速度低於100KM/h時,車體表面的凸出物越少,車身的線條越流暢風阻係數才會越小,而增加的尾翼這時只會添亂。

  只有當車速高於120KM/h時,尾翼的優勢才能顯現出來。我們經常能看到F1比賽中的賽車風馳電掣地通過彎道,除了優異的底盤結構外,車身的擾流板也有很大功勞。不過想得到這份額外的下壓力也不容易,賽車的工程師們每場比賽都要根據不同的賽道不斷調整尾翼和其它擾流板的角度和方向,以獲得最佳的空氣動力學效果。

  而對於民用車來說,尾翼更多的只是起到強化視覺效果的作用。一方面,城市行駛時的車速還不足以用到尾翼來提供額外的下壓力;另一方面要想獲得合理的下壓力,那麼這個尾翼的材質、角度還有調整的範圍都必須是經過了嚴格測試後得出的,而這種調校別說是一般的改裝店,就算專業的汽車公司也要費巨資才能完成。

  私改尾翼須謹慎

  其實對於私家車來說,給愛車裝飾性地加個小尾翼還是可行的。車主可以選擇一些美觀小巧的尾翼來和自己的愛車搭配。比如在兩廂車的尾部安裝一個小擾流板,既可以將車頂上的氣流順暢地導至車後,同時還利用了該氣流將後車窗的灰塵清除掉,避免了因灰塵附著而影響到司機的後視野。不過那種誇張的大尾翼最好還是要慎重選擇,因為沒有經過除錯過的尾翼不僅會給安全行車留下隱患,還有可能因此而無法正常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