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地如何飼養西洋鴨

  番鴨是被群眾視為補壯身體的珍品。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水平地飼養西洋鴨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水平地飼養西洋鴨的方法

  雛番鴨比水鴨耐熱,需要較高的環境溫度,一般1日齡時溫度要達到35℃,以後每日下降1℃,至20日齡或20℃時脫溫,因而雛鴨期須注意保溫。另外,雛番鴨入舍飼養的前10來天,夜間常碼大堆睡覺,極易引起死亡。所以飼養雛番鴨時,每個小間養鴨數量不得超過200只,且每隔1小時要將碼堆的鴨群扒開,直至鴨群不碼堆之日為止。

  雛番鴨可用碎米告口,前期喂小鴨料,中期喂中鴨料,後期喂大鴨料或加10%的打米糠用打米機打米時除去米以外的副產品,含少量碎米、米糠和大量稻殼糠,粗蛋白質約在3%左右。初生雛鴨應先用吊鐘式飲水器供飲水,再用碎米或碎玉米“告食”。碎米或碎玉米事先需用開水燎過,冷卻後用料槽整日供食。

  目前農戶飼養番鴨普遍是飼餵水鴨系列飼料。從第4日起逐漸增加粗蛋白質不少於19%的小鴨用粒料,至6日齡時全部換喂19%的小鴨用粒料,不再喂玉米或碎米。30日齡時喂粗蛋白質不少於16%的中鴨粒料,60日齡喂粗蛋白質不少於15%的大鴨粒料。如果嫌鴨子羽毛長得不夠快,60日齡後可在大鴨料中加入10%的打米糠。

  洋鴨好鬥,如果飼養環境擁擠、汙穢、空氣不流通,又分餐餵養的話,冬春季極易發生啄鬥,有時鴨子互相啄得鮮血淋漓的。所以應在1周齡內將雛鴨喙前端的1/4剪掉,並用碘酒或烙鐵對斷面消毒。農村中有的養鴨戶在中後期敞放或水浴飼養,雛鴨則不需斷喙了。

  洋鴨在飼養中後期排糞量大,極易汙染鴨舍,須特別注意鴨舍的清潔衛生。如果是熱天飼養,應每日用水沖洗鴨舍2次以上;如果是冷天飼養,就要每天墊草、稻殼等3次以上,不要讓番鴨睡在糞上。否則,鴨子胸腹部的羽毛會漚爛掉,或成為糞鴨。

  西洋鴨的特徵

  1、體型外貌 番鴨體型與家鴨不同,體型前尖後窄,呈長橢圓形,頭大,頸短,嘴甲短而狹,嘴、爪發達;胸部寬闊豐滿,尾部瘦長,不似家鴨有肥大的臀部。嘴的基部和眼圈周圍有紅色或黑色的肉瘤,雄者展延較寬。翼羽矯健,長及尾部,尾羽長,向上微微翹起。番鴨羽毛顏色為白色、黑色和黑白花色三種,少數呈銀灰色。羽色不同,體刑外貌亦有一些差別。

  白番鴨的羽毛為白色,嘴甲粉紅色,頭部肉瘤鮮紅肥厚,呈鏈狀排列,虹彩淺灰色,腳橙黃。若頭頂有一攝黑毛的,嘴甲、腳則帶有黑點。

  黑番鴨的羽毛為黑色,帶有墨綠色光澤;僅主翼羽或復翼羽中,常有少數的白羽;肉瘤顏色黑裡透紅,且較單薄;嘴角色紅,有黑斑;虹彩淺黃色,腳多黑色。

  黑白花番鴨的羽毛黑白不等。常見的有背羽毛為黑色,頸下、翅羽和腹部帶有數量不一的白色羽毛;還有全身黑色,間有白羽。嘴甲多為紅色帶有黑斑點,腳呈暗黃色。

  據不同毛色的61只公番鴨和200只母番鴨體重、體尺測定;不同毛色的公番鴨體重無顯著差異,平均為3.04公斤3.01~3.05公斤;不同毛色的母番鴨體重差異顯著,以白色者體得最大平均1.90公斤,黑色者次之平均1.80公斤,黑白花的最小平均1.72公斤,三者平均為1.87公斤。成年公番鴨體得約為母番鴨大一倍。公母番鴨的體斜長分別為29.23釐米、24.04釐米;龍骨長為19.07釐米、15.36釐米;胸深為9.81釐米、8.28釐米;胸寬為11.79釐米、9.57釐米。

  2、生長髮育 在同樣飼養管理條件下,公母鴨生長速度相差很大。雛出殼後,飼養至10日齡,從體型、體重的大小即可區分出公與母。平均體重的絕對增長最大值是在70日齡之後。70日齡後公鴨體重增長大大超過母鴨。160日齡時,公鴨比母鴨約重1.10公斤。

 

飼養西洋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