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的讀後感

  名人故事中寫了名人刻苦上進的故事。大家有什麼閱讀感受?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1

  今天,我看了一本有關於名人故事的書,書中有許多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政治家等,並且還有各人的事蹟和有趣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牛頓,牛頓是17世紀英國偉大的科學家,是近代科學的象徵。他的萬有引力定律以及他對光學、力學、數學、熱學、哲學方面的研究,都很有成就,為人類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在他小時候,一天,牛頓放學回家的路上,看見一輛水車正在車水,水車的奇妙轉動使他看得入了迷,連回家都忘了。之後,他每天回家時都要去看一次水車,並且仔細觀察琢磨。漸漸地,他想要自己做一輛水車,這可是一個大膽的想法。他一回到家就丁丁當當地做起水車來,經過幾天的時間和好幾次的失敗,他終於做出了一輛像模像樣的水車,他想試一下自己的水車做得怎麼樣,就到小河上試,當他看見水車轉動時,十分地得意和高興。

  其實牛頓小時候學習成績並不出眾,但是愛好讀書,對自然現象有強烈的好奇心,而且從小時候起就愛做東西、做實驗,愛思考、愛動腦筋,濃厚的興趣加上刻苦努力地學習,長大後終於成為一名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

  讀完這本《名人故事》,我感覺名人也不是天生的神童、天才,成功並不是輕易得來的。他們也經歷過許多的波折和困難,都是通過超過常人無數倍的奮鬥才取得了巨大成績。

  篇2

  在這個寒假裡,我讀過不少課外書。其中,令我深受啟發的一本書是《名人故事》,這本書裡的一個個故事,讓我百看不厭、受益匪淺。《名人故事》裡的小故事—《樂壇“拼命三郎”》講敘了我們最喜歡的音樂家聶耳的故事。聶耳自幼喜歡音樂,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他考上了上海明月歌舞劇社,成了一名小提琴練習生。當時,劇社條件非常艱苦,但愛好音樂的聶耳卻十分知足。聶耳知道自己基礎差、起點低,於是在大家去逛商店,或看雜耍的時候,聶耳卻抓住這寶貴的時間,勤加苦練,每天至少要練上七八個小時。因此,被人們稱為“拼命三郎”。正是憑著這股勤奮和拼命勁兒,聶耳在他短暫的一身中,留下了許多光輝的作品。《墨池的故事》講述了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的故事。酷愛書法的王羲之每天勤學苦練。有一次,他在書房練字,書童給他送來饅頭和蒜泥,勸他趁熱吃,而他心思全在練字上,母親來書房看他,卻見王羲之右手拿著筆,左手拿著半個饅頭蘸著墨汁往嘴裡送。王羲之每次練完字後,總要到門口的池塘邊清洗毛筆和硯臺。起初,池塘裡的的水還很清澈,可由於他不停地練習書法,不停的清洗筆和硯臺,天長日久,清澈見底的池塘竟變成了黑黑的墨池……讀完《名人故事》這本書,使我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的成功並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也沒有天上掉餡餅這等好事,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只有經過一番磨礪,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勤學苦練,不斷的探索,才能向成功的道路一步步邁進。

  篇3

  我閱讀了——《名人故事》這本書後,從中感受到了古今中外的名人的勤奮好學。這本書說的是:司馬光,李嘉誠,比爾。蓋茨等等中,外名人勤奮好學的故事以及展現他們的才智的事例。

  這個故事述說了陶行知六歲應該上學,陶家沒錢給學費,但他聰明好學,因此被附近開館子的秀才免費收為學生,受到了啟蒙教育,九歲時被外婆送到吳爾寬的經館伴讀,這才正式入學,練出了一手好書法。十歲時,聽說有一位品學兼優的王先生主持學館,便去求學,王先生被他感動就讓他免費伴讀。崇一學堂校長見他聰明好學,又允許他免費入學,畢業時名列第一。後來陶行知成為一個教育家。

  從這個故事中我想到我們現代的小學生,想到現代嬌生慣養的“小皇帝”,“小公主”,想到現在整天只想著玩,上網的學生,我們應該看看教育家陶行知小時候是多麼勤奮,多麼努力,他才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難道我們就不應該向陶行知學習嗎?像他一樣,成為一個偉大的教育家,你難道不想成為嗎?所以,我們應該像陶行知一樣有這種精神,好好學習,奮發圖強,無論你長大是不是個教育家,只要你努力奮鬥,就會成功,就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有出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