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實習心得

  成本管理會計是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結合現代管理會計而形成的一個新領域,在此分享實習心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管理資訊化成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管理資訊化要以實現科學管理、向管理要效益為宗旨,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進質量,改善營銷服務,增強透明度,加強內部制衡,完善決策程式,增強企業的市場應變能力,全面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促進管理創新。

  本論文綜合運用ASP技術,WEB資料庫訪問技術等技術,設計實現了四大功能模組:倉庫管理功能模組、成本核算功能模組、非材料管理功能模組和後臺管理功能模組,為使用者解決了企業倉庫管理、非材料管理、後臺管理和成本核算等實際問題,它為企業各種資訊的管理和企業成本核算提供了具體的實現框架,具有現實意義和實際應用價值。

  論文選擇基於ASP和ACCESS資料庫的B/S系統,ASP程式直接嵌入HTML程式碼中,無需編譯,通過ADO資料庫訪問元件,實現對資料庫中資料的操作。其中ASP可以用任何一種能執行在伺服器上的語言寫成。能起到管理和傳遞輸入輸出的作用。而且在這種模式採用的是瘦客戶端,對客戶端的要求不高,只要一個瀏覽器就可以了。

  本功能是本系統的主要功能之一,包括材料成本核算和非材料成本核算。

  1材料成本核算是對進行招標的產品進行分析後再根據庫存情況進行成本核算。如有成品就可無需核算得到成本,如有半成品就將半成品的成本加上還需要的原材料的成本,如只有原材料就根據所需要的不同原材料的數量和成本得到成本。需要對庫存進行瀏覽。

  2非材料成本核算包括對一切除了需要使用的材料以外的成本進行核算,包括工資支出,營銷費用和折舊費用。工資支出根據生產該產品需要的不同工種的不同工資和工人數得到工資支出。營銷費用根據不同的包裝和運費及廣告費用得到。折舊費用指用於生產、組裝產品的不同機器的各自的成本乘上生產該產品機器的折舊率得到一個費用。

  篇2

  為了更好的完成學校規定的實習計劃,也為了鍛煉自己和提高自己的實踐操作能力,而且作為畢業後的第一次實踐機會,也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比較的最好機會,所以本人在2010年1月在東莞美邦石化有限公司實習工作。

  通過實習對企業生產成本的核算有了更加具體的瞭解,美邦石化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罐裝潤滑油,重油的生產和銷售業務,公司的規模較大,關於財務論文網的分工也比較明細。在此次實習中,我主要的崗位是成本會計,因此主要實習了公司的生產成本核算,對成本會計的工作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在實習中,我參與了1月到3月的生產成本核算工作,如下:①計算每日生產成本,原材料的均價,根據業務的發生取得原始憑證,將其登記賬憑證②根據記賬憑證登記成本明細賬,③編制生產成本日結表④到編製成本月結表。

  每一個過程都有前輩的教育和指導,雖然在工作中遇到不少困難但都迎刃而解了。認真學習了生產成本的核算過程,真正從課本走到了現實中,從抽象的理論回到了實際工作的。在這過程中,我努力工作,嚴格要求自己,虛心向公司的財務學習。

  實習過程中,我發現會計是一門實務與理論結合性很強的學科,儘管自己學過這門課程,但是在開始操作具體業務時,覺得又和書上的有些不同,實際工作中的事務是細而雜的,只有多加練習才能牢牢掌握。在工作中,僅靠我們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需在工作之餘不斷的給自己充電,在紮實本專業的基礎上也要拓寬學習領域。同時在實際的工作中遇到問題時要多向他人請較。人際溝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如何與人打交道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本領,在工作中是不能忽視的。課本上學的知識都是最基本的知識,不管現實情況怎麼變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剛開始實習的時候總是覺得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用不上,尤其是我現在的這個崗位,書上的那些財務會計啊,稅務計算啊,都跟工作沾不到邊,覺得很受挫折。漸漸的,我發現,假如沒有書本的知識作為鋪墊,又哪能迅速掌握工作內容呢?成本會計要求我們必需熟悉整個生產流程,並根據一些相關的資料做出決策,要不然每日計算出來的生產成本只是一長串冰冷的數字,毫無意義可言。

  實習至今,我主要的問題是沒有下生產車間及時瞭解生產情況,導致對一些產品的生產流程不是非常瞭解,對於產品的規格型號只是在相關的用量表上查詢,沒有實際瞭解,這將影響到成本的核算工作,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應該加強對產品的瞭解,讓自己在工作中更能得心應手。儘管成本會計的工作顯得單調而繁瑣,但是隻要自己認真學習,認真工作,就可以在工作中發現樂趣的。

  實習期間,我每天行走在飛速發展的城市中,穿行幹行色匆匆的人群裡,我感受到工作的壓力,生活的艱辛。為了盡快舞裝自己,讓自己有底氣走向社會,面對未來,我要努力地闖出屬於自己的天地。

  最後,感謝大家給了我應難得的實習機會,感謝各位前輩給予我的悉心教導和幫助!

  篇3

  此次我們手工模擬實驗所實踐的六種方法一直是我們成本會計的核心。

  品種法是產品成本計算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其計算程式體現著產品成本計算的一般程式。分批法是按照產品的批別或訂單計算產品的一種方法。它是以產品的批別或訂單作為成本計算物件,歸集產品的生產費用,計算各批產品的生產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簡化分批法是分批法的一種簡化,未完工的批次的產品的間接費用不需在完工產品與未完工產品間分配,而是採用累計間接費用分配法。

  逐步結轉分步法是為了計算半成品成本而採用的一種分步法,它的每一個步驟都是一個品種法,逐步結轉分步法實際上是品種法的多次連線應用。

  平行結轉分步法亦稱不計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它的各步驟不計算所產半成品成本,各步之間也不結轉所耗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計算本步驟所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以及這些費用中應計入產成品成本份額。

  產品成本計算的分類法是以產品類別作成本計算物件,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

  在成本核算之前我們要根據不同的企業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選擇適當的產品成本計算方法。為了正確計算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充分發揮成本核算的作用,除了要正確劃分各種費用界限,正確確定財產物資的計價和價值結轉方法,並紮實地做好各項基礎工作外,還需要適應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採用適當的產品成本計算方法。這一點非常重要。結合課程設計資料,一共有六個不同的公司。首先是大量大批單步驟生產的某工業企業,我們根據其生產特點,選擇了品種法;小批單件單步驟生產的兆慶工廠,採用的是分批法;大量大批多步驟的某工業企業,該廠為了加強成本管理,採用綜合結轉分步法;大量大批多步驟生產的某工業企業,因為不必計算半成品成本,故採用平行結轉分步法;大量大批多步驟生產的中拓公司,將七種產品分為甲乙兩大類,採用分類法核算。

  選擇正確的成本計算物件。成本計算物件的確定,是設定產品成本明細賬、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前提,是構成成本計算方法的重要標誌,因而也是區別各種成本計算基本方法的主要標誌。比如,品種法中成本計算物件為全廠

  9月份生產的甲、乙、丙三種產成品;分批法成本計算物件為全廠某生產週期生產的201批、202批、203批、204批、205批產成品;綜合結轉分步法成本計算物件為各生產步驟一車間9月份生產的甲乙半成品以及最後步驟二車間生產的甲乙產成品。

  每一種方法都是一套完整的例子,讓我們對成本計算的整個裡流程更熟悉。同時,在每一種方法的前面都會有相應的成本核算方法流程圖,對我們整體把握各種方法很有幫助。設定成本計算單彙集基本要素費用編制基本要素費用分配表彙集分配輔助生產車間製造費用彙集分配輔助生產費用匯集分配基本生產車間製造費用填製成本計算單編制完工產品成本彙總表。

  經過此次的手工模擬實驗,不僅僅鞏固了知識,還有一些新的體會。每一種經歷都是人生的財富,對於此次的課程設計我也收穫了不少。

  眾所周知會計是一項繁瑣的工作,面對眾多的賬目和數字而心生煩悶、厭倦,以致於登賬登得錯漏百出。愈錯愈煩,愈煩愈錯,這隻會導致"雪上加霜"。反之,只要你耐心地做,反而會左右逢源。

  會計又是一項精密的工作,數字的登記計算需要精確到角分,記賬憑證和明細賬、明細帳和總賬都要核對無誤,因此在會計處理過程中,我們必須認真仔細,秉著謹慎的態度對待每筆業務、每個數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以前是覺得會計枯燥的,經過幾次課程設計我發現了會計的樂趣。追求精準,記錄著一串串數字讓他們準確無誤,有一種成就感,越做越覺樂趣,越做越起勁。梁啟超說過:凡職業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幹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在的過程中原本以為掌握了的知識,運用在實踐中卻遇到不少的問題。這些問題也反映了我有許多待提高之處。

  一年兩次的課程設計又結束了,這三個星期以來的奮戰也結束了。每一段經歷,我們都可以從中收穫許多,進而成為我們人生的一筆財富。這次的課程設計也不例外,在專業知識上我發現了學習中的盲點,鞏固了所學的知識,熟悉了成本核算的事務操作過程;在專業知識之外,我瞭解到了身為會計所必需具備的品質,克服了一些困難。當然這也要感謝和我一起努力的們,我們一起互幫互助互相核對資料,而且在一起工作還有一種比炒趕的積極的氛圍,還有三星期以來精心指導並且熱心關懷我們的老師,有了你們,我的課程設計在寒冷的冬天也過得輕鬆愉快。

  其次,核算流程有些不熟悉。在品種法成本核算時,首先要根據各種分配表歸集各種費用要素,然後小計,再轉出,最後合計。開始我因為不知道要小計然後再轉出,從而省去了這一步驟。還有一些類似的失誤。雖然這些都是小失誤,但以後也難保因小失大,所以必須在核算前要熟知計算流程。

  首先,我還是不夠細心。在彙集費用時,我容易犯錯。比如材料費用分旬彙集時,我容易弄混,發現後又返回去重新歸集費用。好在在接下來的核算中我吸取了教訓,沒有犯下同樣的錯誤。

  最後,我的工作效率有待提高。雖然我把課程設計按時完成,但是有些同學提早兩天完成任務。我知道,在實際工作中,不存在任務只有工作,更沒有按時完成工作之說。在實際工作中,要想進步決不能滿足於"按時"。記得以前丁燕霞學姐為我們作報告時就說過,要想成功就必須多做,決不能滿足於完成自己份內的工作,而是要做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