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本創業必看

  說起創業,很多人都會把目標放在城市,覺得城市消費水平高,受眾多,但你只考慮到了一方面,從另一方面來說競爭壓力也大。何不把目光放在如今的新農村呢?其實現代新農村的創業專案也不少,而且無論是成本還是競爭力都會小一些。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幾個農村小本創業專案,希望你們喜歡!歡迎閱讀!

  農村小本創業01、佛香創業

  佛香因為是一次性消費品,因而在佛教用品中用量最大,需求也最長久。但是隨著近幾年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佛香不單單隻適用於寺院,應用範圍越來越廣泛。而且隨著不同功能薰香的出現,佛香也成為人們休閒、療養的主要選擇之一。

  制香這項產業投入小、回報大而快,其市場空間大,原料廣泛,且產品過程無三廢汙染,符合環境要求和國家產業政策的需求,目前制香多為機制作,效率高,競爭小,是值得大力推廣的好專案。

  農村小本創業02、手機回收與維修

  現在,手機產品在農村已經非常普及了,這就使得維修和回收手機的生意在農村越來越有市場了。

  其實維修手機也並不難,只要學習一些基本組裝的技能就可以做起來,可以經常去拆裝手機,多去逛一逛手機配件店,網上進貨渠道也很多,手機某個部位壞了,只要換上新配件就能用。

  小編打聽了一些經營維修的行情,利潤是非常不錯的,比如換一臺普通小米手機的螢幕,報價就是200元,實際配件成本才幾十元,所以這個也是掙錢不難的行業。

  農村小本創業網際網路小禮品

  網際網路大家都很清楚,發展這麼快的社會,可以用手機拍照或視訊等記錄生活,那麼網際網路小禮品就是指將一些照片等做成視訊,做成書等等,而且隨著如今的發展,這方面的市場需求量也非常的大,是個值得考慮的好專案。

  照片書就是把您手機裡的照片,比如,寶寶的照片,愛人的、家人的、朋友的照片,婚紗照,藝術照,寫真照,生活照…做成一本書,像雜誌一樣的,一本書26頁可容納26-80張圖片,可以防水防黴,儲存幾十年,留住家人的每一個瞬間。

  目前空白市場,在全國各地以及各農村鄉鎮誠招總代理,無需囤貨,無需懂技術,只需一部智慧手機,在家即可操作!產品包含定製照片書系列,定製檯曆,定製手機殼,定製抱枕、書包等一系列產品,平臺提供所有產品的製作、售後以及質量問題。目前微商界遍地都是化妝品、護膚品、內衣、面膜等產品,主要是針對女性的,一個是客戶群體小,再一個做的人太多,比較雜亂。整個微商界並沒有一款像照片書這樣老少皆宜的個性化定製產品,所以才顯現出照片書代理的獨特性以及未來市場的可靠性。一次性投資百十塊錢,終身代理。風險小。後期沒有其他費用,不管是自己製作還是零售招代理都是非常可觀的。

  操作簡單,統一由廠家來安排排版,製作和發貨,我們只需要接收客戶發來的照片就可以了。整個操作流程是微商中最簡單的一種,誰都學得會。想了解加入的,可以加:二零八六九六五七八,機智的你肯定能把漢字轉化為阿拉伯數字的吧。朋友圈有產品視訊哦。

  照片書市場前景:這是一個人人都有智慧手機,人人都喜歡自拍的年代,走到哪拍到哪…孩子的照片、自己的、旅遊的、全家福…等,時間一長,手機記憶體不夠,但又捨不得刪洗成照片?一張張不好管理!去影樓做成相簿?又貴又不值得!所以,迎合市場需求,照片書來啦!新產品,大商機!

  農村小本創業03、拼圖小店

  針對時下很多人追求既有個性又能帶來情趣的休閒方式,可開一家既能讓消費者怡情消遣,又能夠裝飾家居,饋贈親友的拼圖小店。

  在購物中心租間10多平米的鋪位,加上裝修,人員工資及貨物成本等,投入約萬元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貨時要注重數量上的控制,在品種上多選,每一品種進貨數量要少,要拉開消費檔次,滿足不同層次顧客的要求。

  農村小本創業04、串串香麻辣燙

  麻辣串串香,又稱麻辣燙,就是用竹籤穿起來方便食客進食的又麻又辣的小吃串,食材廣泛,葷素都有。

  被麻辣串串起來的食材很多,如蔬菜、丸子、肉,什麼都可以串起來涮著吃,葷的每串一到兩元,素的每串五毛一塊,利潤豐厚。

  串串香口味好,讓人吃後無不大呼過癮。投資千餘元,自制一小吃車就可流動經營,非常適合小本創業者。

  農村小本創業05、航拍攝影

  航拍在國內也是近幾年興起,具有很好的發展空間,商業潛力巨大,如此新興的業務搬回農村去經營,必定能搶佔一片新的市場,農村紅白喜事非常多,像結婚、老人百年、壽宴啊等等,都流行攝像。還有一些商業拍攝,比如工廠、單位也會需要做一些影像資料,幼兒園宣傳、商家活動等都是良好的客戶群體。

  投入也只有幾千元,適合青年農民創業,如今在農村從事航拍業務的人還比較少見,基本沒有競爭,是一項實實在在科技致富的好路。

  農村小本創業06、無人機飛防

  80後的姚文凱夫婦種了300多畝水稻,養了100畝的小龍蝦,家裡有收割機、拖拉機,還成立了合作社。

  由於自己本身就是種田大戶,姚文凱發現現在農村打藥很不方便,而且很難找到打藥的勞動力,覺得未來飛防需求會比較大。於是,姚文凱夫婦學習飛防技術,並拿到了飛防類證書,還購買了一架植保無人機,幫助使用者做統防統治作業。

  除了接本村的飛防業務外,姚文凱還接收外區的飛防訂單,儘管風餐露宿、起早貪黑,整天在田間風吹日晒,很辛苦,但收穫也頗豐。比如,1200多畝的小麥每畝作業費7元錢,兩天時間夫婦倆就可以收入近3000元。

  農村創業3個“坑”

  當然,在農村創業也有很多個坑,下面小編收集了整理了農村創業3個“坑”,希望能引起農民朋友的注意。

  01、跟風

  在農村,跟風種植的事兒比較常見,比如一窩蜂的種大蒜,一窩蜂的種大蔥之類的做法,讓很多農民吃了苦頭。嚴格意義上說,跟風搞種植不算是創業,但農民創業的跟風態勢也絕不在少數。

  人家養豬賺錢了,你也跟著養豬。這麼做也許沒錯,但別人適合做的事情,未必適合你,如果你不考慮清楚自己的優劣勢,純粹是看啥掙錢就幹啥,那等待你的結果往往是賠得精光。

  02、我不行

  很多農民都有這個心理,以為在農村創業也就搞搞種植搞搞養殖什麼的,其他事兒自己都不行,因為沒有接觸過。但事實上,有不少現在農村的新機會,比如電商,比如農村自媒體,農村食品拍攝等等,都可以賺錢。只要願意摸索,農民也可以靠新科技賺錢。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手機總會用吧,只要會用手機,裡面就有很多機會呢。

  03、心態差

  農民創業是不容易的,因為沒什麼錢,所以在很多農民創業者的心中,幹一個事兒一定得幹成。但創業的成功率遠低於失敗率啊!小編見過很多在農村創業的農民,在失敗之後對於之前自己乾的專案完全不信任,不敢再去嘗試。

  跟風往往失敗,自認為自己不行往往錯過機會,心態差經不起失敗也不適合在農村創業。這些都是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坑,各位想在農村創業的朋友一定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