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文明禮儀伴我成長演講稿

  文明禮儀就像一汪清澈的泉水,把我們生活、工作的環境過濾得更明淨,讓人舒心。小編為大家整理了3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中國,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在遙遠的古代,禮儀就是古人學習的一項內容。作為龍的傳人,難道不應當像古人那樣學習禮儀嗎?

  現在,在高科技的生活中,禮儀,已被很多人忘記。試想,若是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禮儀、蠻橫的世界裡,那會怎樣?

  就連丟紙巾這件看似很簡單的事情,在我們做來卻異常困難。瞄準垃圾箱口,準備,發射。進了還好,沒進,你就別在指望“發射人”在把它送進垃圾箱了。十字路口,正是紅燈。一邊的汽車,自行車,行人開始穿越,另一邊的則線上後等待。只見一位騎車男士左顧右一下,見沒有管制人員,便“嗖”地橫穿過去,看得周圍的人都替他捏一把汗。緊接著,又有一位男士徒步橫穿了過去,一個,兩個……越來越多的人“大模大樣”地闖了過去,視交通法規為兒戲,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難道他們都不怕死嗎?

  也許有些同學去過日本、德國等國家,其實不難發現:他們無論是過馬路,還是排隊,都井然有序。日本發生大地震,地震造成了至少100萬戶居民家庭缺水。3月13日,仙台有一地的排隊領水的照片引人注目,由於取水的人太多,於是安排在一個大操場上發水,在地上畫了一張“蛇”形圖,以便容納更多的人排隊取水,於是人們規規矩矩地排成了蛇形隊伍。我認為,我們應當向日本人學習排隊。

  當然,中國也有文明的人:一輛藍色的轎車呼嘯而過,只聽見傳來“嘭”的一聲,轎車把一個賣菜婆婆的菜筐給撞飛了,青菜、蘿蔔、菠菜灑了一地。轎車猛然停了下來,從車上走下了一個叔叔,走回來扶起嚇得目瞪口呆的婆婆,說道:“阿姨,沒撞到您吧?”“沒,沒撞到。”“阿姨,我們要趕時間,實在是對不起,您看這樣好不好,我留個電話給您,再給您一百元,你去醫院檢查一下身體有沒有受傷,如果很嚴重,你就打這個電話,告訴我您在哪,我辦完事就趕過去,幫您付醫藥費;如果沒有事,那您也打個電話給我道個平安,好嗎?”那位叔叔邊說邊拿出了錢包。“小夥子,把你的錢收起來,我不要你的錢,我也沒受什麼傷,只是麻煩你幫我做一件事好嗎?”“阿姨,您說,什麼事,只要我能辦到,我一定盡力而為。”“我不用你幫我辦什麼大事,只是我老了,腿腳不好,麻煩你幫我撿起那些菜好嗎,你看我行動那麼不便,等下在被別的車撞到該怎麼辦?”“可是,阿姨,我們要趕時間。”“小夥子,求求你幫幫我好嗎?這些都是我的血汗啊!”“可是……”這時,有從車上走下一個穿白色裙子的阿姨,對他們說:“哥,阿姨,你們別爭了,再爭兩邊都耽擱了;哥,我們還是把阿姨的菜撿起來吧,反正也已經遲到了,在遲到也沒關係了。”“那好吧。”當叔叔和阿姨幫啊婆把菜撿完,轉身上車走後,我想:如果,這個婆婆碰到是一位蠻橫不講理的叔叔會怎麼樣?是下車來問她要賠車被刮傷的錢?還是急剎車,然後搖下車窗伸頭出來破口大罵?但那位叔叔並沒有這樣做,而是走下車來賠個不是,然後在幫他把菜撿起來。

  文明禮儀伴我成長,就讓我們一起,創造文明校園,生活在禮儀世界!

  篇2

  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習“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足。

  那麼,什麼是禮儀呢?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學習禮儀不僅可以增強個人素質,還能夠改善人際關係。

  作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展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其實做一個講文明的人很簡單,從自我做起,從身邊做起。文明也許是一張紙的厚度,也許是一點耐心的等待,也許是一句善良的問候,更也許只是一個微笑。一言一行總關情,在不經意間,我們傳播著熱情,關愛,友誼和尊重。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小食品袋,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麼?

  “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就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

  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推推搡搡,追逐打鬧把這些都早已習以為常;甚至還有同學會故意損壞學校的公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和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並不應該是我們21世紀中學生的作為。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

  南開大學校長在鏡子上寫了一句箴言:“面必爭,發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裝。”作為一箇中學生,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儀表起碼必須符合學校的氣氛和學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體的儀表,是對老師同學的一種尊重。

  文明是我們學習和生活的根基,是我們素質的前沿。千真萬確學做人,就是說的學習先應學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文明校園,文明環境,就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伴我們成長!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就是《文明禮儀伴我成長》。

  回顧燦爛歷史長河,泱泱中華締造了享譽千年的“禮儀之邦”。“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三字經中的這句話告訴我們:做子女的,年少時就應當學會尊敬師長、關愛同學,學習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禮節。魯迅先生曾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因此,我們要努力做到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

  文明是一種認識,是一種觀念,更是一種文化,文明是在內心不斷生成、積累而又外顯於形的,伴隨著社會進步發展的規範,它存在於我們每一天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當中,每個人的儀容儀表和行為習慣都是它最具體的表現。我們現在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自身的成長,影響我們將來的發展。一個不講文明的人,一個低階趣味庸俗的人,一個放鬆了自身思想品質培養的人,一個迷失了文明和道德標杆的人,那一定是現在最需要我們去幫助的人。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讓我們相互幫助,相互督促,從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做起:著裝得體、不求時尚;說話文明、舉止大方;愛護公物、保護環境;尊重師長、學會關愛;遵守交通、講究衛生等等。

  我們既是校園文明的創造者,又是校園文明的受益者。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為,加上恬靜、幽雅、舒適的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會啟迪莘莘學子去不斷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影響著我們的學習,我們的生活,甚至將來的一生都將受用不盡,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只有具有深厚的底蘊、幽雅的談吐、得體的舉止,才能稱得上真正有內涵的美。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那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

  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同學,讓我們一起努力,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 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

  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讓文明禮儀伴我們成長!

  謝謝大家!
 

  看完“”的人

1.文明禮儀伴我成長演講稿3分鐘3篇

2.文明禮儀伴我成長演講稿4篇

3.關於文明禮儀伴我成長優秀演講稿

4.文明禮儀伴我成長主題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