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大學生奮鬥勵志文章
理想的路總是為有信心的人預備著,那麼像這樣勵志大學生的都有哪些呢,趕緊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先成為錦然後才能添花
文|葉傾城
蝶變,往往要以時間作為交換。
很多年前我便認識她,那時我剛出茅廬,剛開始有大學女生慕名而來,其中就有她一個。
第一面我吃了一驚,想來想去,最客觀的評價還是一個字:醜。農家女,矮個子,扁平臉塌鼻樑,面板黃黃的,最觸目驚心的是一口爛牙,一說話一笑就像是在齜牙咧嘴。她眼神誠懇,我卻有點兒不知所措:我能給她什麼樣的建議?尤其是,她還是專科生。
這聽起來是一個輸在起跑線上的人生:出身寒微,掙扎出雞窩卻離枝頭遠得很。專科畢業的她,將來能做什麼呢,文員?尤其是,愛與喜歡,往往都要以相貌打底,她有再多優點,也會被她土氣甚至難看的面容全盤擋住。女孩子到底是幹得好還是要嫁得好?彷彿,她兩者都沒份。
後來沒再見過面,只斷斷續續有聯絡:她專升本了;又過兩年,她留校當輔導員了;去做講座,她事後才知道訊息,說她正在那所大學讀研,可惜沒來參加……
不久前,我意外地在一次活動中遇見她——是她熱情地喊我名字,我先沒認出她來,她報出名字來,我嚇了一跳:“判若兩人”都不能形容她,幾乎是天人之別了。嬌小個子,身材保持得很好,一件香奈兒小黑裙穿得玲瓏有致,八釐米高跟鞋進退自如。髮型精緻,妝容得體,細看,五官仍平凡,膚質仍泛黃——但這有什麼關係,白璧亦有微瑕。她活潑了很多,常常大說大笑,但牙齒順眼了,她笑著說:“前幾年戴了牙箍。”
細問她的近況:原來她已經博士畢業,現在大學教專業課。婚姻方面有些蹉跎,過了三十五歲才嫁給大她一歲的同校老師,去年生了兒子。我問得直接,她答得落落大方。談起孩子,她詼諧地說:“我教育孩子的原則就是:人醜就要多讀書。”仰頭哈哈一笑,全不帶一點陰霾。
曾經的她,能如此坦然說起自己的外貌嗎?我想不起來了。
別撇嘴,說這不過是一個勵志故事,我看到的,不是故事,是近在身邊的、活生生的人,一個完美的範例,讓我看到,人可以如何靠努力改變命運。她曾經一無所有,無背景,無學歷,無顏值,只有一顆向上的心、不曾停下的雙腳。我知道她愛過,但這愛被嫌棄了,挫折感像沙子一樣磨損人的心,她什麼也不說,一直往前走,選擇了最笨拙而最有效的道路:學習。
多麼艱難的一條路,忍受寂寞、疲倦,同齡人有些嫁作人妻、相夫教子,有些在職場上盡情揮灑,有些吃喝玩樂、享受青春,自己卻只有一卷書一盞燈而已。讀出來會怎麼樣?是否一定有未來?她彷徨過沒有,有沒有起意放棄過?我想她能確定的就是:讀不出來,多半沒有未來。心繫一處,守口如瓶,是唯一的成功之道。
有人鄙視她:不過是個女鳳凰。這裡面有明確的歧視,但也可以視為嫉妒,博士、副教授在手的她,有夫有子,自此可以安身立命了。
於是,她變美了。
常聽年輕女孩子說:讀書沒有用,這是一個看臉的社會。還有人對我的觀念不以為然:提升了自己又怎麼樣?還不是一樣要被男人挑來選去,面板也差了、年紀也大了,有什麼優勢。
也許她們是對的,但我認識的一個男人這麼說:只有年輕男孩子才不管不顧,只挑漂亮小姑娘呢;男人到了三十歲上下,都很現實,都願意找家境好、工作好、能力強的——如果還長得漂亮,就更好了。
除非天生麗質,生來就要成為藝術品。否則,這世上大部分事物或人,其實都以實用為主——美貌,只是錦上添花。所以,你得先成為錦。
:你所謂的穩定
作者:李尚龍
朋友D回不了北京了。
那年畢業分配,軍校的他一切準備就緒,領導跟他說,你先去基層任職一年,然後回北京。
D點頭說,只要能回北京,基層無論多遠,我都去。
我曾經跟D討論過所謂的穩定,那個時候,我已經是一個自由職業者了。
他說,體制內穩定,解決戶口,每個月都有死工資,不用擔心吃穿,還有空閒時間做自己的事情。
我說,那種穩定,總覺得怪怪的。
D說,你看,你的每天必須充實奮鬥,而我不一樣,我可以躺著睡大覺,一個月還有5K的收入,再看看你,如果一天不奮鬥,就沒有了收入。
我說,可是,人生不就是奮鬥的嘛。
他說,但是我的更穩定,我有了穩定生活,也可以繼續奮鬥啊。
我說,可是人既然拿了每個月一樣的工資,所有人幹活和不幹活都得到的回報一樣,誰還會繼續幹活呢?
他說,可是很多人都在追求穩定的生活啊。
我說,很多人做不代表它是對的,我不覺得你穩定,因為你的生活是靠著一個政策或靠著領導的一句話,可變性太大。而我的工作,憑藉自己的努力,市場會給我一個相對公平的分數,而只要我每天奮鬥,生活是在我自己手上;可你不一樣,你的生活在領導、體制手上。
他說,什麼意思。
我說,比如你要回北京,要找人,要求人,要給錢。而我,只要有一技之長,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了,總能找到工作,餓不死。
他說,但是去北京的結果是一樣,我過的更容易一些。
我沒說話,風吹的很猛烈,吹到我們的內心:一顆紅彤彤,一顆懶洋洋。那個冬天,D離開了北京,去基層任職。
一年後,命令下來了,D回不了北京了。因為回京名額被人頂了。
我曾經問過自己,到底什麼才是穩定,一份穩定的工作,一個戶口,還是一套三居室房子。可是,直到今天,我很難理解為什麼每個月五千塊錢上班喝茶看報紙就是穩定,很難理解一個人要有一套房子之後才能去愛一個人,很難理解必須要有北京戶口才能在北京開始生活。
想到曾經央視的一個朋友,S。那年,我和她在旅行的時候聊天,她告訴我,央視好啊,工作穩定。
我說,怎麼見得呢?
她說,一個月七千,五險一金。你雖然賺的不少,但不是那麼穩定啊。
我說,我一個月少說5K,多的時候幾萬。總的來說比你多。
她說,我們發米和油。
我說,我可以買,其實沒多少錢。
她瞪著我說,但是每天朝九晚五。
我說,我每天睡到自然醒,晚上上課,白天寫劇本,深夜看書。
她說,我有年假,可以旅遊。
我說,我想去哪裡去哪裡,想什麼時候去都可以。
她憤憤不平,那一路,我們沒有再討論這個話題。下車前,她跟我說,李尚龍,你很不成熟。
我沒說話。
幾年後,S被臺裡外派到巴西。同時,她的男朋友在外交部被外派到南非。兩人開始異地。
臨走前,S告訴我她不願意這樣,兩個人剛開始討論結婚的話題。可是領導說回來升職會很快。
那時我正在談戀愛,女朋友去了美國,也在異地。
我說,我明天去美國,找她去。
她喝了一口酒,說,還是你穩定。
幾年後,她從巴西回來,我們都分手了。她說,你看我們結果是一樣的。
我說,我們分是因為最終無法平等交流;而你分,是因為你們被迫異地了。那天我們回到了最初離別的酒吧,她告訴我,她要辭職,她笑著告訴我我,她從巴西回到央視,已經物是人非,沒有崗位給她提供了。留下的,只剩下巴西那段經歷。
我說,如果你不走,他們不會趕你走的對吧。
她說,不會,畢竟工作性質很穩定。
我說,那多好。那為什麼不留下來。
她說,有什麼意義呢。
她眼睛看著窗外,燈光照到她的臉,淚光被照的晶瑩透亮,就像她在紀念自己無法控制的青春。
她回頭跟我說,你比我成熟太多。
那天我忽然明白,這世界既然每天都在變,所謂穩定,本身或許就是不存在的。這世上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本身,所以唯有每天努力奔波,才不會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父母那個年代所謂的組織解決一切,政府承包所有的生活,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遭已經完全改變了。
可是,在我們身邊還有多少人,為了戶口丟掉生活;為了穩定丟掉青春;為了平淡丟掉夢想。
前幾天,我再次見到了D,他又跟我講了一個故事。他的師兄,三十歲,穩定了半輩子,娶了老婆,正準備生孩子,忽然那個月,犯了一個錯誤被開除了。
他離開穩定的崗位時,居然發現畢業八年,他除了喝茶看報紙寫不痛不癢的檔案拍馬屁什麼也不會,他拿著自己的簡歷,跟剛畢業的大學生競爭崗位,可是除了年齡,他喪失了所有的競爭力。連大學四年學會的計算機,也隨著平靜的日子,丟掉了。
一年後,老婆跟他離婚。一天他拖著疲憊的身軀,跟D說:如果你要走,就早點走,就趕緊走;如果不走,也別在最能拼搏的年紀選擇了穩定,更別覺得這世界有什麼穩定的工作,你現在的享福都是假象,都會在以後有一天還給你,生活是自己的,奮鬥也不是為了別人,拼搏也是每天必做的事情,只有每天進步才是最穩定的生活。
是啊,只有每天進步才是最穩定的生活、既然如此,為什麼要為了所謂的穩定放棄浪跡天涯;為了穩定丟掉生命無限的可能。既然世界上最大的不變是改變,那麼就在這多姿多彩的生活裡努力綻放吧。
行走的路人,沒人喜歡平穩的泥土,無論泥土多芳香,再忙碌的人也會多看一眼風中的百花。即使他們不像泥土那麼穩穩的在那,但他們的努力綻放,畢竟給這世界帶來了難忘的片段。這個,是不是你我想要的呢?
:你配你的夢想綽綽有餘
作者:赤木與森
前些天姐姐姐夫出差,外甥託在我家蹭吃一週,喜歡小孩兒的我為了讓老媽騰出手來做大餐,自告奮勇去接外甥放學。
到了學校,發現來早了,在教室門口邊等邊偷聽他們的上課內容。
突然聽到老師問他們一個問題:“你們的夢想是什麼?”
小孩兒們都爭著搶著舉手要回答問題,有說要當宇航員的,有說要當醫生的,有說要做老師的,個個談到未來表情明亮,眼神發光,這一幕似曾相識,好像很久以前我也是這樣。
我突然有點好奇,如果現在再問問朋友們這個問題,不知道會收到什麼樣的回覆。
於是我將這個問題群發給了一部分同學和朋友,正是下班坐公交地鐵看手機的時候,不一會兒就收到好些回覆。
其實大多數回覆都是意料之中,要麼是問我抽什麼筋,要麼是感慨生活不易,夢想奢侈。
獨獨桃子的回覆讓我有些吃驚,她說:“我從小的夢想就是做現在的自己啊!”
通過這次吃驚之餘開始的聊天,我才認識了一個我從沒見過的桃子。
桃子出生在大西北撒哈拉沙漠邊緣一個小小的貧困縣,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華夏大地,她的家鄉連地圖上一個點都佔不上。
小學的時候,她的老師曾經也這樣問過他們,她沒怎麼猶豫,說自己要做很厲害的翻譯官。在那樣的一個小縣城的小學裡,沒有外教,沒有口語訓練,沒有語言環境,老師講課全靠背語法,學生答題全靠猜蒙編,翻譯官這樣的職業聽起來比宇航員更離譜。
這個英語高考都從來不考聽力的地方,有位十一歲的小姑娘說要當翻譯官,好像是一個天大的笑話。桃子的小學是單位附屬小學,很快的,她想當翻譯官的宣言傳遍了整個單位。她媽媽回家很生氣的問她知不知道翻譯官是做什麼的,天吶,她也只是在書上看到過,她才十一歲,她哪裡知道那是做什麼的。
她說不出話,從那以後也沒有再說過這樣的話,這件事就像是一個小小的插曲,再也沒被她提起過,卻也沒有忘記過。
她拼命的學英語,從小到大她的英語成績都名列前茅,高考時英語成績是全縣第一,一百四十五分,以接近滿分的英語成績考入了北京外國語大學。
這下前方總該有一點光明瞭吧,她想。
可惜她錯了。
她的聽力太糟糕了,口語也非常差勁,雖然如願進了最喜歡的英語專業學習,但反映到成績上卻是寸步難行。
這麼糟糕的自己哪裡配得上那樣高檔的夢想。她想躲在被窩裡大哭一場,卻又掉不出眼淚——從小到大習慣了逆境裡奔跑的人,偶爾想矯情一把都醞釀不出情緒。
她只好繼續拼命學習,渾渾噩噩的推日子下山,每次考試臨近就整夜整夜睡不著覺,上一年大學瘦了十斤。
總會好起來的,她安慰自己。
直到大二她漸漸熟悉了新的環境,也適應了學習氛圍,從有勇氣開口講英語到熟練掌握英語口語也不過兩年時間,她熬過來了,再一次清晰的感覺自己離目標不再遙遠。
大三她非常幸運的得到了一個超棒的國際交流名額,她想去啊,可是費用太高了,一年要十幾萬,家裡的條件她也清楚,根本無法負擔高昂的費用。她不敢向家裡開口,可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錢以後可以賺,機會錯過就是錯過了。一咬牙,她去貸了助學貸款,而這筆款直到去年才還清。
交流那一年,窮人的留學生活幾多辛酸,不用贅述,但她覺的很值得。
一年回來後面臨畢業工作,她的口語已經通過留學鍛鍊的流利,英語基礎也非常不錯。她鼓足勇氣去考了外交部公務員,很幸運的通過了考試,如今在外交部負責外交業務工作,如願以償地做上了翻譯官。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那句話“即使在最難過的時候,我都會告訴自己,不要放棄,你配得上你的夢想。如果連你自己都開始懷疑你的夢想,還有誰能幫你呢?”
她講完這些經歷,不無唏噓的感嘆自己一路走來太過幸運。聽到她明顯謙虛的口氣,我鬱悶的撇了撇嘴。
真的只是幸運嗎?我想恐怕不是的。
幸運是強者的謙辭,命運是弱者的藉口。有實力的人才配得上幸運,有準備的人才抓得住機會。
如果當初被同學嬉笑過她選擇放棄,如果當初被母親斥責後她不再堅持,如果學業難堪的時候她換了方向,如果經濟困難時她決定錯過,哪一步走錯,都不會有她如今理想坦然的生活。
當你再過些時日,坐在搖椅上回想人生,你會發覺原來什麼時候出國讀書,什麼時候決定做第一份職業,什麼時候戀愛,什麼時候結婚,其實都是決定命運的鉅變。只是當時站在那個三岔路口,眼見風雲千檣,作出選擇的那一日在記憶裡相當沉悶平凡,當時還以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都不明白是什麼時候,已經走過如此多的彎繞曲折。
即使是那樣什麼都不懂的年紀,這些小孩都會本能的排斥過於優秀的人。我們多怕被人說自己和人不一樣,每個人都庸常的活著就好,你出挑是錯,沉默是錯,與眾不同就是錯。
但我們有對未來最美好的憧憬,我們敢說出不切實際卻勇氣滿滿的宣言,我要當宇航員,我要做警察,我要當科學家,我要當醫生,我要長生不老,我要很有錢,我要製造機器貓。我們不怕實現不了,我們相信自己配得上任何一種不現實。
隨著年歲漸長,與眾不同不再帶有那些稚氣的貶義,我們渴望與眾不同,渴望為人矚目,卻開始恥於談論夢想,早早失去了豪言壯志的勇氣。
我們開始更加看重我該做什麼而不是我想做什麼,不再敢輕易的表達自己的慾望,只有在生活閒暇的時候拿出來晒晒太陽,然後感慨身不由己。
可是現實扯淡,生活殘酷,為什麼不能給自己一個機會,如果連自己都吝嗇於給自己試錯的機會,還有誰能幫你?
前幾日和朋友聊天,正好也聊到此事。
她是業內很有人氣的明星編輯,前十年以讀書謀生,餘下的日子想以寫作為主,抓住機會實現曾經的夢想。
她今年剛剛出了第二本長篇,文字細膩,擁躉眾多,卻不知是不是被生存磨平了稜角,常常心虛的厲害。她對文字要求極高,為了趕進度急出了一身的病,期間進了好幾次醫院,手術傷口線都沒拆就開始工作,一個人在小小的出租屋裡捂了兩個月,把這些年經歷的人事感情揉雜進作品裡,她寫自己哭,我們看著也哭。
我見過許許多多的作者,她的認真負責絕對是個中翹楚,“哪裡配得上你們的支援和喜歡”這句話卻常常掛在嘴邊。
另外一個朋友也想要以文字謀生,她年輕,有活力,敢表達,卻在面對夢想的時候依舊有些畏懼不前。
其實就夢想這回事來說,沒有配不配,只有敢不敢。
在50年代的加拿大安大略省出生了一個男孩兒。男孩子智商很高,大學專業是物理,但在畢業的時候,他也不知道他人生的目標是什麼,也不知道他喜歡做什麼。
父母說:你去做一個白領吧!他就去做了會計。
兩年之後,他發現自己並不喜歡會計枯燥乏味的工作內容,所以他辭職,轉行去做了木匠。沒幾年他又覺得這個不夠刺激,又去做了卡車司機,八年之後,他已經33歲了。
父母和他有過一次談話,他們說:孩子,我們已經覺得你是失敗的,你33歲了,一事無成。
談話過後不久,他一部電影叫《星際大戰》,看完這部電影,他覺得終於找到人生目標了,他要去拍科幻片。
他辭去了卡車司機的工作,搬到了好萊塢。他拍的第一部電影成本很低,主演叫阿諾德·施瓦辛格。電影叫《終結者》,這個33歲還一事無成的男人相繼又拍了很多電影:《異形》,《泰坦尼克號》和《阿凡達》,他成了全球最炙手可熱的導演,他叫詹姆斯·卡梅隆。
夢想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它的難以實現,所以夢想成真後的成就感才更感人。
人生很長,人生很短,如果有夢想陪著你,那些需要你獨自走過的路也許就不會那麼的心酸和無聊了吧。
說出來被人嘲笑的夢想,才有拼命實現的價值。
你的堅忍,勇敢,韌性,耐心足以讓你配得上任何。
你配夢想,綽綽有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