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貪官原型9

  人民的名義侯鴻亮等正面人物原型

  本劇中,塑造了省委書記沙瑞金、反貪局長侯亮平以及退休的老檢察長陳岩石等正面形象。但是這些正面形象很難在現實中找到具體原型。

  拿沙瑞金來說,在現實的反腐工作中,這種系統性的窩案,基本都是由中央紀委巡視組和工作組直接查處,基本上看不到省委書記主導的對省內廳局級、副部級官員系統性腐敗查處的例子。

  至於檢察院系統的工作,更是因為很少見諸媒體,而不得為外人所知。或許現實中有侯亮平這樣的角色存在,但出於保護他們的需要,一般也不會進行公開的報道。

  反而是陳岩石倒是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那就是曾任雲南省政協副主席的楊維駿老人。楊維駿也是一名從抗戰中走過來的老兵,退休後一直堅持舉報雲南省省委書記白恩培等,並最終推動了雲南省多名部級高官落馬。

  ▲上圖為楊維駿老人

  當然,周梅森老師在塑造人物時,往往綜合了很多個人物的事例,一個角色身上經常能看到好幾個人的影子。並不能完全的認定某個角色就是按照誰為原型來塑造的。

  據總製片人高亞麟介紹,創作《人民的名義》期間編劇周梅森“採訪了大量的案例,去檢察院體驗生活,花了大半年的時間,翻閱大量案宗、卷宗,然後提煉採訪,再開始做。”

  周梅森說,“我寫這些腐敗官員,沒有把他們寫成魔鬼,在我眼裡,他們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我見慣了外面那些冠冕堂皇、道貌岸然的官員,但當他們一旦從雲端掉下來,我很好奇,他們的心態會是怎樣的。帶著這樣的問題,我提出要去監獄裡,瞭解落馬官員的生活。

  周梅森還談到自己的創作素材來源。他說:“在我的小說裡,從老省委書記,到現任的政法委書記、公安廳長、法院院長、市紀委書記,有一大批職務犯罪分子。為了還原場景,我還去了審訊室、檢察院的檢察指揮中心。舉個例子,我在劇裡寫,H省委、省會城市市委書記的老婆收了別人三張卡。這是南京市浦口區反貪局的一個真實案例。因為要買的衣服很貴,錢不夠,這個官員拿了受賄的卡和自己的卡,檢察機關的證據就這麼落實了。”

  劇中還有很多支線人物,也能在現實中找到相似的人物,大家可以本著好玩的宗旨,多多發掘。

  和現實的出入

  主旋律高質量作品《人民的名義》打破了年齡、知識、閱歷的界限,成為了爆款。不過仍然有一些不夠百分百嚴謹的地方,當然這有些苛責一個藝術作品了。

  現實中,基本上都是紀委辦貪腐案而不是檢察院,以及現實中省公安廳廳長大多數都是副省長兼任,另外,還有一些細節和現實有出入。

  深諳官場之道的時政記者儲朝新總結,實際的官場中,省長這個位置一般是幾個路徑——中央空降或者由常務副省長、省委副書記升遷,很少由其他的省委直接升任的,故而李達康其實不太可能直接從現在的位置到省長的位置。不過現實中最近現實中也有例外,比如湖北省委原、武漢市委原書記阮成發,調任雲南擔任了雲南省長。

  還有體制內的官員表示了一些異議,比如第一集裡季檢帶著陳海向高書記和李書記彙報抓捕丁義珍的事,按照組織程式,丁是副廳級省管幹部,不管是走紀委雙規還是檢察院直接立案,都須省委一把手書記知曉簽字,所以第一時間就該給沙書記彙報了,而不是坐下來各抒己見。而侯亮平也是官場老手,不至於不知道彙報的藝術,也就沒有理由去責怪季昌明是在故意拖延了。

  總之,此劇內涵太多,知識點也很多,光是微博上達康書記的表情包都夠刷屏很久了。
 

人民的名義原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