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計時勵志文

  在高考倒計時開始之時,總會有很多高考生找一些關於勵志高考生的文章來看看,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高三路上

  學習是要吃苦的,是要能忍得住板凳上、檯燈前的孤獨。不管你的起點如何,最終到達終點的人一定是勤奮且有目標的人。學習是通往自我理想的鋪路石,只有勤奮努力,才能披荊斬棘,乘長風破萬里浪,到達夢想的彼岸。

  一個人只要有了奮鬥的目標,就會笑著迎接挑戰,視困難如草芥,將汗水比黃金。經過了挫敗,遊歷了迷惘,開始清醒,即使一無所有,但會努力拼搏,為了理想與最斑斕的夢。成功從來沒有一帆風順,有夢,且不輕言放棄的人一定會到達他心中的彼岸!

  為了學業而奮鬥、拼搏、吃苦、犧牲,是一種高尚享受。將持之以恆、一絲不苟的勤奮貫穿於學習生活的每一天、每一課;把高考的成功僅僅當作是積銖累寸、厚積薄發的一種回報,越是困難,越要堅持,才會看到希望,才有可能觸到幸福。

  把追求本身作為追求的目的,不計成敗地追求知識本身。這樣,可以使自己在高考面前放鬆下來,還能感覺到追求過程中的快樂與充實。獲得知識並不是唯一的目的,如何對待學習和生活,是我們終身都應該去思考的問題。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缺少浮上水面的能力,只是缺少沉在水底的耐心。一件事情,看來和做來的感覺永遠不會完全相同。不去做它,雖然迴避了經歷這個過程時可能會付出的艱辛,但卻永遠難以體會那份忙碌的充實與奮鬥途中收穫的喜悅。

  高三就像一次長跑,需要毅力、勇氣以及一點點的技巧。其實,高考的成敗關鍵在於內因,而非外界其他因素。所以不管遇到什麼意外,我們都要相信自己,堅持自己,成功也最終會屬於我們自己。因為,勝利往往來自於堅持不懈地付出和努力!

  讓我們用暫時的枯燥和寂寞打造未來的鮮活,讓我們用現在的汗水和淚水洗亮他日的歡笑!放開胸懷,去迎接人生的挑戰,無論是勝還是敗。

  :感動讓我不懈奮鬥

  藍藍的天,白白的雲,微微的風,還有我內心那暖暖的感動,坐在寫字桌前,腦海中的畫面竟是那樣的溫暖人心,那樣的讓人難以忘懷,也是我心中的這些感動讓我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不懈奮鬥。

  瘋狂的高三,痛苦的高三,難忘的高三。現在想起那是的我,內心總會有一種激動,有時也會情不自禁的傻笑。因為看到那時的自己太幼稚,太任性,太自私,只知道自己處在痛苦中,而看看別人,他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高三的考試多得讓人窒息,無盡的真題、模擬題、預測題……但是老師的批改卻總是如期而至,鮮紅的印記認真的印在卷子上,還有一次又一次的找我們談話,一遍又一遍的嘮叨讓人厭倦不已。但是過後,內心總是充滿溫暖、充滿感動。

  高三這痛苦的歲月,我一路感動著·奮鬥著。每天早早起床,喊著嘹亮的誓言開啟這一天的奮鬥之旅,上課睏倦至極就掐著自己的大腿默唸;“我要認真聽,我要上xx大學。”晚上拖著疲憊的步伐久久不願離開教室,晚上伴著燈光熬到很晚才睡。想到這些熟悉的畫面,內心的感動油然而生,也許那時被自己一路感動著,就一路奮鬥者,一直到現在。

  現在的我每天也在感動中生活,在感動中成長,在感動中不懈奮鬥。每天早晨在舍友的熟睡聲中悄悄起床,背起書包來到一個無人的樹林,誦讀著優美的文段,迎接著今天的第一縷陽光,然後上完一天的課後,我迅速來到圖書館,害怕昨天還沒讀完的一本書被別人借走了,幸好那本書還安靜的躺在書架上,我就高興的捧著書在書桌前認真的閱讀起來,時間過得真快,管理員又來催促我們離開。當我戀戀不捨的離開圖書館,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時,一天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過去了,回想這一天,我被自己所感動,因為這一天我沒有浪費,我過得很充實。雖然獨自一個人,想起遙遠異鄉的父母、同學、朋友,內心會泛起陣陣淒涼,但是這些卻更加烘托出我內心的感動。而明天,我也依然如此,沒有人要求,沒有人逼迫,只是內心的感動太強大了,它給了我不懈奮鬥的力量。

  想起我讀過的一本叫《我的苦難,我的大學》,裡面主人翁趙美萍的人生歷程真的讓人難以置信,她苦難難以言說,但是是什麼讓她依然能挺立在孤獨·失敗屈辱絕望的廢墟之上,甚至在她荊棘橫生的人生路上不懈奮鬥,是苦難?是挫折?還是她堅強的而性格?NO。是感動,是她母親、親人、陌生人、還有她自己給她帶來的溫暖,讓她看到了社會的光明、溫暖與美麗,而不是沉陷於苦難的泥潭中,永遠不見天日。這些感動給了她信心與力量,讓她在她的人生旅途中不懈奮鬥!

  不要總是在痛苦中糾纏不清,而忘記了去我們內心搜尋這些感動。它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是它們一直激盪著我們的內心,讓我們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一路感動著、奮鬥者。

  :高三學生的樣子

  離“一模”考試,還有十多天的時間,高三的學生,都似乎進入了一個臨戰的狀態,看著學生們的身影,很想描述高三學生當前的狀態,於是寫下了這個題目:高三學生的樣子。儘管不同的學校,有著不同的高三學生群體形象;同一學校高三不同的班級,學生的群體形象也不盡相同;同一個班級,不同的學生,高三的樣子也略有不同。但這些,都絲毫不能掩蓋高三學生樣子中一些普遍的、共性的東西。

  高三的學生,我們不妨觀察觀察自己以及朝夕相處的戰友,用素描的方式描繪當下高三學生的狀態;高三的家長,我們也可以悄悄地觀察我們的孩子,飲食起居、情緒變化、成績波動等,在我們的頭腦中刻畫一個高三孩子的臨戰狀態;高三的教師,我們當然要觀察研究高三的學生,課堂中的表現、作業完成的質量、心理變化和情緒反應、精神面貌,用我們手中的筆做一個簡單的素描。也許,還有很多的東西難以描述,真正可以描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

  高三學生正在完成一種人生蛻變,慢慢地長大和成熟起來,記錄蛻變的過程是我的責任。這樣一種記錄,對高三學生若干年之後,也許他不一定能回憶到,但他畢竟經歷過,可以作為追憶的索引。對將要走向高三的學生而言,這樣的記錄,或許對他們如何面對的高三生活,更有價值。

  在我的觀察中,我發現,一些高三學生不再沉迷或陶醉於自己的偉大理想中,變得更加現實,執著於如何過好當下的每一天,使得每一天都那麼充實和豐富。並不是說,偉大理想不重要,重要的是將這個偉大理想悄悄地收藏,不留痕跡將這個理想顯現為今天的行為中。因為,未來有著太多的不確定性或可能性,這樣一種可能,或許只會擾亂我們的心緒,讓我們變得更加焦慮、緊張、煩躁和不安。在每天的清晨,我們對著鏡子的我們,笑一笑,讓我們更好地接納自己,認同自己,生活在有期待的每一天!

  在我的觀察中,我發現,一些高三學生的日常生活不再是豐富多彩,而是變得更加簡單和純粹,學校家庭兩點一線、複習作業考試三位一體,始終埋頭於書山題海中,似乎外界任何一點動靜都不會引起他的興趣,學校的活動也懶得參加,家長的追問也懶得理會,更加沉默和寡言,但是一進入教室,就精神抖擻,一看到題目,兩眼就發光,一見到分數,情緒就高漲,似乎進入了一種忘我的境界。事實上,簡單和純粹的背後,讓我們更加專注於我們的目標。

  在我的觀察中,我發現,一些高三學生的“身份”發生了變化,由“學生”身份變成了“考生”身份;同時,在高三的複習中,變得更加“功利”,一切“以怎樣提高分數為學習目的”,開始對分數斤斤計較,自己的情緒隨著分數的變化而變化,考慮問題都始終以“得分、多得分、得全分”為出發點和歸宿點,慢慢的這些學生的分數提高很快,漲幅很大,走在了班級或年級的前面,學生們開始刮目相看。追求分數,本身並沒有錯,因為,分數就是硬道理。

  在我的觀察中,我發現,一些高三學生的生活不再是懶慢散亂,而是有一種很強的節奏感,學習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分數的提高講究得紮紮實實,時間的管理一步一個腳印,能夠快速地進入狀態,處處洋溢著青春的朝氣與激情,在學習的每一個時間段裡都講究著效率,就連上廁所都要小跑步,慢慢地發現,這些學生身上發生了一種可喜的變化,一種精神狀態的改變,這樣一種改變對學生的影響卻是深遠的。事實上,積極的、忙碌的、高效的高三生活,應該值得提倡。

  在我的觀察中,我發現,一些高三學生不再追求完美,不再指望五門學科齊頭並進,不再希望一份試卷全部都能做完,但是有這樣一種期待,就是在有限和可能的範圍內,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得充分一些,少留一些遺憾。換句話說,捨去一些東西,才能得到我們想要得到的全部或多數。於是,這樣學生卻能牢牢地掌握好自己的命運,在自己有限的智商和情商的範圍內,卻將自己的成績提高做到了極致。這樣的高三生活,是清醒的、明智的,是富有成效的。

  在我的觀察中,我發現,一些高三學生不再保持以往的矜持,不再對自己的問題沉默是金,臉皮的厚度,在高三這一年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在提高。於是,看到一下課後,學生們迅速圍到老師面前,深怕由於自己的動作慢一拍,被別的同學搶了先,儘管教師上完課後很是疲勞,但仍然面帶微笑,很有耐心地為學生講解他們提出的問題或困惑。其實,一個人的自尊,與臉皮的厚度,並沒有一定的因果關係。尊嚴,這個東西,一定要靠實力說話。高三學生的尊嚴,在哪裡?在自己的期待裡!高三學生的尊嚴,在哪裡?在自己的拼搏裡!高三學生的尊嚴,在哪裡?在自己的高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