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山電影簡介
《盲山》是2007年中國導演李楊的一部電影,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盲山電影基本資訊
《盲山》是2007年中國導演李楊的一部電影,由黃璐等主演,盲山是將一種批判的眼光投向了中國長期不斷的社會問題——人口拐賣。
盲山電影電影劇情
講述出女大學生白春梅被拐賣至某法盲山區,多年後被解救的故事。
版本1國內公映版:22歲的女大學生白雪梅黃璐飾找工作的時候認識了熱情大方的姑娘胡曉曉。她在工作和金錢的誘惑下和胡曉曉一起坐車去山區採購中草藥。
經過長途跋涉他們來到一個小山村。白雪梅睡醒後,發現胡曉曉和她的老闆早已不知去向,她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
白雪梅被告知,她已經被家裡人賣給40歲農民黃德貴做老婆了。到這時候她才知道,自己上了人販子的當了。
白雪梅想要回家,遭到了黃德貴的拒絕。到了晚上黃德貴上床要和白雪梅睡覺,她堅決不肯就範。憤怒的黃德貴強姦了她,並且將她關在屋裡。白雪梅稍有反抗就會遭到毒打、漫罵。
白雪梅從此失去自由,被迫生活在一個陌生而野蠻的山村。
性格堅強的白雪梅不斷尋找機會的逃跑。但是這個封閉的山村中沒有一個人願意幫助她這個外來人。他們反而還幫助黃守貴對她嚴加看守。她每次逃跑都被抓回來,當眾毒打。村民們的自私和冷漠,當地官員和警察的瀆職行為使她在那裡孤立無援。
白雪梅為黃德貴生了一個男孩,使黃家對她放鬆了警惕。白雪梅在初中學生李青山的幫助下,和父母取得了聯絡。由於村民的阻撓,與父親一同而來的兩個警察無法救出白雪梅,於是他們商量改天偷偷救走白雪梅,白父留這陪女兒。某日,在警察的幫助下,她終於逃出了這個山村。但是她的孩子卻不得不留在那裡。
版本2海外公映版結局與國內公映版本不同:黃德貴知道白父就是想帶走自己的“妻子”,於是想把她帶走藏起來。在黃德貴和白父的爭執下,雪梅為救父親,把菜刀砸向自己痛恨的黃德貴……
盲山電影幕後製作
新片在陝西秦嶺的一個村莊拍攝,除女主角黃璐為北京電影學院03級表演戲本科外,全部起用當地村民和非職業演員。因出演《盲山》,“傻根”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而黃璐也因《盲山》中出色的表演而走紅國內外。
該片講述了一個女大學生被拐賣到關中農村,兩年裡不斷掙扎逃跑最終被公安機關解救的故事。李楊說,拐賣婦女這個話題並不新鮮,但他關注的是事件背後的人。2006年年初,李楊專程到成都金堂、中江,花了兩個多月時間採訪被解救的被拐婦女的生存狀態,並撰寫劇本。
李楊表示,以前在電視上看見一條新聞,一個女孩被拐賣到山村,為了逃出來而殺了她的“丈夫”,最後被判處死刑,這個新聞令他感到很震撼。
為了拍攝《盲山》李楊甚至抵押了房子。
《盲山》有個角色叫鄭小蘭,在白雪梅寧死不從的時候,有天她抱了孩子來勸慰:“你看我也是給賣來的,還不是這樣了?先把身體保住才是,不然怎麼逃?”這個演鄭小蘭的,真就是四五年前從四川一個縣城給騙嫁到那村裡,才20歲,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我們是拍攝時候才知道的。”李楊說,“她天天來劇組,我們後來就讓她演戲。她丈夫不願意,打她,她就威脅:你再打我就跟劇組走!丈夫沒敢再打,後來我告訴副導演讓這丈夫也來串個角色。反正是農閒,劇組一天管3頓飯,連她抱的孩子也給一份錢。”
導演李楊表示,自己一直對婦女命運的題材比較感興趣,為拍攝這部影片也調查了大量關於被拐賣婦女的資料。而《盲山》這個片名也是欲與之前的《盲井》形成系列,隱喻人性的冷漠、自私:“這個名字有多重涵義,留給觀眾自己去定位吧。”李楊告訴記者,《盲山》的入選同樣出乎他的意料:“有個亞洲的選片人想看,我就給他寄去了粗剪版。過了一段時間也沒有什麼回覆,結果後來就得到通知說入選了。”對於最終評選的結果,李楊表示並不看重:“2006年是戛納電影節六十週年,作為一個電影節,它能夠歷經風雨、坎坷一直在堅持,我希望它能堅持以藝術品質為上,一路走下去。不過對於我的這部作品,還是順其自然吧,電影節不是《盲山》的最終目的。”
大陸版和海外版的結局並不相同兩個結局都是真實的。
盲山電影影片評價
“李楊再一次展示了他是一位製造銀幕張力的電影大師。”
'Li Yang demonstrates once again that he is a master of cinematic tension..'
——英國《國際銀幕》雜誌
“ 強烈的掌聲和歡呼聲爆發出來。。。李楊這部極其出色的電影蘊涵著巨大的衝擊力和感人的戲劇張力。。。它將會吸引大批觀眾。”
'Massive applause broke out .... Li Yang's extraordinary film... enormous political impact as well as being a moving drama. ... should attract audiences far and wide.'
——美國《好萊塢報道》雜誌
“經久不息的掌聲和讚美聲從觀眾席中爆發出來。”
'...thunderclap of applause and cheers from the audience.'
——美國《時代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