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勸學勵志名言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歡迎參考閱讀!

  如下:

  1. [宋]陸九淵《讀書》:“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

  2. [宋]朱熹《觀書有感》:“昨夜江邊春水生,蒙衝鉅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3. [宋]朱熹《勸學詩》:“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4. [宋]劉過《書院》:“力學如力耕,勤情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捻時。”

  5. [元]翁森《四時讀書樂》冬: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地爐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稱讀書者。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6. [明]湯顯祖《正覺寺示弟儒祖》詩:“窗間白髮催愁境,燭底蒼頭勸讀書。”

  7. [明]楊繼盛《言志詩》:讀律看書四十年,烏紗頭上有青天。男兒欲畫凌煙閣,第一功名不愛錢。

  8. [明]于謙《觀書》:“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9. [明]于謙《禾冕》:好親燈火研經史”、“莫負青春取自慚”。

  10. [明]文嘉《今日歌》: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

  11. [明]文嘉《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明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明日歌》:“今日復明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

  12. [明]佚名《昨日歌》: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過去了,今日徒煩惱。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覺今日又過了。水去汩汩流,花落日日少。萬事立業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

  13. [明]楊繼盛《言志詩》:讀律看書四十年,烏紗頭上有青天。男兒欲畫凌煙閣,第一功名不愛錢。

  14. [清]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人心如良苗,得養乃茲長;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清爽。”

  15. [清]法式善《讀書》:“讀書如樹木,不可求驟長。植諸空山中,日來而月往。露葉既暢茂,煙打漸蒼莽。”

  16. [清]錢泳《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東流水,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17. [清]潘際雲《廠橋》:“細雨無塵駕小車,廠橋東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輿夫語,莫典春衣又買書?”

  18. [民國]熊伯伊《四季讀書歌》春: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讀書求學不宜懶,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語鶯歌希領悟,桃紅李白寫文章。漢樂府民歌]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9. [漢樂府民歌]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0. [東晉]陶淵明《讀山海經》:“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託,吾亦愛吾廬。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21. [東晉]陶淵明《雜詩》:“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聘,”“眷眷往昔時,憶此斷人腸。

  22. [唐]顏真卿《勸學》:“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23. [唐]韓愈《勸學詩》: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

  24. [唐]《金縷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25. [唐]王貞白《白鹿洞詩》:“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26. [唐]杜荀鶴《閒居書事》:“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少年辛苦終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27. [北宋]汪洙《神童詩》:少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28. [北宋]《神童詩》: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29. [北宋]古人早詩云:“曾記童年騎竹馬,轉眼便是白頭翁,”“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30. [宋]王安石《贈外孫》:“年小從他愛梨慄,長成須讀五車詩。”

  31. [宋]蘇軾《宋安淳秀才失解西歸》:“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棲遲那可追。”

  32. [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古來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33. [宋]朱熹《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34. [宋]朱熹《讀書有感》:昨夜江邊春水生,蒙衝鉅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35. [宋代]朱熹: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精選:

  1、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范曄《後漢書》

  2、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司馬光《資治通鑑》

  3、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董仲舒傳》

  4、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劉希夷

  5、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6、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七律·送瘟神》

  7、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8、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

  9、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10、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

  11、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李白《宣州謝朓餞別校書叔雲》

  12、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蘇軾《冬景》

  13、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論語

  14、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戲為六絕句》

  15、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膝王閣序》

  16、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新五代史·晉書》

  17、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8、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19、將在謀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明·馮夢龍《古今小說》

  20、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21、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2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太子不少傅箴》

  23、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

  24、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25、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劉基《賣柑者言》

  26、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讀書之要

  27、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毛澤東《清平樂·六盤山》

  28、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毛澤東《長征》

  29、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30、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

  31、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3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魯迅《自題小像》

  33、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34、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離騷》

  35、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蘇軾《送安敦秀才失解西歸》

  36、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王安石

  37、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

  38、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鄭板橋《對聯》

  39、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40、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無名氏《爭報恩》

  41、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俞文豹《清夜錄》

  42、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論語》

  4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44、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自嘲》

  4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論詩》

  46、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南朝民歌《折楊柳歌辭》

  47、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李賀《南國》

  48、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49、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漁夫》

  50、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羅貫中《三國演義·卷首詞》

  51、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李煜《烏夜啼》

  52、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李開先《寶劍記》

  53、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鄭思肖《畫菊》

  54、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愁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55、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唐太宗《贈蕭禹》

  56、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司馬光《資治通鑑》

  57、發奮忘食,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論語

  58、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毛澤東《和柳亞子先生》

  5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60、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岳飛《滿江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