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水仙的栽培日記

  中國水仙的原種為唐代從義大利引進,是法國多花水仙的變種,在中國已有一千多年栽培歷史,經上千年的選育而成為世界水仙花中獨樹一幟的佳品,為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以下水仙花的相關觀察日記供大家欣賞!

  《一》

  過年前爸爸從花鳥市場買來了一盆水仙花。

  水仙花是盛放在一個紅色的塑料碗裡的。它的根部像嫩白的大蒜一般,只不過中心有些短小的“鬍鬚”。那些“鬍鬚”呈現淡黃色,頂部顏色稍濃。水仙的葉子底部呈嫩綠色。過了幾天葉子顏色慢慢變濃、變深。手感也較為滑潤,厚度偏厚些,頂部半圓狀,顏色較淡。又過了段時間,我發現一些稍細的花梗上綴滿了怒放的水仙花和簇擁在一起的花骨朵。

  水仙花花瓣的底部是嫩綠色的,和葉子顏色差不多,花蕊黃色,每朵花大約有4個花蕊,3個雌蕊,1個雄蕊。在花瓣外側偏底部,還有一個像沒有傘柄的雨傘的東西倒插在花朵上,查了資料才知道這是花托和花柄。水仙花的花瓣非常漂亮:白白的、嫩嫩的,很柔軟,好象一碰就會脫落。花骨朵就像顆顆綠色的小珠子擁在一起,鼓鼓的,粒粒飽滿。而且還不時的散發著陣陣香氣。真香啊!

  通過這次觀察,我發現只需給水仙花一些清水,它就能茁壯的生長,水仙花生命力真強啊!
 

  《二》

  今天下午,爸爸給我買回來了一個小盆栽。原來裡面是一株漂亮的水仙花。今天正好要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文,要寫一篇觀察日記。我想,不如就好好地觀察一下這盆水仙花,然後再完成這篇觀察日記。

  映入我眼簾的這盆水仙花,外表很淡雅清秀,用鼻子一嗅,芳香四溢,讓人有幾分陶醉。水仙花的花瓣都是直立著的,花心是黃色的,花瓣是白色的,它的根部成塊莖狀,就像一個褐色的大洋蔥頭。這幾種顏色搭配在一起,既和諧又高稚。

  水仙花雖然高稚漂亮,卻對人們沒有太多的要求,它只需要我們給它的根部提供一點點清水而已。我想,水仙花的這種精神是不是可以叫做只求奉獻,不求索取呢?

  我又把這盆水仙花放在了我的書桌上,仔細觀賞了片刻。我立刻覺得,我的房間有了這盆水仙花之後,增加了幾分情調和稚致,這讓我的心情都好了許多。
 

  《三》

  為了解水、溫度、光照的不同對植物的影響是怎樣的,特以兩隻耐寒、易成活、易開花、易操作且成長週期短的草本植物——水仙做為觀察實驗物件。

  12月15日 星期五 陰

  水仙花球,形狀看上去很像大蒜頭,高約6釐米,直徑約10釐米,底部有長短不一的鬚根。我小心地用石頭把兩個水仙花球的鬚根分別固定在兩隻盆子中間,澆上水,使水剛好將鬚根完全淹住。一隻盆子放在室外陽臺上,另一隻盆子放在客廳的桌子上。

  12月24日 星期日 晴

  我再一次給水仙花換水,發現水仙花長出了很小的葉芽。芽尖尖的,向上直立著。嫩嫩的芽,泛出淡淡的綠色。在葉芽上還包著一層透明的薄膜。相比之下,放在室外的水仙花的芽還要矮小一點。

  1月2日 星期三 晴

  室內水仙的小葉芽又長高了,長粗了,前幾天還緊包著的葉芽,已伸展出一高一低的兩片葉子。葉子微微外翻。在葉子中間的莖上仍然緊緊地包著小葉芽。在室外的水仙花球地葉片較室內地短約1~2釐米,且質較硬,皮較厚,顏色較深。

  1月8日 星期一 多雲

  室內水仙花的葉片已長成五葉一心的形狀,主莖高達30釐米,而且抽出了一根細小的花莖。而室外水仙的葉片只長出了四葉一心,且主莖高只有26釐米,但花莖較前者粗壯。

  1月11日 星期四 陰

  室內那盆水仙花的主莖已長到35釐米,它的頂上還長出了花苞。室外那盆水仙花的主莖只有30釐米高,但莖葉的顏色較前者略深些。

  1月19日 星期五 晴

  室內那盆水仙花的主莖上長出了三個花骨朵,外面都包著一層透明且帶綠色的薄膜,襯著裡面的雪白的花瓣。室外的有五個花骨朵,且花骨朵較室內的大。

  1月21日 星期日 多雲

  室內的水仙花2天前已開放,室外的花今日才開幾朵。室內的水仙花頂破了外面的薄膜,外面的花瓣向四面舒展,裡面的花瓣還是緊緊地包著花蕊。傍晚,整朵花全開了。它的花瓣分兩層,外面一層是白的,有六層花瓣,裡面一層是淡黃的。花蕊是金黃色的,只有芝麻粒那麼大。室外的那棵水仙花開得大,每個花瓣不僅長而且較寬,較厚。比室內的花稍大一些,且香味很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