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學習心得

  城市規劃學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其內容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豐富,怎麼寫呢?下面小編整理了範文,供你參考。

  範文一

  

  學習城市規劃,應該說對於我而言從對一個城市的基本認識到從他的一個整體的框架的認識以及佈局都有了很大的一個提高,因為原來我對於一個城市的認識只是僅僅侷限於他的一個建築物的美觀性,商業街的繁華程度以及令次櫛比的交通、街道。但是現在的我通過城市規劃這門課程的學習以及認識,讓我明白了一個城市的發展趨勢以及發展的規律,城市的經濟、佈局、交通等等設施因素與彼此之間的聯絡以及影響,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城市他的層次的體現,使得我對一個城市的認識更加的清晰以及深入,更重要的是我也體會到了城市的一個整體性的規劃對於一個城市的發展與生存的關鍵性。

  規劃包括許多層次的規劃,從上而下的城鎮體系規劃、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工業區規劃、協調性規劃等,各規劃有其規劃重點,均針對規劃區內的要素進行綜合安排。地方性的規劃不能違背上位規劃對大區域的協調後對規劃區的功能定位要求,體現在大區域層面,規劃也是合理的。所有的規劃都有一種理念貫穿其中,為了實現具體或抽象的目標。在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下,例如打造生態宜居城市,事實上所有的城市與地區都應該成為生態宜居城市,而且所有城市的發展目標可能都是保證社會公眾利益的實現以及創造最佳城市空間環境質量。區域條件的差異性及有限性決定了不同的城市規劃策略,但是最終目標是永恆的、向上的。城市規劃具有前瞻性,且必須考慮當地的發展,必須追求公共利益,在結構上具有科學性和邏輯的自律性,同時也是在基於城市或區域現狀條件與未來發展潛力分析的基礎上對經濟、社會、自然、生態等各方面協調的過程。

  同時城市規劃使我明白了一個城市要發展其規劃必然是順應了時代的要求,同時要有明確的條理性的側重型以及結構性,這讓我想到其實除了城市是如此規劃之外,我們的平常的生活、學習、工作也是如此,這個學期的城市規劃,讓我懂得的不僅僅是一個城市的佈局、因素的存在更是一種邏輯性、條理性的一種思想的學習,並將其運用到我以後的額學習、生活、工作。

  範文二

  過為期七週的城市規劃實習,在參與到實際工程的規劃編制工作後,我瞭解了總規、控規和修規等編制工作的編制程式及各階段的內容及編制深度,掌握了一定的城市設計的編制方法。在這期間,收穫頗多:在做新農村規劃中進一步加深了近期規劃的內容,初步學會了財政預算的方法;在做某鎮總規中,初步學會了做總規的方法及流程,通過大量閱讀有關書籍及積極的嚮導師請教,我在鎮區人口規模預、用地功能的劃分、鎮域村莊空間佈局及管線綜合佈置等方面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做街景設計及某小區修規中,我深深體會到實際工程與理想的差距,我們在學校做的方案有時太過於理想化,對實際工程中存在的很多因素如地形,現狀道路,經濟情況等考慮的很不到位,這在以後做方案時應加以注意,同樣我們也學到了很多,主要是對小區的經濟指標的認識及計算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有收穫的同時也有很多不足,由於時間有限,沒能完整的參與某市某鄉總體規化的規劃編制工作是一大遺憾。但是在有限#from 本文來自高考資源網 end#的時間內我們都盡心盡力的完成了公司分派的每項工作,只是由於水平有限,再加上學校還有好多課程沒開,實際的工作經驗也少,課外看的專業書籍少等等原因,自己覺得和公司的要求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所以以後我一定會更加認真的學習專業課程,多參與實際工程的工作,課後多讀有關的專業書籍,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增強審美能力及動手能力,同時好好學習CAD、PhotoShop和3D等畫圖軟體,並做到熟練操作,提高自己的實力,使自己能夠適應社會的需要,早日成為註冊規劃師。

  總之,通過這次實習,學到了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增長了許多學識和見識,受益匪淺。通過實踐,深化了一些課本上的知識,獲得了許多實踐經驗,另外也認識到了自己部分知識的缺乏和淺顯,激勵自己以後更好的學習,並把握好方向。同時,這次實習鍛鍊了自己,為自己人生的道路上增添了不少新鮮的活力!最後,感謝學校和唐山市某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為我們提供的這次寶貴的實習機會!

  範文三

  要有責任感!像現在易老師在給我們講總規課,課上易老師會給我們一些題目讓我們分析——看哪裡有錯誤或者說哪裡規劃得不合理,我就想出現的錯誤都是那種低階錯誤——反過來我們在做一番思索:像這樣的不負責任的規劃設計師做出來的方案那不是害人的嗎?***當然,題目還是題目;我只是拿這個例子來說明一下責任的重要性。***有了責任,我們就會有學習的目標和奮鬥的目標;有目標我們才不會迷失方向。

  大家平時用電腦,包括現在和今後,學學軟體、找找資料、參與交流平臺什麼的還是可以的;但千萬不要玩網遊,就是一般的電腦遊戲最好也不要玩。因為那太浪費時間了!比如說偶爾自娛一下或者跟同學“切磋”一下還是可以的。

  再一個就是生活習慣問題。我建議大家平時最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很多人意識不到這一點;但是這確實是非常有利於學習的。比如說大家馬上就要過4級考,從現在就不妨早起一點,去背背單詞、讀讀英文文章或者跑跑步什麼的;就不要賴床了。

  二 學習方法

  就我而言,我也沒找到什麼好的學習方法,總結一下就是:多看書、多相互學習和交流、多積累。

  ⑴多看書。

  我們城規專業要學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因而要看的書也很多。我的建議是,等大家到了本部後,除了發的教材之外,一定要把圖書館的好書借來看看;還有就是從網上買自己喜歡的書。一開始看的時候肯定很吃力,但是看得多了、積累的多了,這種感覺就會越來越弱。看書的時候注意幾個問題:①不要為了看書而看書,要有目的的看。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現在要做設計,在解決有些問題的時候不知如何下手;那麼我們可以找相關的書,看看別人是如何想的、做的,看能不能借鑑一下。②看書的時候,多少做點筆記。這樣一方面便於自己日後做資料,另一方面防止自己在讀過一遍書後不知道自己讀的是什麼。③看書的時候,面要廣。我們專業的書多得如同天上的星星,數都數不完;別說。根據我們專業的特殊性——就是跨學科誇得太大了,所以我麼要及時補充各方面的知識;而這些知識主要來自書本。重要的一點就是:看書的同時也是專業素質和素養的形成過程。

  ⑵多相互學習和交流

  相互學習和交流對我們專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我們應該具備的基本專業能力。平時就是沒有問題也可以多跟同學、老師或者網友交流一下。有一點要注意:別人的觀點和看法我們可以接受,但是我們的頭腦決不能被這些你接受的觀點和看法俘虜了。所以,平時還是多思考些問題,試著用自己的觀點表述對某一問題的看法。舉個例子,最近網上炒得挺厲害的一件事:貴陽市“花溪CBD”試驗性方案設計***設計簡介***。從MAD建築事務所釋出的效果圖來看,幸虧那是試驗性的設計;要不那些方案不把人嚇個半死,也能把人氣個半死。就拿其中的一個小但卻很重要的問題來說,看他們的設計場地——遼闊的的耕田;再看看他們的方案——就在這遼闊的耕田上直接豎起變形、扭曲十分誇張的“玻璃盒子”。為什麼這種設計會招人罵?為什麼我們現代城市規劃和設計要結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但是反之我們想一下,這種探索性的城市設計方法是不是很值得我們學習?象這樣的例子很多,也是很值得我們思考的。平時大家多***專業領域的事件或動態,這對專業的學習和理解都是非常有用的。

  ⑶積累

  我指的是學習過程中知識的積累和“手頭表達功夫”的積累。知識的積累就不用多說了,就是學習在學習的過程。我想重點說一下手頭功夫的積累,這對我們專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要求。現在大家還沒有做課程設計,等大家做課程設計的時候就會深有體會:面對一副小區或者住宅的平面圖,如何用我們所掌握的方法或技巧去表達?簡單的說,要學會利用屬於自己的“圖面表達符號”。怎麼理解這種“表達符號”?大家以後會做建築設計、居住小區設計、城市設計等等課程設計,在最終成果***主要是圖紙***的表達中有很多層次,而每個層次又有很多不同的構成要素,那麼怎樣用符號表達這些構成要素?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總平圖中的指北針的表示方法、分析途中箭頭的表示方法或者出***的表示方法等等。這主要說明符號的積累對錶達是很重要的。我想很多人可能連個箭頭都不會畫。

  三 興趣的培養

  ① 要自己尋找成就感 我個人認為這對培養專業興趣很重要。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為5個層次,最高的一層是:自我實現需要。這裡我說的“成就感”和這種“自我實現需要”有相通的地方。自我成就感是種最好的自我激勵。 ② 信心的建立 學習肯定不會像喝白開水那樣不要消化,所以學習知識和消化知識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種種問題,遇到困難不要緊,但不要喪失信心。所以大家要善於建立和強化自信心。我前面也講過了,平時我就是越遇到困難越“興奮”;要把這種學習的阻力變成動力,要有“越戰越勇”的氣概!

  四 學習的氛圍

  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對我們的學習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家平時多相互激勵、相互督促;能夠形成彼此之間有力的影響。

  範文四

  市總體規劃課程是城市規劃專業最核心課程之一,通過一學期的學習,我對城市規劃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瞭解和認識。通過總規課程的學習,我們對空間的認識由建築及建築群體關係轉向整個城市,由一類專業知識為主***如某類建築設計、居住小區設計***的應用轉變為將大學前四年所學到的知識***城市規劃原理、城市經濟學、城市地理、城市道路交通、市政規劃設計等***綜合運用到城市總體規劃設計中,由較為單純的、感性的空間形體設計轉變為綜合把握城市社會、經濟、環境等各方面因素以及對城市內部功能、結構、形態之間關係的理性分析和設計。老師通過指導、引導以及啟發的方式調動我們自主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指導:在課程開始之初,老師通過知道的方式讓我們利用課餘時間系統回顧和學習城市規劃原理及城市總體規劃編制的內容和方法,從而初步掌握城市總體規劃工作個階段所需的知識結構。

  引導:在具體工作中,老師引導我們一步一步展開各項工作,如調查分析、資料整理、城市綜合背景分析等,老師不斷丟擲問題,讓我們既掌握所做工作的內容和方法,同時又在思索、探討、回答問題的過程中瞭解為什麼這麼做,以及與未來規劃佈局之間存在怎樣的關係。

  啟發:在規劃結構、功能佈局的設計階段,老師採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沒有直接告訴我們該如何做方案、哪個方案較好,而是讓我們在各種可能的對與錯、優與劣、保留與捨棄等等之間反覆爭論、質疑、分析、比較,逐漸將眾多的不一致趨於統一,逐漸明晰各分析與最終佈局的關係,逐漸清晰思路,最終通過理性分析和眾人的集思廣益,做出各方面較為協調、合理、體現城市特色的規劃方案。

  此過程是在“城市規劃原理”、“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詳細規劃”等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課程的基礎上開設的。在這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培養了我認識、分析、研究城市問題的能力,而且還梳理了之前學習的專業理論知識,更對之前課程學習中晦澀難懂、含糊不清的概念有了新的理解。老師循序漸進的指導讓我對城市規劃的認識從區域性走向了整體,設計理念的形成從感性走向了理性,規劃理論的運用從單一進入了相互融合的更高層次。在理論理解和運用方面也受益匪淺,在以往的設計中我們雖然能夠做到理論結合實際,運用一些理論來指導設計,但是這些理論的運用比較單一侷限。通過總體規劃課程中的例項解剖,同學之間的討論分析和老師的溝通探討,我發現其實在城市總體規劃中不僅僅會用到城市規劃原理、城市道路交通原理、市政規劃等理論知識,而且還要對城市的社會、經濟、文化綜合考慮,其中也運用到了城市經濟學、城市地理學等相關理論。總體來說,在城市總體規劃課程中,老師扮演的角色不再是一個填鴨式的知識傳播者,而是一個以個人豐富經驗和閱歷來給我們從側面點撥的長者,是一個喜歡通過發問、質疑讓我們主動發現、解決問題的智者,讓我們從以往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發現了學習的樂趣和捷徑,能夠將所學用於行為,這是老師帶給我的一筆很大的財富。

  總體規劃作為我們專業最主要的實踐課程,無論是其現場實習還是課程設計都教授了我很多知識。課程結合了實際規劃專案組織施教,使我將書本知識與實踐相互聯絡,實現理論與實際的融合;課程中很好的培養了我認識、分析、研究城市問題的能力,使我初步掌握了協調和綜合處理城市問題的規劃方法,並且學會以物質形態規劃為核心的具體操作城市總體規劃編制過程的能力。城市總體規劃課程是本科五年學習過程中對我影響最大的一門課,他讓我真正的系統地走進了城市規劃專業,並培養了我對城市規劃專業的熱愛,為以後的規劃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