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課反思優秀範文

  資訊科技是一門新課程,很多老師在上資訊科技課的時候遇到困難,該如何解決呢?小編收集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1

  既然學生愛玩遊戲,那麼就讓學生通過玩遊戲來激發他們想學的願意。把計算機新課的學習寓於遊戲之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生濃厚的興趣中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

  例如學習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師一開始直接講解手指的擺放要求和指法要點,學生不但學的很累,而且很不願學,更加不能強迫其練習了。我在教學中就採取遊戲引入的方法,先讓學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賽誰的成績好或者與老師比賽。學生在“青蛙過河”等遊戲的實踐中發現,要取得好成績就必須練習好指法。於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夠打得又對又快。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再講解指法練習,學生學得就很認真。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後,學生們再玩這個遊戲時就感到輕鬆自如了。這樣,既保持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還可以促使學生自覺去學習計算機知識。這是相對於低年級的學生而言的.

  相對於高年級的學生而言,要學習的基礎知識比較多,學生對相對枯燥的基礎知識卻普遍感到乏味,學生雖對計算機的興趣值頗高,但對教師講起理論知識卻不感興趣,任憑老師費盡口舌、筋疲力盡,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仍似是而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篇2

  既然學生對計算機感興趣,那麼,在講授基礎知識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室的計算機、大螢幕、投影機,即可以進行重難點的講解又可以進行示範演示。課堂上演示我們在課前精心製做的PowerPoint幻燈片、Flash動畫等課件,配以優美的音響效果,學生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到教學上來。教師再也不用為維持課堂紀律而花費過多的時間,完全可以把精力放在課堂教學的現場發揮之中,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獲得更多的技能。

  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資訊科技是陌生的,他們並不理解這門課程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意義;同時,資訊科技又是熟悉的,他們把這門課等同於“玩電腦”。如何上好資訊課,如何抓住三年級學生愛“玩”的特性,在玩中掌握資訊科技知識,提升資訊科技素養,是我一開始就要思考的問題。

  我所執教的《資訊與資訊科技》是資訊科技基礎的第一課,通過本課教學要讓學生了解開設資訊科技這門課程的重要性。資訊和資訊科技是比較抽象的概念,本課的教學重點並不是在於讓學生知道資訊及資訊科技的概念,而是讓學生體會生活中無處不在的資訊,體會資訊科技給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由於三年級學生無意注意佔優勢,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所以我把這節理論課分成兩個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主要介紹資訊,讓學生感受資訊無處不在,對學習生活至關重要。在設計第一課時時,我主要通過三個部分的內容層層遞進。

  篇3

  誇美紐斯說過:“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既然學生對遊戲感興趣,那麼就讓學生通過玩遊戲來激發他們想學的意願。在第一個環節中,我就設定了遊戲匯入,遊戲“你來比劃我來猜”一下子就吸引了同學們的興趣,他們踴躍的參與遊戲,打破了傳統課程的教學方式,學生在這個教學環境中不僅能夠玩得開心,潛移默化中他們也能感受到這些都是資訊,並且為第二課時資訊的傳播打下了基礎。第二環節中,教師出示一些圖片,讓學生說出圖片的內容,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教師也強化了“這些都是資訊”的概念。有了這樣的基礎,教師設定疑問“你能說出生活中的資訊嗎?”指導學生說出身邊的資訊就不難了,每位學生都能夠做到有話可說,在學生回答的時候,我還抓住了學生的比拼心理,採用開火車的方法每組一排同學依次回答,同學們回答的越來越精彩,課堂氣氛也越來越活躍了。這時候,我引導到“什麼是資訊?”同學們同桌討論、向書本請教,很快就理解了這個概念。第三環節中,我進行了課堂小結並且佈置了一個任務讓每個同學回家跟父母說說你上學以來的資訊。這個環節的設計讓學生課後不僅鞏固了本課所學內容,同時感受了資訊無處不在。

  現代教育學告訴我們教學過程的主要矛盾是教學目標即學生髮展的需要與學生現有發展水平的矛盾。因此,教育必須要進行資訊科技的教學,與社會發展相適應。作為資訊科技課,教學內容要具備生活實踐性,讓學生不僅能感覺到生活就在身邊,而且感覺到學習掌握資訊科技的重要性。你來比劃我來猜的環節中,參與的學生可以涉及面更廣下,每組的學生可以在遵守遊戲的規則下,給自己組的同學比劃。這樣學生能夠更好的遵守遊戲規則,也真正做到了每個學生都能參與課堂,體驗快樂學習的意義。杜威說過:“生活即教育”,教學中要選擇學生身邊比較貼近的事例來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引起注意,培養學習的興趣,在看圖說一說的環節,圖片的選擇應擺脫書本的束縛,放寬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並且把圖片分為幾類,由淺入深、層次遞進,學生不止是從圖片中看出資訊,還要能感受到圖片中隱含的資訊,比如荷花能反映出夏季,北方的大雁預示著冬天來了,這樣也有助於學生更好的理解資訊,感受資訊的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