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散文隨筆

  大家對元宵節情有獨鍾,寫了那麼多隨筆,我們去看看吧。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貴客鉤簾看御街,

  市中珍品一時來。

  簾前花架無行路,

  不得金錢不肯回。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我又想起了宋代姜白石的這首詩。詩中的“珍品”二字,即指湯圓,又名元宵。關於元宵的來歷,史上還有這樣一段傳說呢。

  相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於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大臣東方朔決心幫助她,於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要於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想逃過這場劫難,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作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 ,並由長安全體臣民張燈結綵,一同供奉。武帝準湊,“元宵姑娘”終於見到了家人。為了紀念元宵姑娘能與親人團聚的日子,人們便將正月十五這一天稱為元宵節。

  吃的元宵在歷史上還有許多別稱,如 “面繭、粉果、元寶、湯 餅、圓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樂年間才被正式定名為“元宵”。元宵分有餡,無餡兩種。無餡的個小,味甜,以白糖、桂圓、桂花、藕丁、蜜餞為佐料,又稱“珍珠湯圓”;有餡的個大,狀如核桃。北方元宵多為甜餡,有白糖、豆 沙、芝 麻、山楂等類,南方的則甜、鹹、葷、素皆有。

  因漂泊在外,幾乎每年的元宵節我都不能在老家和親人團聚,所以,只能從電視或報紙上,感受一點元宵節的氣息。其實,過不過節,對我來說,早已變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新年伊始,天下要太平,國家要富強,一家人要平平安安,工作要順順利利,鈔票要源源而至。

  今年正月初十開始上班,幾年當中,要算今年春節的假期最長,頭尾有十六天,除去來回路上的天數,在江西老家呆了十二天,讓愛人和女兒、兒子高興了好一陣子。最讓我開心的是,在拜年走訪親友中,大家都說我比往年胖了。不管是真胖假胖,這句話我最愛聽。回顧虎年,其實過得還算平安,一切還算順利,工資雖然不高,可畢竟是自己所喜歡的、同時對我來說又是一個全新的職業,能從中學到不少東西,如果發展勢態良好的話,也許會成為我除了財會之外的又一種謀生手段。另外,業餘時間寫點東西也小有收穫,每晚讀讀書,每個月的假期儘量外去逛逛散散心,日子過得倒也非常的快樂充實。

  開工之初,工作雖然很忙,可大家還沉浸在過年的氛圍中。拿了開工利是,又忙著與知己朋友打電話,問問他們哪天返莞城的,何時上班的,春節過得好不好等等,還有就是公司請大家聚餐什麼的,忙得不可開交。中國人過個年,真的只能用九個字概括“忙忙忙,錢錢錢,累累累”,累了無所謂,花錢再多,也不心痛,大不了過年之後再賺回來。幾千年的風俗習慣,一代代人往下傳,我們沒有理由不遵守,對吧?

  如斯,又在寫什麼?一起去超市買元宵吧,今晚大家共吃元宵,歡度元宵節。同事在喊我,我一看時間,這麼快就下班了。是呀,吃了元宵,就該收心,好好工作,努力拼搏了。走了,如斯在元宵節祝願天下所有的朋友,兔年吉祥,幸福安康!

  如斯草於2011-02-17

  篇二

  今天是2016年元宵節,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群山在遠方漸漸隱沒,路上仍有匆匆的行人。月亮被霾霧所蔽,無法出場慶祝節日,昏黃的路燈不同於往日,被節日氣氛渲染的不再寂寞。環視周圍,不斷亮起的大紅燈籠高高掛起,那點點的燭光也在四處閃爍,見風搖擺,城市裡萬家燈火通明,每一盞燈火裡都有我們所追求的小小幸福。不一會兒,喧鬧的煙花和炮竹此起彼伏,將氣氛上升到熱鬧,置身於事外,觀賞一場熱鬧,也可算是湊上了節日喜慶。

  元宵節,我們習慣稱之為年慶的結尾,除夕到元宵,都可稱之為年。舊年的總結和新年的砥礪都在這半月之中了。元宵過後,就要正式投入到一年的緊張奮鬥中去了。人們用時間的分段來把人生分段,每一段人生的使命不同但奮鬥皆同。這一場生生不息的人生中有愛和感動,辛酸和挫折,誤解和傷害,笑對和釋懷。

  誠然,愛和感動是人無懼向前的永動力,也是人對未來美好的無限憧憬,唯有愛和感動才能抵禦世間的荒蕪,而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它。

  辛酸和挫折作為人生的逆動力是相對於愛和感動的,但愛和感動作為目標如果不存在的話也就沒有了辛酸和挫折的逆動力,所以兩者雖然相對,也可謂是殊途同歸。人生有些東西如果不曾失去,你永遠不懂得珍惜的意義,人生有些體悟如果不經歷失敗和波折,你也很難深刻體會到。經事開悟的是普通人,而不經事能開悟的是聖人,而我們大多數人是前者。可見,辛酸和挫折在人生中自有它的地位和妙用。

  誤解和傷害,就像人生的狙擊手,你不能完全的預知它會在何時何地給你來上一槍,你也不可預料這個槍手的準確性和力量性,套用一句戲謔的話:讓人防不勝防!既然不可防那就不要防好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有時,人生需要這種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氣度和闊達。但到底要多坦然才能笑對那些誤解和傷害,我不知道,你只管往前走。

  笑對和釋懷猶如周星馳的無厘頭。任你如何的辛酸挫折,誤解傷害,到我這裡都會用自嘲來自解。星爺的電影,起於喜劇卻超越喜劇,用的無厘頭,給人的確是愛和感動。沒有一處煽情的情節,到頭來卻給你一個煽情的故事。恍然大悟,原來一直都沒有不在乎,只是因為釋懷而笑對了,可愛又可敬。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但是我們一生只要演好一個故事就可以了!

  奔流不息的江流到底何時才能靜下來,坐成一座湖泊,靜成永恆?也許,有朝一日,也許永遠不會!

  篇三

  農曆正月十五位元宵節,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在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據史料記載,元宵張燈最早出現在漢代,當時叫“上元燃燈”。這與傳說中的漢武帝賜旨正月十五讓元宵做湯圓供奉火神君是統一的。漢武帝時為了祭祀“太一”神,正月十五晚上的燈火一直要點到第二天天亮,並且下令放夜,解除宵禁,讓百姓看燈。

  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了猜燈謎活動與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還增添了戲曲表演等活動。唐代詩人張鈷祜在《正月十五夜燈》寫道: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明代學者李夢陽在《汴京元夕》寫道: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樑橋外月入霜。可見當時的京城在元宵節是何其熱鬧。

  在我的記憶中,少年時在鄉村中度過的元宵節最有趣味。而居住縣城後,元宵佳節的熱鬧氣氛已淡泊了不少。

  記得那時,我可以看到民間組織的演戲班來我們村中娛樂。有划著五彩斑斕的旱船的幾個姑俚;有踩著高蹺戴著白色圓臉譜的幾個後生崽;還有七八個扭秧歌的中年姨媽,他們在由十幾個人手持一條彩龍的引領下,到我們村的廣場上演一場舞龍戲。然後村長叫人燃起了長長的鞭炮、並送一籮筐的糖果糕點給他們。他們來村中鬧元宵,是祈福我們村裡風調雨順、人丁興旺。

  最有趣味的是在元宵節的晚上。村裡狗崽俚的爺爺與他在元宵的下午就讓一夥年青崽俚到自家的稻穀垛邊扯幾把幹稻穀杆,然後就在他們院子裡花費兩三個小時的時間,紮成一條長達十米的小龍。龍頭是最難扎的活兒,狗崽俚的爺爺戴著眼鏡仔細做好了,就在紅紙上畫龍眼,並且用長紅紙條作為龍舌頭。

  當一條稻草龍做好了,就用瘦竹棍支撐龍體,由十幾位小後生手持著,在大家都吃好元宵夜宴後,開始挨家挨戶去舞龍祝福。龍頭前面有個人在敲鑼開道;龍尾後面緊跟著兩個人,他倆抬著一個大籮筐,等舞龍進戶出來後,去取戶主擺放在自家正廳的桌子上的兩盤糖果。如果有人家是新婚的或者新生了孩子的,還要燃燒長鞭炮接待,新婚的主人一般在自家桌上要多放兩個盤,裡面放棗子和花生,寄寓“早生貴子”意蘊。舉龍頭的人是狗崽俚,他身材要高於與他同齡的人,聲音洪亮,進門就喊:“龍頭進門笑嘻嘻,拿把剪刀剪龍鬚,剪得龍鬚生貴子……”,跟在他後面的後生崽俚在他每說一句後就齊聲喊道:好哦!好哦!……

  我們村不大,七八十戶的光景。等舞龍走完所有的家數,已經是晚上近十二點鐘了。舞龍隊伍再到村中祠堂裡集中停歇一下。那時我記憶中的村裡祠堂很破爛,但是元宵夜的祠堂正中央燃起一堆篝火,所有參與者,就圍繞篝火取取暖,喝點熱水,然後再把從每家每戶接受來的糖果糕點,由狗崽領頭,平均分給每個參與者。最後大家歡歡喜喜用衣卦兜著分到的糖果糕點各自回家去了。回家後,有些小後生還要回到祠堂裡,回來的集中在一起大夥再說聊聊天,打打牌。當到了正月十六的早晨五點多鐘,天開始朦朦亮了,狗崽俚就帶領幾個未回家的小後生,把那條元宵晚上舞鬧的稻草龍一起運到村前的稻田埂上,用火把龍燒成灰,來祈禱“五穀豐登”。

  如果說少年時期的鄉村元宵節是一種美好的回憶,那麼對於我的第二故鄉的元宵節的舞龍活動的記憶就特別清晰了。

  因為我大學畢業後,分配到浙江中部浦江縣的某鎮上工作時,我每年的元宵節都在那邊過。我記得元宵這天,鎮周邊的村落裡都要舉行舞“板凳龍”活動。他們一般在正月十四日中飯吃後就開始舞龍燈了。每家每戶把一條長板凳用木棍接起來,每條板凳上燃著一盞彩紙做的紙燈,紙燈裡有蠟燭,等天黑暗了,再燃起蠟燭。我一般喜歡站在樓頂上觀看那長達幾裡的板凳龍燈。它們遠遠望去,真象一條火紅的巨龍在街道和巷子裡蜿蜒舞動著。當他們遊好街道後,再來到宗祠的廣場上開始舞龍活動了,舞龍是最費體力的,需要體力強健的後生崽去跑,一圈圈下來,汗珠要溼透他們的內衣。

  浦江板凳龍,顧名思義就是一條條用單個板凳串聯而成的遊動的龍燈,一條龍從頭到尾,要用八十多條板凳相連,板與板之間用一木棍相連,每一個木棍有一人拿著,每條板凳上都扎著花燈***替代龍體***,花燈上都畫了自己喜歡的花草、樹、鳥等圖案。

  到了夜晚,花燈內點燃燭光,在田野、在山間、在小巷上行走,一條長長的燈龍,讓人們充分感受到廣場民間舞蹈氣勢恢巨集、剛強柔美的特徵,在鑼聲、號角、銃聲震天,喝彩聲此起彼伏的氛圍中接受和領悟娛己娛人的生活習俗和敬天順人的民眾信仰。

  當我中年離開這個小鎮後,每到元宵佳節,我不禁總想起在小鎮上元宵節的夜晚,那條在田野上、街道中,祠堂廣場裡飄起的長長的板凳龍來了。


 相關文章:

1.元宵節經典散文3篇

2.關於民俗的散文

3.關於元宵節的隨筆

4.關於傳統節日文化散文

5.關於比賽的散文3篇

6.關於鼓勵人散文

7.作文春節隨筆

8.暢想春節隨筆

9.關於春節的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