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腹瀉該吃什麼藥

  治療小兒腹瀉這種疾病的,一般有人會選擇給孩子掛水,可是錯了,還有一種中醫偏方。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治小兒腹瀉一種偏方吧。

  小孩腹瀉的病因

  1.感染因素

  ***1***腸道內感染

  可由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引起,以前兩者多見,尤其是病毒。

  1***病毒感染 寒冷季節的小兒腹瀉80%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性腸炎主要病原為輪狀病毒,其次有諾如病毒、星狀病毒、科薩奇病毒、埃可病毒、冠狀病毒等。

  2***細菌感染 ①致腹瀉大腸桿菌 包括:致病性大腸桿菌,產毒性大腸桿菌,侵襲性大腸桿菌,出血性大腸桿菌及粘附-聚集性大腸桿菌。②彎曲菌 與腸炎有關的彎曲菌屬有空腸型、結腸型和胎兒型3種,95%~99%彎曲菌腸炎是由胎兒彎曲菌及空腸彎曲菌引起的。③其他 包括耶爾森菌,沙門菌***主要為鼠傷寒和其他非傷寒、副傷寒沙門菌***、嗜水氣單胞菌、難辨梭狀芽胞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等。

  3***真菌 致腹瀉的真菌有念珠菌、麴菌、毛黴菌等。嬰兒以白色念珠菌多見。

  4***寄生蟲 常見為藍氏賈第鞭毛蟲、阿米巴原蟲和隱孢子蟲等。

  ***2***腸道外感染

  有時引起消化功能紊亂,亦可產生腹瀉症狀,即症狀性腹瀉。年齡越小越多見。腹瀉不嚴重,大便性狀改變輕微,為稀糊便,含少許黏液,無大量水分及膿血,大便次數略增多,常見於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肺炎、中耳炎等,隨著原發病的好轉腹瀉症狀漸消失。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瀉:常表現為慢性、遷延性腹瀉。由於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一方面使腸道有害菌,耐藥金葡菌、難辨梭狀芽胞桿菌、綠膿桿菌等大量繁殖,另一方面使雙歧桿菌等有益菌減少,微生態失衡而出現腹瀉,大便的性狀與細菌侵襲的部位有關,病情可輕可重。

  2.非感染因素

  ***1***飲食護理不當 多見於人工餵養兒。餵養不定時、不適當或以澱粉類食品為主食,或飲食中脂肪過多以及斷奶後突然改變食物品種,均能引起輕~中度腹瀉***消化不良***。氣候突然變化,腹部受涼使腸蠕動增加;天氣過熱,消化液分泌減少;由於口渴,吸乳過多,增加消化道負擔,均易誘發腹瀉。大便為稀薄或蛋花湯樣,無膿血和酸臭味,如不及時控制,易併發腸道感染。

  ***2***過敏性腹瀉 如對牛奶或大豆製品過敏而引起的腹瀉。

  ***3***原發性或繼發性雙糖酶***主要是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 腸道對糖的吸收不良引起腹瀉。

  ***4***氣候因素 氣候突然變化、腹部受涼使腸蠕動增加;天氣過熱消化液分泌減少或由於口渴飲奶過多等都可以誘發消化功能紊亂導致腹瀉。

  乾薑五倍子治小兒腹瀉

  功能主治

  溫中散寒,和胃止嘔。主治小兒腹瀉。

  偏方組成

  乾薑2份,五倍子2份,吳茱萸2份,公丁香1份。

  用法用量

  共研細末混合。取9~15克,用75%的酒精或65度白酒調成糊狀,敷於患兒臍部,藥上覆蓋塑料布1塊,用膠布固定,每日更換1次,連用1~3次。

  病例驗證

  用此方治療小兒腹瀉患者50例,痊癒44例,好轉4例,無效12例。

  乾薑五倍子的用法很簡單,但是效果不錯。希望為孩子吃飯問題比較頭痛的爸爸媽媽們多使用這個偏方。好好改進孩子吃飯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