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會考複習知識點

  地理會考是高中學生地理課的水平過關考試。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地球和地球儀

  1、認識地球的形狀和大小P3中的圖1.2

  ⑴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⑵大小: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平均半徑=6371千米;赤道周長=4萬千米

  ⑶能證明地球是球體的事實:麥哲倫環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衛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擋了照射的陽光。

  ⑷麥哲倫環球航行路線:西班牙→大西洋→麥哲倫海峽→太平洋→菲律賓群島→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儀

  ⑴含義:仿照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縮小的模型。

  ⑵意義:可以方便我們知道地球的面貌,瞭解地球表面各種地理事物的分佈。

  3、緯線和經線P5中的圖1.7

  ⑴緯線: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週的圓圈。

  ⑵經線:連線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⑶地軸:假想的地球自轉軸。

  ⑷兩極:地軸與地球表面的交點。

  ⑸經、緯線的特點:

特   點

         

          

形狀特徵

半圓,兩條相對應的經線組成經線圈,把地球平分為相等的兩個半球

圓,每一條緯線自成緯線圈

長度特徵

經線長度都相等

緯度相同,長度相等,赤道最長,向兩極漸短收縮成一點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東西方向

  ⑹特殊的經、緯線

  ①特殊緯線

  赤道——是最長的緯線,既是緯度的起始點,以北為北緯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為南緯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劃分界線。

  30°緯線——是低緯度與中緯度的分界線

  60°緯線是中低緯度與高緯度的分界線

  ②特殊經線

  0º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是經度的起始點,以東為東經用字母E表示,以西為西經用字母W表示,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的舊址。

  180°經線——大致與“國際日期變更線”一致

  20°W——以東是東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以東是西半球,以西是東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線:赤道0°緯線;東西半球的分界線:20°W、160°E。

  ⑻經度和緯度的變化規律:

  4、利用經緯網定位

  ⑴經緯網的含義:在地球儀或地圖上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格。

  ⑵經緯網的作用:確定地球表面某一點的位置。

  :地形圖的判讀

  ⑴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P16中的圖1.27

  ①海拔絕對高度: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舉例: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吐魯番盆地海拔-155米

  ②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

  舉例:旗杆高出地面15米

  ⑵地形圖的型別:等高線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地形剖面圖。

  等高線:在地圖上把海拔相同的各點連成的線。

  等深線:在地圖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點連線成線。

  ⑶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P16中的圖1.29

  ①根據等高線的疏密程度判斷坡度的陡緩: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

  ②根據等高線形狀判斷地形型別: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高處凸出表示山谷,向低處凸出表示山脊;兩個山頂之間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線重疊的地方表示陡崖。

  ⑷陸地上的五種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圖上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分層設色地形圖上,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黃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海陸的變遷

  1、滄海桑田

  ⑴現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陸地是不斷變遷的

  ⑵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此外人類的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

  ⑶舉例:今天的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過去曾經是海洋。

  2、海陸輪廓形成的兩大學說

學說名稱

學說內容

主要證據

大陸漂移學說

2億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連線的一塊大陸,周圍是一片汪洋。

後來,大陸分裂並緩慢漂移分離,形成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佈狀況。

大陸輪廓的吻合性

拼合大陸幾種古地層的相似性

拼合大陸幾種生物的相近性

板塊構造學說

由岩石組成的地球表層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

各大板塊處在不斷的運動之中。

板塊內部比較穩定,邊緣交界處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

阿爾卑斯山脈,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

東非大裂谷,紅海的形成與變化。

大西洋的擴張。

 

  注意:

  ①“板塊構造學說”是在“大陸漂移學說”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是目前最被普遍接受、相對完善的一個學說。

  ②六大板塊: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P37中的圖2.19

  ③由板塊運動引起的兩大地震帶是: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