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鍼灸的好處

  鍼灸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通過運用針刺和艾灸作用於人體一定穴位上,用以調整臟腑、經絡、氣血的功能,以防治疾病的一門臨床學科,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小編整理了,歡迎閱讀!

  鍼灸的功效

  調和陰陽:

  鍼灸調和陰陽的作用就是可使機體從陰陽失衡的狀態向平衡狀態轉化,是鍼灸治療最終要達到的目的。疾病發生的的機理是複雜的,但從總體上可歸納為陰陽失衡。鍼灸調和陰陽的作用是通過經絡陰陽屬性、經穴配伍和針刺手法完成的。

  美容:

  針刺療法適應於痤瘡、黃褐斑、面板過敏、蕁麻疹、溼疹等,出血性疾病及心臟病患者禁用,一般採用瀉法,平補平瀉及補法,常用穴位有合谷、曲池、血海、風市、肺俞、腎俞、足三裡、三陰交、長強及阿是穴等。

  調精養精:

  中醫認為,五臟藏精而不瀉,六腑傳導而不藏,通過經絡、穴位調理臟腑功能,做到收藏有節,使精血各有所藏,精足而養,才能精足而化氣。

  鍼灸治療作用

  疏通經絡

  疏通經絡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經絡通暢而發揮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鍼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療的作用。經絡“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執行氣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經絡不通,氣血執行受阻,臨床表現為疼痛、麻木、腫脹、瘀斑等症狀。鍼灸科選擇相應的腧穴和針刺手法及三稜針點刺出血等使經絡通暢,氣血執行正常。

  調和陰陽

  鍼灸調和陰陽的作用就是可使機體從陰陽失衡的狀態向平衡狀態轉化,是鍼灸治療最終要達到的目的。疾病發生的的機理是複雜的,但從總體上可歸納為陰陽失衡。鍼灸調和陰陽的作用是通過經絡陰陽屬性、經穴配伍和針刺手法完成的。

  扶正祛邪

  鍼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機體正氣及驅除病邪。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轉歸的過程,實質上就是正邪相爭的過程。鍼灸治病,就是在於能發揮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鍼灸起源

  鍼灸療法最早見於戰國時代問世的《黃帝內經》一書。《黃帝內經》說:“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術,其中詳細描述了九針的形制,並大量記述了鍼灸的理論與技術。兩千多年來鍼灸療法一直在中國流行,並傳播到了世界。而鍼灸的出現,則更早。

  遠古時期,人們偶然被一些尖硬物體,如石頭、荊棘等碰撞了身體表面的某個部位,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疼痛被減輕的現象。古人開始有意識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塊來刺身體的某些部位或人為地刺破身體使之出血,以減輕疼痛。人們已掌握了挖制、磨製技術,能夠製作出一些比較精緻的、適合於刺入身體以治療疾病的石器,這種石器就是最古老的醫療工具砭石。人們就用"砭石"刺入身體的某一部位治療疾病。砭石在當時還更常用於外科化膿性感染的切開排膿,所以又被稱為針石或 石。《山海經》說:"有石如玉,可以為針",是關於石針的早期記載。中國在考古中曾發現過砭石實物。可以說,砭石是後世刀針工具的基礎和前身。

  灸法產生於火的發現和使用之後。在用火的過程中,人們發現身體某部位的病痛經火的燒灼、烘烤而得以緩解或解除,繼而學會用獸皮或樹皮包裹燒熱的石塊、砂土進行區域性熱熨,逐步發展以點燃樹枝或乾草烘烤來治療疾病。經過長期的摸索,選擇了易燃而具有溫通經脈作用的艾葉作為灸治的主要材料,於體表區域性進行溫熱刺激,從而使灸法和針刺一樣,成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於艾葉具有易於燃燒、氣味芳香、資源豐富、易於加工貯藏等特點,因而後來成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漸發展為針法,“熱而熨之”漸發展為灸法,這就是鍼灸療法的前身。

  針具的“針”,繁體作“針”,字從金從鹹,“金”表示“金屬”,如金、銀、青銅等材料,“鹹”意為“酸澀”***見互動百科“鹹”字條***,“金”與“鹹”聯合起來表示:“一種產生酸澀感覺的器具”。不排除古人採用油炸過的竹針作為一次性針具的可能,這種竹針名叫“箴”,其字形中的“鹹”,依然是“酸澀”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