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填空題知識點

  地球之所以長成梨形,是由於它不僅要繞著太陽公轉,同時還要自轉,地球的表面既有陸地,又有水,為了保持內部的引力平衡,各方“爭鬥”下,就長成了這個怪模樣。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世界的海陸分佈

  1、海洋與陸地:海洋佔71%,陸地佔29%。海洋彼此相連,而陸地被海洋分割成若干塊面積廣大的大陸及許多面積較小的島嶼。

  2、七大洲:

  ⑴、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極洲、大洋洲、南美洲。

  七大洲的名稱和基本輪廓見課本P 32的圖。

  ⑵、東半球的大洲:亞、歐、非、大洋洲;西半球的大洲:南、北美洲。南極洲位於南極圈內,地跨東、西半球。

  ⑶、面積最大的大洲:亞洲。 面積最小大洲:大洋洲。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極洲。海拔最低大洲:歐洲。赤道穿過的大洲:非洲、亞洲、大洋洲、南美洲。

  ⑷、亞、歐兩洲分界線: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

  亞、非兩洲分界線:蘇伊士運河。

  南、北美洲分界線:巴拿馬運河。

  亞、北美洲分界線:白令海峽。

  3、四大洋:

        ⑴、面積最大,最深的是太平洋;面積最小,最淺的是北冰洋。

  ⑵、大西洋呈“S”形,地跨南、北半球。

  4、識記七大洲、四大洋分佈位置。

  世界的地形

  1、五種基本地形的特徵:

  山地:海拔較高大於500米,坡度較陡,地面崎嶇。如: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

  丘陵:海拔較低,相對高度小於200米,地面較崎嶇。如:中國的山東丘陵和東南丘陵。

  高原: 地面起伏較小,海拔較高,邊緣較陡峻。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巴西高原世界最大。

  平原: 地面起伏較小,海拔較低,小於200米。亞馬孫平原世界最大,東歐平原。

  盆地: 四周高,中間低。剛果盆地世界最大。

  2、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記山頂、鞍部、陡崖、山脊、山谷如下圖所示。

  注: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越陡;等高線越稀疏,表示坡越緩。

  二

  1、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上的國家分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

  1發達國家多分佈在北美洲、歐洲、大洋洲,主要有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這些國家除了澳大利亞、紐西蘭外,都分佈在北半球。

  2發展中國家以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國家為主,絕大部分是二次世界大戰後新獨立的國家,主要分佈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中國也是發展中國家。

  2、發達國家經濟發展水平高,科學技術發達,人均收入高,與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低,科學技術基礎薄弱,人均收入低。就發展中國家的內部發展來說,也不平衡-----海灣地區一些石油輸出國家如科威特和一些新興的工業化國家韓國、巴西、新加坡等屬於高收入國家,其他絕大多數屬於低收入國家如衣索比亞;而有的發展中國家在某些領域已經超過了發達國家,如印度的軟體產業、中國的航天業和核工業等。

  3、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具體表現如下:

  1發達國家生產力水平高,科技發達;發展中國家生產落後,科技水平低。

  2發達國家生活質量較高,人均收入高,教育狀態良好;發展中國家則相反。

  3發達國家經濟水平高,工農業發展水平較高,發展中國家則相反。

  4發達國家以出口工業製成品為主,發展中國家以初級產品或半成品為主。

  5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眾多,但近年來出現逆城市化現象,即人口由城市轉向農村;發展中國家農村人口眾多,城市化水平低,大量農村人口流向城市,造成嚴重的城市問題。

  4、造成發展中國家經濟落後的原因是多個方面的:首先,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歷史上曾經長期遭受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剝削和掠奪,導致經濟基礎薄弱,經濟結構單一,對發達國家依賴嚴重也是原因之一。第三,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處於不利地位,礦產品的出口價格過低。

  5、發達國家: 主要分佈在北半球北部澳大利亞、紐西蘭例外 --- 在大洋洲— “北”

  發展中國家:主要分佈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 — “南”

  “南北對話”—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在經濟、政治上的商談。

  “南南合作”— 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

  “南北之差”—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差別。

  三

  經線和經度

  1、經線:在地球儀上,連結南、北兩極並垂直於緯線的弧線。

  經線有三個特點: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長度都相等;⑶、自成半圓。

  2、經度:

  ⑴、經度的起點是0°經線,也稱“本初子午線”。0°經線以東為東經0°—180°E;以西為西經0°—180°W,所以東西經最大度數為180°。經度數從0°經線向東、向西逐漸增大。

  ⑵、180°經線:180°E和180°W是重合的經線。

  ⑶、任何一個經線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兩個半球。國際上規定20°W西經和160°E東經兩條經線組成的經線圈,作為劃分東西兩個半球的分界線。如:15°W位於東半球;165°E位於西半球。

  3、地球上10條重要的經緯線

  經線:

  1、0°經線: 也叫本初子午線。

  2、180°經線: 日期變更線 也叫日界線。東經180°經線盒西經180°經線重合。

  3、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 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緯線:

  1、0°緯線: 也就是赤道,是南北半球分界線。

  2、23°26'N :北迴歸線

  3、23°26'S : 南迴歸線

  4、66°34'N :北極圈

  5、66°34'S :南極圈

  6、90°N :北極; 90°S :南極

  低中高緯度劃分

  低緯度:0°~30°S、 0°~30°N

  中緯度:30°S ~ 60°S、 30°N~ 60°SN

  高緯度:60°S ~ 90°S、 60°N~90°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