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蛋白過敏的症狀有哪些

  生活中一些小寶寶還可能對牛奶產生過敏的情況,那麼牛奶蛋白過敏是怎麼回事呢?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

  牛奶蛋白過敏,是兒童常見的食物過敏問題,也是嬰兒最早出現的過敏問題,據有報道,牛奶蛋白過敏在嬰幼兒中的發生率為0.3~7.5%。

  由於牛奶蛋白過敏的嬰兒在臨床上的表現輕重不一,形式多樣,有些還不是非常典型,因此往往容易造成誤診。牛奶蛋白過敏除了可出現過敏性患兒常有的表現,如臉面部、四肢、軀幹、臀部等部位的溼疹、蕁麻疹,反覆出現鼻癢、噴嚏、流涕等類似感冒的症狀之外,它還可表現出消化道的症狀,這是因為幼兒由於消化道屏障功能尚未成熟,對外來抗原的處理能力有限,再加上小嬰兒腸道的正常菌群也還未建立,當外來的抗原破壞了自身的穩定時,就有可能會刺激胃腸粘膜而形成免疫炎症反應,進而出現相應的胃腸道症狀,如嘔吐、腹脹、腹瀉、便祕等。這種過敏反應多在進食後數天或數月後開始出現。如果給這些孩子做胃鏡檢查,可發現胃粘膜的一些糜爛等改變或十二指腸粘膜的增生。但在臨床中這種以嘔吐為主要症狀的牛奶蛋白過敏患者卻常被誤以為是胃炎、胃食道返流或消化道出血等其他疾病,結果在給予這方面的對症治療後病情雖然會稍微有所緩解,但繼續進食這種配方奶粉時,這種情況還是會反覆出現。

  由於新生兒正處於生長髮育的第一個高峰期,牛奶蛋白原本正是保證他們生長髮育所必需的重要來源,但卻因為機體對攝入的蛋白產生了抗原抗體反應而使得這些食物攝入後出現反覆嘔吐或腹瀉等,最終導致這些營養物質無法被真正吸收。如果這種牛奶蛋白過敏的症狀無法得到及時的糾正,不僅會造成病情遷延不愈,而且還可能會造成患兒營養不良,影響孩子的正常生長髮育,再嚴重一點的甚至還會引起過敏性休克。

  因此,對這種牛奶蛋白過敏的小嬰兒來說,及早診斷、及早干預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來說。如果遇到人工餵養或混合餵養的小嬰兒出現有反覆的嘔吐、腹瀉、便祕等消化道症狀,並伴有生長髮育遲緩,反覆溼疹等表現時,應警惕是牛奶蛋白過敏,及早給予飲食干預。對於有牛奶蛋白過敏的小兒,如果是人工餵養的,需暫停現用的配方奶粉,試改用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媽媽則需嚴格迴避牛奶或奶製品等致敏食物,但不需要停止母乳餵養。待這些牛奶蛋白過敏的小兒長到6個月開始新增輔食後,也要注意,儘量遵循逐一新增、由少到多、由一種到多種的原則,以發現並避免其他可疑的過敏食物。

  寶寶的體質較為敏感,很容易出現過敏的情況,牛奶過敏就是最常見的一種食物過敏,以上為大家介紹有關寶寶牛奶過敏的護理常識,希望給家長們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