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寫父親的自行車的作文

  父親的單車見證了父親與母親不曾轟轟烈烈卻恩愛相守的愛情,也見證了我們家其樂融融的親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大家閱讀。

  篇1

  在樓下的一棵大樹下,停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車把上鏽跡斑斑,車座也裹上了七八層黃膠布,騎上車子便會發出“咯吱”的怪聲,可父親到現在還一直用著呢?

  記得四年前,父親就是用這輛自行車天天送我上學的。我仍清晰的記得那個清晨——

  父親像往常一樣推著咯吱響的破車,車簍裡放著我的書包,帶著我,把我送到路口就回頭。那時,父親只是呆呆的看著我背上書包,一言不發、毫無表情地把自行車調個頭推回去。看著別的孩子,家長送到門口都會關切的韶上幾句,我只能投去羨慕的眼光。我當時真是一肚子的怨,卻又說不出口,只好也用“一言不發”這種方式來對待。我低著頭、悶悶地走在校中路上,忽然想起昨天老師佈置每一個同學帶抹布的事,我神經質似的回頭,在尋找父親的身影。就在那回望的一瞬間,我看到了:父親在那個拐角慢慢停下了自行車,緩緩地轉過身來,出神的向我這兒投來關切的目光,注視良久……那一雙充滿了多少愛與牽掛的眼睛啊!直映入我的眼簾,我怔住了。此時此刻,四隻眼睛、四條視線,還有那兩顆火熱的心,竟在某一個地點、某一時刻發生了碰撞,並且緊緊地想擁在一起。那是多麼神聖的擁抱!就在此刻,兩顆心彼此讀懂了……

  記得還有一個下雨的清晨,父親照例騎著那個破爛自行車送我上學。那雨啊砸在地上都是一圈水花。怎奈只有一把可憐的小傘,父親說:“你打著吧,我的衣服是防潮的。”我就這樣打到了學校門口,我輕輕的把傘遞給爸爸。爸爸說:“走到教室還有一段路,別淋溼了受涼。我有這防潮衣,沒事的。“說完,便坐上那用黃布膠裹著的自行車座墊,悠悠地、漸漸地,遠去了……他那衣服哪是防潮的啊!望著那遠去的背影,夾著幾根銀絲的頭髮已被灌溼,就像上了啫喱水。那衣服啊溼的緊緊地裹住他那瘦弱的身軀,褲腳蹭在暴露的鏈條與齒輪上,活上了油,黑黑的。那輛自行車“咯吱咯吱”地響,那聲音遠遠地飄著,飄著,從嘈雜的雨聲中偷偷地溜出來,陣陣闖進我的耳朵。我心頭翻滾著巨浪,雪白的浪花淹沒了前進的帆。

  我又一次讀懂了父親。

  父親啊,您在我心中永遠是山,是海,是藍天!***

  篇2

  父親喜歡車子,車子是父親的朋友。車子的變遷.確能反映父親生活的歷程,甚至國家的發展變化。

  父親1983年參加工作,那時,雖然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已經開過,改革開放的大幕已經拉開,東方睡獅已漸甦醒,中國邁開了前進的步伐,但是,積貧積弱的局面,還沒有改變。父親的工資也只有46元,每月被扣除15元伙食費之後,也就只剩下31元了。為了補貼家用,父親在總工會的職工學校裡謀得業餘教師的職位。每次上課來回要走十里路.買輛自行車就顯得十分必要了,那時買一輛自行車得150多元,也就是父親積攢半年的工資才能實現這個理想。父親性子急,半年是斷然不能等的,就“寅吃卯糧”吧,於是,他分別從三個同事那裡借了點錢,大家給湊了150多元。父親喜滋滋地去百貨公司,人家卻冷冷地跟他要“車票”,沒辦法,父親只得“望車興嘆”了。過些日子,父親學校的一位老先生通過學生家長弄了一張“車票”,買了一輛嶄新的飛鴿牌自行車,從此成為父親的朋友,與父親一起穿梭於熱鬧的街市,來往於單位和職工學校之間,方便了出行,還解決了一些經濟困難。

  十多年過去了,父親的車子漸漸地老了,全身沒有了光澤,附加的零部件也都脫落了,車鈴也鏽跡斑斑,消失了先前那令人心醉的響聲,屬於它的光鮮時代已經悄然逝去。每每和父親一同出去,它大有自慚形穢的樣子,甚至有時鬧起情緒來,不願伴父親出門,不是鬆動鏈條,就是不鼓“勇氣”。父親想,它大概是不想見到那些“風馳電掣”般的電動車、摩托車吧。這時父親每月的收入也有兩三千元了,學校也發展了,將高三年級從擁擠的城內搬到開闊的郊野,家住老校區,來往上班也有二十里路,每天來往數次,也太累那隻老“飛鴿”了。於是,父親就花一個月的工資,買了一輛當時還很流行的重慶嘉陵摩托車,從此,老“飛鴿”就光榮退休了,那是2000年的春天。

  “重慶嘉陵”載著父親,風裡來雨裡去,或低速慢行在通向送兒女上學的文昌路邊,或高速飛奔在通往新校區的謝安路上。隨著車速加快,收入也在不斷提高,除工資外,每月的獎金也有1000多元。

  父親經常寫稿,稿費也常常寄來,父親的日子在嘉陵的車輪上轉動,忙碌,充實,愉快……如今,學校的停車場上已經排滿了大眾朗逸、一汽速騰、通用別克“….這輛嘉陵,也開始與父親“鬧意見”了,特別是天冷了,任父親腳蹬得生疼,它就硬是不起火……這時,父親就會埋怨它,“這性子,怎能追得上中國崛起的腳步!”最近,昕父親對著“罷工”的嘉陵笑著說:“要是你再不思進取的話,我就要移情‘速騰’,追求中國速度嘍!”

  篇3

  父親的自行車太舊了,因而它常常“生病”,不是爆胎就是腳踏壞了,這時就要請街邊的修車師傅“對症下藥”,有時口袋裡沒有錢,不能及時修理,沒少挨父親指責,麵皮一厚也就挺過去了。

  那時家鄉的小公路都是泥土路,天空下雨路就爛了。父親愛惜自行車,每當下雨就不允許我騎車出去。年青氣盛虛榮心很強的我,總是不愛聽父親的話,把車騎出去,弄得車輪子車架子沾滿厚厚的泥漿才回來。父親知道後當然生氣,他罵了我幾句,就去拿一張破布細心擦去車上的泥漿,父親低頭專注抹車,他有點花白的頭髮映入我的眼簾,我為之後悔和羞愧!父親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他把自行車當成了寶貝,為了養家,他經常要把家裡自種的蔬菜用自行車運到鎮裡去賣,為了多掙幾個錢,他甚至推著自行車去山裡運輸製造陶瓷的高嶺土。父親騎著自行車大汗淋漓運輸貨物的辛苦情形,不止一次令我眼睛溼潤了。

  後來因為一個機會,我又重返學校讀高中。上學那天,是父親用自行車將我和我的行李送到了學校的。盛暑的天氣,公路熱氣蒸騰,像一個燒紅的大鍋。父親頭戴竹笠,吃力地踩著自行車,他那古銅色的臉上爬滿了汗滴,在一條陡峭的山路上,我迅速從後座上跳了下來,幫助父親推著自行車上坡。我發現,父親的白襯衫被汗水打溼了,緊貼著他結實的肌肉。父親一生吃苦耐勞,他無私的父愛令我深深感動。我暗下決心,要好好讀書,將來報答父親的養育之恩。

  自行車是父親沒法離開的夥伴,我又是在鄰鎮的中學住宿,所以我不願借用父親的自行車,每次週末回家或回校上學,我寧願自己走十幾裡山路回來。有時父親要把自行車借給我,我也不敢要。直到我上高二第一學期,父親用八十塊錢買了一輛半舊五羊自行車,我才有機會長期騎著“海鷗”上學。

  有了經常陪伴自己的“海鷗”,我上學自然方便多了,可是放寒假的時候,有次差點讓“海鷗”要了我的小命。當時我的叔叔在建饒某陶瓷廠做師傅,我請叔叔帶我去做短期工,叔叔不肯,說我吃不了那個苦,後來經不住我的再三懇求,只好同意了。我做了十幾天短工,看看春節近了,便結了工錢回家。建饒嶺山高路陡,下坡的時候自行車制動失靈,車子飛也似的向山下衝去,我使盡力氣捏緊手剎也沒法讓車子速度慢下來,幸虧路上沒有別的車輛和行人,要不後果不堪設想!我聽人說過,踩住剎車線可能有效,於是,我踩了一下剎車線,只聽的“砰”的一聲剎車線斷了,速度慢了下來。我當機立斷,扭轉車把撞向山坡,車子重重摔倒在地,當然我的小命撿回來了,只摔破了兩重衣褲,擦傷了一層面板!

  推著自行車下了山坡,回頭仰望高高的建饒嶺,依然心有餘悸。

  回到家中,父親看到我的狼狽狀嚇了一跳,他說“海鷗”老了,以後不要踩了,要用自行車,就用他的“五羊”吧。此時,母親正在病中,家庭經濟十分困難,生活的壓力,營養不足,把父親硬朗的身體累壞了,他的背看起來有些微駝。我把打工賺來的七塊錢交給父親,父親伸出粗糙的大手緊緊捏住紙幣,眼裡閃著晶瑩的淚光。

  半年之後,我高中畢業。不多久遠離故鄉,也遠離了父親和老邁的“海鷗”牌自行車。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