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小論文優秀範文

  初中政治教育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德育的主體構成要素,對於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養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正確認識小學思想品德教學的重要性

  摘要:在青少年犯罪率顯著上升的今天,我們必須要認識到,不良事件絕不是個例,這已經成為中國青少年人生觀、價值觀產生重大偏差的一個縮影。從源頭上認識並解決問題,讓少年兒童在成長階段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和家長當前急需完成的工作。

  關鍵詞:小學思想品德 人生觀 價值觀

  一、應試教育與思想品德

  我國教育事業在改革開放以後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素質教育已經在全國範圍內普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對少年兒童教育的基本要求,但實際教育現狀卻讓人感到擔憂。急功近利的心態和各地方教育系統以成績為學生優劣評判的唯一標準讓素質教育成為了一句空談。主副課之分讓孩子們從小就產生了如思想品德、美術、自然、音樂等課程並不重要的意識,這給以上課程教學工作從開展伊始就設定了非常大的阻礙。而更為嚴重的是,在當前實際以應試教育為主體的大環境下,我們學生的家長、老師都形成了主課成績決定一切的思維定式。這也就不難看出孩子長大以後出現思想道德問題、生活自理能力差等原因究竟是什麼。

  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是一個多要素的綜合系統。它是在孩子的各個成長階段裡,逐步培養學生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的過程。通俗來講,即引導教育孩子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人。孩子的成長儘管受到家庭、學校、社會等大環境的綜合影響,思想品德教育不可能擔負起全部孩子正確道德觀念形成的任務,但依舊是孩子成長中必不可少的道德灌輸過程。我們需要反思當今社會道德缺失問題已經蔓延到青少年群體的原因。更要反思的是,作為青少年思想道德啟蒙的重要課程,思想品德教學在當前應試教育環境中存在的缺失和教學誤區。

  二、思想品德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誤區探討

  根據實地調研,筆者發現,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無論是教學內容、方法以及效果均存在諸多問題。很多地方的教育過程可以簡述為: 設定一個很高的道德標準,不區分課本中所呈現的道德榜樣的環境與受教學生群體所處的實際環境,以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向學生強行灌輸枯燥的純理論,不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和興趣培養。這種並不貼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和呆板的教學方法,是教學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

  而教學誤區方面,筆者認為教學態度是關鍵。思想品德成為小學教育課程中的“雞肋”是不爭的事實。學校與家長均把孩子成長中最為重要的道德觀念灌輸工作推給對方,而很多孩子就處於了道德教育的中間真空地帶。在這樣的前提下,家庭教育的缺失與學校思品教育不重要的誤區,逐步導致孩子整體世界觀的養成出現了偏差。

  三、改變目前思想品德教學困境的相關建議

  首先,思想品德課程並不重要的心態必須加以改變。從學校到家長都必須意識到,孩子成長過程中,比成績更加重要的是給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工作者應該具有擔負引導孩子成為合格社會人的責任感。思想品德教學效果差應該引起每個教師的反思,為什麼孩子對思想品德課不感興趣? 是因為課程本身枯燥還是因為自身教學態度問題導致教學質量低劣?

  其次,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同樣需要加以改變。教學內容上,各地教育部門應根據本地區實際,制訂符合該地區學生所處實際環境的教材。反對設定極高道德標準和完美人性案例,課本中所用案例應是能夠對學生產生實際影響的貼近生活的小事。當然,這項工作在短期內完成的難度相對較大,但希望相關教育部門能夠對思想品德教學目前存在的教學困境引起足夠重視,並在調研後作出應有的改變。

  而在實際教學當中,方法運用則顯得更為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負責任的態度摒棄原來照本宣科、強行灌輸的教學理念。在現有教學大綱內,學會內容衍伸。例如,五年級上《誠信是金》一課,課本內容較為抽象地闡述了誠信的概念,並且以反面案例說明誠信的重要性。如教師不通過內容衍伸,通過更具象及正面的事例說明什麼是真正的誠信,相信學生很難正確理解“誠信”

  的含義。筆者發現,我們的思品教案中所呈現的內容呈現出設定高道德標準和只在理論上貼合現實的案例。而實際情況是,這些案例與大量的農村地區、西部地區的學生所處環境完全不同。因為教師所處環境與學生一致,所以教師需要通過以貼合當地實際情況的案例說明每節課程所要闡述的中心思想,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通過結合當前環境和自身經歷,對大綱內容進行再加工,以更為易懂的內容引導學生更好理解抽象的概念。以下例舉一些可行方法以供參考:

  1. 互動式教學,將課堂變為話劇、小品的舞臺,以大綱內容為基礎。

  2. 結合衍生內容,通過引導學生排練、表演話劇,活躍課堂氣氛、引起學生興趣的同時,使抽象的知識具象化,在學生的親身體會中達到教學目的。需注意課堂秩序的保持和學生的參與度。

  3. 開放式教學。社會是學生最好的課堂。通過走出校門,讓學生以觀察者、監督者、義工等的身份親身感受思想品德各節內容在實際社會中的體現。教師在保障學生安全的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形成對事物正確的是非觀和基本判斷能力。

  4. 多媒體教學。教師自身應適應新媒體形勢下的教學方法創新。通過利用視訊、課件、網路分享等方法,將更多富含教學意義的案例和知識傳授給學生。該方法需要教師根據教學方案提前制定,教學內容應有明確的針對性。

  以上方法的目的是通過改變現有教學環境以引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最終引導孩子們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教學方法的改變相對容易,但這需要學校和家長雙方都能夠從根本上意識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認可思想品德課程新的教學方法。相信在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關注下,構建和諧的道德氛圍,這將利於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而我們必須從根本上正確認識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並迅速做出相關改變,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目前所出現的青少年道德問題。

  篇2

  建立生態校園計劃

  一、建立目的

  生活在芳香四溢、環境宜人的校園是學生們所向往的,因為在這裡可以享受綠,感受美,不僅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激情,並能夠真正實現學校所提出的建設人文情懷的新校園的設想,為此,在這學期裡我們打算建立生態校園,注重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人文情懷。

  二、建立專案:

  1、種植一盆植物,豐富班級生態園地。

  2、飼養一種動物,撰寫全程觀察日記。

  三、建立方法:

  1、蒐集資訊方式。***諮詢、查閱資料、上網瀏覽***

  2、嘗試實踐。***動手養植、在家飼養一種小動物,在學校養護一盆植物***

  3、記錄過程方式。***攝像、寫生、日記、標本***

  4、評比交流展示方式。***展覽會、經驗交流會、星級生態園地評比***

  5、建立園地:

  在學校,充分利用校園花壇,將花壇安排到班,每班負責一個,並給生態園地取名。在家裡,飼養一種小動物,並全程觀察。

  四、具體工作安排:

  第一週:學校大隊部構思並撰寫建立計劃

  第二週:將學校計劃與班主任交流,各班制定建立生態園地計劃。

  第三週:各班給生態園地整理,開始給園地除草並實施建立計劃,學生開始帶盆花到學校,開始在家養小動物。

  第四周:全校生態園地評星級***每月一次***

  第五週—-第十八週:園地中期護理,並開始記錄過程。

  第六週:動物展覽。

  第十二週:“我眼中的綠色家園“繪畫大比拼、展示。

  第十三週:各班給綠色家園進行解說,即“我是小小解說員“活動。

  第十四周:動物展覽

  第十五週:飼養動物的全程觀察日記評選。

  第十六週:有關資料的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