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師黨課學習心得

  《黨課》是由中共天津市委支部生活社主辦的黨員教育類期刊,天津市一級期刊,創刊於1993年,是中國最早為基層提供黨課教材的專業讀物,大學教師黨課學習也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帶來的體會,歡迎欣賞。

  一:

  通過學習,我深深地感到作為一名老黨員,更應該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在各項工作和活動中起著先鋒模範的帶頭骨幹作用,開拓進取、與時俱進、忘我工作,做黨員的先進、群眾的表率。

  一、要始終牢記我是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因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作為新時期的黨員更應該繼往開來,走進新世紀。

  二、牢記黨的宗旨,辦好人民滿意教育。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必須著眼於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準確把握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基本要求,作為教育戰線的一名教師黨員,就是要“當人民滿意的教師”,就應該把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責任感化為立足教育教學崗位、爭創一流、自覺奉獻的實際行動。

  教育是實現我國現代化的關鍵所在,教育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極為重要的基礎工程,辦教育就是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就是要為我們的現代化、為我們的各項建設做貢獻。“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是對教師師德的最好寫照,堅持拒腐防變,始終保持清正廉潔,要用自己的信念,理想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感染,成為學生思想的導師,行為的指引作為黨員教師應該強化服務意識,在工作中努力為學生髮展服務,為家庭服務,為社會服務;要有奉獻精神,在工作中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標。

  總之,作為教師,作為黨員,我們心中得時時刻刻秉承“全心全意為教育服務”、“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宗旨,做一名稱職的黨員教師!

  二:

  非常有幸能夠參加黨校的培訓。在一個月的培訓學習時光裡,我感到受益匪淺,終身難忘。現就這次培訓的總體感受總結如下:

  首先是黨校學習組織嚴密保障有力。這次研修,黨校領導高度重視,細緻入微地安排部署,組織周全,內容豐富,形式生動多樣。學習內容較多,既有黨性修養方面的,又有業務能力方面的,室內課程講授、現場參觀體驗等都安排的井然有序,就連輾轉學習地點的途中,也有即興講解和情景互動,充分利用有限的學習時間,最大限度調動起我的學習積極性,也加強了我的組織紀律觀念,更加嚴格自律。

  其次是教學內容豐富,形式活潑。打破了常規以報告為主的學習形式,安排了現場教學、體驗式教學、宣誓、革命晚會、激情教學等多樣的培訓形式,極大地增強了學習效果。比如黨校每次課前的紅歌演唱,在井岡山上的紅歌比拼等,令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全身心地投入到紅歌的意境中,以至於接下來的學習參觀中一直哼著革命小調。尤其在井岡山的體驗教學活動,井岡山精神宣講,烈士墓前宣誓,參觀老一輩革命家舊居,聽取革命後代報告等內容多樣。老師和前輩們以極富感染力的語言魅力、感人的革命故事、逼真的多媒體場景,觸動著每個人的靈魂。在重走挑糧小道中體驗革命艱辛,在莊嚴的宣誓中重塑理想信念,經過培訓,我對中國共產黨黨史、軍史、國史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第三,經過培訓我思考收穫了很多。作為一名高校老師,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我們的依靠。身體缺鈣,容易腿腳抽筋、四肢乏力,這是生活常識。如果精神缺鈣,人就會迷失方向,遲早會垮塌下來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在高校裡面,教師隊伍精神上缺不缺鈣、骨頭硬朗不硬朗,直接關係著工作的狀態、思路、力度、創新度。反觀現實,現在即使在高校象牙塔裡的部分教師也變得太現實、太功利,在他們眼裡,自己的進步是重要的,事業的發展是次要的;自己的享受永無止境,學生的成長成才漠不關心;自己的一絲付出看得比天還大,組織的任何獎勵都是天經地義。只講金錢不講信仰,只要“實惠”不要“主義”,精神上的“鈣”一點一點在流失。所以,要做好工作第一位的任務就是堅定理想信念。高校教師是黨的理論的踐行者和傳播者,如果理想信念出了偏差,個人行為失徳失範,就是歪嘴和尚唸錯了經,會對大批學生的三觀產生不可逆轉的消極影響。因此要不斷加強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領會,加深對我們所從事的偉大事業的認知,堅定自己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

  最後,經過培訓,我領悟到在教學、教育中,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展現優秀的師風師德。教師所從事的職業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業,因此,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更為重要。而教師道德是教師的靈魂,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師魂”。一切師德要求都基於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作為教師必須對學生充滿愛。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林崇德教授曾說過,“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聖潔的愛是教師教書育人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真實感情,就會“親其師、敬其師”,從而“信其道”,從而達到真正教育的目的。在工作過程中我也曾經感嘆,為什麼有些學生不能體會出我對他的愛呢,有時反而對我的愛充滿警惕和不屑。通過學習我真正的認識到,原來我的感情還是沒有到位,甚至有點急於求成,其實愛貫穿在我平時的一點一滴,一言一行,相信學生一定會領會到的,無私的、不求回報的對學生的愛,最終得到學生由衷的尊敬。 同時,對自己的學科具有的豐富的知識、精通的業務、嚴謹的治學、創新的教學,也是師德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具備堅實的基礎知識、精深的專業知識和較高的學術水平,能使學生產生一種信賴感,進而轉化為一種很強的人格力量,去激勵、鞭策學生。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向優秀教師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準。

  三:

  為適應班主任教師對新時代教育理論的要求,我校政教處和團委組織了校本全員班主任教師的理論知識學習,這次班主任教師培訓的內容十分豐富,理論上包括對教學規章制度、教學常規、師德、語言的規範與標準的常識和特點等諸多方面的系統學習,通過認真的培訓和自己的學習,使我獲得了很大的收穫,現將自己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以身作則,為人為表

  俗語說“打鐵全憑自身硬”。要做好班級各項工作必須加強自身建設,班主任的自身建設的關鍵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質,樹立班主任的權威。這種權威123不同於上下級之間形成的行政權力,而是班主任知識豐富、能力超眾、人格高尚而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的使人敬服的聲譽和威望,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無形資本。

  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直接對123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強調身教勝於言教,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範性,在無形之中為學生樹立榜樣。尤其是班主任,他的世界觀、他的品德、他的行為、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全體學生。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教師把學生造成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你希望你的學生成為積極向上、勇於創新、不怕困難、對人以誠相待、有同情心和責任感、盡力做好任何事情,有一定心理承受力的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而你首先要一視同仁,嚴格要求。師愛是最神聖的,其神聖之處在於它有很強的原則性和崇高的使命感。正如馬卡連柯所說;“如果沒有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教育。”教師要做到愛而有度,嚴而有格。

  二、正確評價,鼓勵學生

  教師經常要對學生的工作進行評價,123教師的評價要公正,只有公正地評價每一個學生,才能使學生信服,從而激發起奮發向上的願望。因此,我在教育中力求公正的評價每一位學生,對成績好的學生不護短,對學習差的學生不歧視,注意發現優生的不足,防微杜漸;善於發現差生的閃光點,並使之發揚光大。

  三、注重原則,教育學生

  紀律上要注重“先專政後民主",一個班級必須要有鐵的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凡是違反紀律的學生一定要受到紀律處分,而且班主任主任一定要堅守自己的原則,一但有一次你沒有遵守你自己的原則,那麼你將變成一個沒有原則的人。在你處理違紀的過程中,必然會有少數學生對於處理不滿意,那麼班主任的在這個時候應該馬上進行疏導工作,這就是“法”和“情”的關係,法律不外乎人情,我們先講法律再講人情,這是班主任123的工作原則。

  在社會急劇變革的今天,面對紛繁的世界,多種思想文化的激盪,新舊價值觀念的衝突,激烈的競爭,以及拜金主義的侵蝕,班主任的工作是任重而道遠的,在這種環境下,熱愛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合應是教育的基本準則,讓學生體會什麼是真誠的愛,用實際行動去愛。

  四、提高認識,更新觀念。

  新課程改革是一項系統、複雜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關注和支援。我總是認為新課標實施起來有四、些困難,班主任工作也相應的有所難度,畢竟各地條件不一樣,有些家長望子成龍的急功近利觀念太強,他們傾向於應試教育,認為兒女只要考取大學就萬事大吉。但我聽了各位教授的課後才知道任何改革在其初期都會產生陣痛,只要是對人民、對祖國有利的事我們就要義無反顧地堅持並將它做好。我們人民教師面對的不僅僅是學生,而且還有生我養我的祖國。如果不搞好課改又怎麼會培育得出高質量的創造性人才呢?只有實施課程改革,才能培育學生創造力、才能夠更好的適應青田的實際教育。這樣就要更加註重班主任工作,做好各個學科之間的溝通,123讓學生全面發展。

  五、提高素質,增強能力。

  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必須具備一桶水。他們用淵博的科學文化知識旁徵博引給學員們講述深奧的理論知識,講得通俗易懂,讓我們深受啟發。我們面對的是一群對知識充滿渴求的孩子,將他們教育好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這就要求我們加強"教育藝術"的學習,加強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

  例如學習"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對學生進行教育"、"新課程理念下課堂評價策略"等。我們只有不斷的加強學習,不斷加強修養才能勝任教育這項工作。

  六、推動課改,做實踐者。

  課程改革現在雖然還處於探索階段,許多未知的領域需廣大教師去進行認真摸索和總結。經過這一次的培訓,認識到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觀者,而應去推動它朝正確方向發展,做一個課改的積極實施者。我想只有經過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新課程改革就會遍地生根、遍地開花、遍地結果。這樣中華民族將會是一個富有創新能力的民族,並會永葆青春、永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自覺努力參加每週政治學習,熱愛自己的學校,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落實《教師法》的 要求。自覺執行我校教學常規要求,履行各項工作職責,按時到校,準時上下課,不歧視、挖苦、諷刺後進生或殘疾生,更不能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要有誨人不倦的精神,要努力成為學生最親近的人,最知心的朋友,也就是要做到把全部熱情溫暖同學的心,盡最大努力蹲下來與學生相處,在師生間形成潛移默化的共鳴。要有為辦好學校,教好學生而團結協助、互相學習、互相尊重,共同探索的胸襟,要維護其他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切忌在學生面前數落其他教師的是非,也不能在背後對其他教師論長評短,也就是不利團結的話不說,不利團結的事不做。

  七、注意語言藝術,和學生多交流溝通

  在教學中,聲情並茂的語言能緊扣學生的心絃,激發學生的興趣。而恰當的運用語言空白藝術,及時給學生留下自覺思維,自覺內化的機會,則會取得“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空白設定是課堂教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必須圍繞教育教學的目標,服務於課堂教學的思想和內容。因而應根據教學的內容和當時的教學實際情景的需要,配合有聲語言相機而用。故弄玄虛,有百害而無一益。講究適度。難度要適中,具備一定的啟發性和思考量。過難,學生無從下手,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過易,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同一方面的內容,可以多層次、多角度設定空白,知識間的梯度要適當。同時要注意一堂課空白的頻度。如果空白過多,則顯得過於空虛,學生會感到茫然無獲。空白只是教師語言的停頓,並不是思維過程的中斷。設定空白就是給學生提供思維的材料和動力,以燃起學生探求的火花,引導學生主動求知,獲得反饋資訊後,糾正學生的思路。

  因而空白設定必須遵從探索性的原則。因此設定空白應選擇學生感興趣,最關注的,同時又寓意深刻,耐人尋味或與學生已有認知相矛盾的素材“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的警語,嚴格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以一個積極的心態投入到教育事業中,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優秀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