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關注生命、珍惜生命、實現生命的價值,是當今社會所關注的永恆課題,同樣也是教育理想的價值訴求。接下來就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去看一下關於吧。

  篇1

  最近學習了關於生命教育,讓我深切感受到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轉變和不同,感悟了教育的智慧之魅,領略了教育的真情之美。

  1、進行生命教育,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生命教育強呼叫生命去溫暖生命,用生命去呵護生命,用生命去撞擊生命,用生命去滋潤生命,用生命去燦爛生命。

  作為學校教育,我們每天所面對的是一群群鮮活的生命體,是一個個對世界充滿新奇感的心靈世界。我們有責任,也有理由把人性最善良、最美好、最純真的東西植入孩子的心田,讓孩子在漸漸成長的過程中凝聚“人情味”,富有同情心和正義感,培植他們的生命情懷。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於:捍衛生命的尊嚴,激發生命的潛能,提升生命的品質,實現生命的價值。“關注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欣賞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構成生命教育的目標。

  那麼,如何在我們的教育中進行生命教育,讓學生在課堂中、在校園中激昂起生命的歡歌呢?

  首先,我想應讓我們的孩子能夠主動地、快樂地生活。讓他們在我們教育中,受到尊重,得到關懷。所有的學生,教師都要一視同仁,永不言棄。讓他們平等地、自由地生活、學習,沒有強制、沒有苛嚴,也沒有功利,更沒有壓抑。崇尚興趣,熱衷讀書,關注生活。

  其次,應該讓學生理智地生活。兒童激情有餘,而理智不足,容易衝動,我想通過我們教育,要讓孩子能夠正確面對生活,面對挫折,學會合理的期待,學會有責任感的生活。

  再次,要讓學生有創意地生活。我們要為孩子們創設不同的情境,不同的體驗場所,讓孩子們不斷地去改變、去嘗試、去思考。要讓他們有一種不滿足於現狀的感想,總是試圖去改變單調重複的生活,在尋求改變中體味生活的樂趣,從而提升自身的生命質量。

  教育的主陣地是課堂,我們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就要讓我們的課堂播撒幸福的陽光,釋放生命的燦爛,洋溢著生命的溫暖。洋溢著生命溫暖的課堂,是讓快樂主宰的課堂,是開放的課堂,是充滿理智挑戰的課堂,是飄揚著“人”的旗幟的課堂。生命教育儘管不能解決教育的所有問題,但它能大踏步的提升教育的品質,它帶給人們的是陽光般的心態,讓整個教育世界充滿溫情和仁愛,充滿信任和希望,生命教育是一門新課程也是一個新課題,我們教師都要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通過生命教育,讓學校變得更有吸引力,讓教師變得更富魅力,讓學生變得更具活力,讓幸福從此溢滿心房。

  2、用思想提升教育品質,成為有思想的教師。

  思想是一個人的生命,教育需要思想,需要有思想的學者,需要有思想的校長,更需要成千上萬有思想的教師。我們要用高尚、豐富、獨到、深刻的思想與學生相互碰撞,提升教育的品質。

  有思想的教師,才能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會對學生的心靈豐滿和精神充實有一種自覺而又自然的引領。許多的教師對教學的一些實際操作方法很感興趣,比如選擇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怎樣對學生進行課堂評價,怎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等等,而這些操作方法的背後一定有一套關於“良好教育”和“有效教學”的思想。

  讓我們努力成為一名有思想的好教師,運用教師的智慧去啟發和引導孩子,讓他們永遠充滿希望和自信。讓教育充滿思想,讓思想充滿智慧,讓生活充滿人性的光輝,讓我們的心靈盪漾在博大、深邃、光明、溫暖的思想之中,讓我們的思想照亮前行的路。

  3、教師的專業成長與幸福人生相互促進。

  一個生活幸福的教師會更有可能重視專業成長,也會有更充沛的精力和更積極的心態去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同樣,一個專業素養較高的教師工作起來才會遊刃有餘,左右逢源,出色的工作更容易獲得領導的賞識、同行的尊重、學生的愛戴和家長的信任,自己就會感到滿足與幸福。

  讓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提高專業素養,用良好的師德和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營造自己的幸福人生。

  篇2

  前些天,在學校的校園網上看到一篇關於《走進生命教育》的文章。寫的真好!今天,我們又在多媒體教室觀有關生命教育的視訊,視訊中提到的關於生命教育的一些案例再一次觸動了我的心靈。

  生命教育 正受廣泛關注

  在物質財富充裕的今天,很多學生難受挫折,難堪重負,不能正確對待人生。有些學生在困難面前顯得十分脆弱,以至於漠視生命,甚至放棄生命。青少年處在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時期,思想狀況極不穩定。

  正如江西師範大學鄭曉江教授在關於青少年生命意識教育的演講時說道:“現在的孩子不怕死,是因為不知道生命的可貴。他們對生命存在的價值沒有知覺。”

  有專家曾對北京一所學校五年級三個班的學生進行了一個問卷調查,其中一個題目是“生命只有一次,你怎樣看待?”103名學生,其中69名學生認可這種說法;其中15名學生認為生命並不是一次,現在醫學非常發達,醫生有本事把死亡的人救回來;還有17名學生認為人的生命不是隻有一次,和遊戲機裡的人是一樣的,人的命可以再續的;還有2名學生認為,人死了並不是真的死了,而是昇天成為仙人了。看到這樣的調查,唯一的感覺是震撼,接著的感覺是害怕,從心底感到的“恐懼”。

  災區孩子 更需情感教育

  5.12地震,讓大多數中國人對生命有了敬畏。災區的孩子們在經歷這樣的大災難之後,一方面,會更懂得生命的可貴,更加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也會更加尊重生命、學會感恩。而一方面,失去親人對他們也造成了心靈上的創傷,地震的恐懼也常常令他們感到不安。

  震後學生存在很多心理問題,如焦慮、恐慌、不信任、學習時精力分散等,嚴重的還會出現心理疾病。災難過後,原本激發抗逆力的危險因素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危險因素,如喪失感、對未來的不確定、內疚感等。

  另外,隨著城市化程序的加速,越來越多的留守兒童得不到家庭的教育和關懷,也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如沒有自信、較少感受來自家庭的愛、對社會和群體比較冷漠,而災區更是留守兒童的集中地。

  從種種社會因素、學生情況看,生命教育應當成為青少年的人生必修課。通過道德教育與生活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加強體驗式學習,引導孩子接納生活、品味生活,感知生命的複雜性、偶然性和神祕性,培養孩子對於生命的莊嚴感、神祕感與敬畏感,更好地認識自己,認識社會,具備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綜合素質,去適應社會的發展,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巨大力量。

  生命教育告訴我們的是,生命具有“生活性”,也有“道德性”。所謂“生活性”,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生活總是和生活的感受相關聯的”。而“道德性”在於關注自己的同時,也要關注別人。通過生命教育,讓學生在知識、技能、情感及意志方面得到全方位的體驗,培育他們的優秀品格和美好心靈,與他們一起探索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經過培訓我深切的感受到,通過生命教育課程的學習,讓自己收穫了更豐富的情感體驗知識和方法,將有助於幫助和影響學生打造健全完善的人格,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而且以前總認為自身資源匱乏,缺少對孩子心理教育的工具,但是經過培訓老師講解才發現,原來教育的素材真是取之不盡,體驗式的教育方式既簡單又容易接受,通過引導,讓學生去感受生活,熱愛生命就是對他們最好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