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蚌的清洗技巧與選購方法

  河蚌能夠發揮其中的美味莫過於煮上一碗鮮甜的好喝的清湯,那麼這時你知道應該要怎麼去清洗河蚌才好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河蚌的清洗技巧,希望能幫到你。

  河蚌的清洗技巧

  第一步:清水養。

  河蚌買回家以後,不要急於烹調,而是要放在清水裡,並在水裡放點鹽,這樣養大約兩至三天,待其吐盡沙泥後再烹製,鮮味尤為突出。

  第二步:剖開取肉。把養好的河蚌取出,用清水漂洗乾淨。先用刀子沿著蚌殼邊緣切出一條縫隙,再將刀子沿著縫隙插進去撬開。蚌殼開啟後,將蚌肉和蚌殼分離,挖出放入盆中。

  如果不喜歡用刀的話,還有一種很省事的方法。就是把河蚌倒在鍋裡,加水煮沸,這樣河蚌的肉和殼就會自動分離了。

  第三步:剔肉。

  1 首先要摘除灰黃色的鰓和背後的泥腸。去腮是自然,沒有什麼要說的。那一大塊青黃色的東西是完全可以吃下去的,不必去除。腸子裡的青色汙濁應該全部去掉,我們透過河蚌外層,即可看到裡邊一條條一圈圈黑青色的汙泥似的髒東西,這就是留在腸子裡的汙濁,必須用剪刀把腸子戕開,用清水沖洗,才可洗乾淨。

  2 至於腸子沿著怎樣的走向,有時,可以在外面看到,但很多時候,整個河蚌外層看上去很光鮮,根本沒有什麼黑青色條子,直到戕開才發現汙濁,對於這樣的情況,可以從小孔那兒剪,沿著一定的彎度剪下去,實在摸不透的情況下,就只有亂剪了,總之,得把整個腸子全部剪開,把裡邊的汙濁全部去掉,才算得最乾淨。

  第四步:清洗蚌肉。把剔好的蚌肉用食鹽揉搓幾下,將粘液洗淨,再次漂進水中,用指頭颳去腐質,然後再用清水沖洗乾淨。

  如何挑選河蚌

  河蚌又名瓦楞子,是我國的特產。由於蚌肉鮮嫩可口,價廉物美,被人們視為美味佳餚。新鮮的河蚌,外殼亮潔,蚌殼蓋是緊密關閉,用手不易掰開,兩片貝殼緊閉嚴密,用手不易掰開,聞之無異味。用刀開啟蚌殼,內部顏色光亮,肉呈白色;如果殼體皮毛脫落,外殼變黑,兩片貝殼開啟,聞之有異臭味的,說明是死蚶子,細菌最易繁殖,肉質容易分解產生腐敗物,這種河蚌不能食用。目前,有些小販子,將死蚶子已開口的貝殼,用大量泥漿抹上,使購買者誤認為是活蚶子,為避免受害,以逐只檢查為妥。此外,挑選河蚌,絕非個頭越大越好。外殼約在5釐米左右的,這樣的河蚌較為鮮嫩,不會過於肥膩。從外殼看,富有光澤,表面光滑的,外圍帶有青色的河蚌,較為新鮮。

  挑選河蚌還要學會識別雌雄,如果是雄蚌,則個頭較大,肉比雌蚌多。雌蚌個頭相對較小,且春天開啟雌蚌,通常會有不少黃色的卵。食用河蚌最好選擇春季的河蚌,因為春季水中的水蛭還不活躍,此時的河蚌較為乾淨,而且也最為肥美。

  河蚌的食療價值

  1.明目:富含鈣,鈣增加眼球壁的彈力,防治近視的發生與發展。

  2.解酒:能解乙醇毒性,並能解酒後迅速排洩。可解酒後頭痛腦漲,臉紅等症狀。緩解酒精在胃內吸收,保護胃粘膜。

  3.清熱:能清心瀉火,清熱除煩,能夠消除血液中的熱毒。適宜於容易上火的人士食用。

  4.壯骨:含有豐富的鈣,能刺激骨基質和骨細胞生長,使鈣鹽在骨組織中沉積。含有磷等微量元素,可幫助鈣質吸收,促進骨質代謝。

  5.提高免疫力:富含蛋白質,蛋白質是維持免疫機能最重要的營養素,為構成白血球和抗體的主要成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