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車簡筆畫圖片

  車,是我們在大街上經常看見的。自己多多少少都會騎車,你知道自己騎車的樣子是怎麼樣嗎?用簡筆畫來表達。今天先和小編一起欣賞這些,希望你會有所收穫的。

  欣賞

>

  1

>

  2

>

  3

>

  4

>

  5

  車的歷史

  車在人類的進步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關於史前時代車的材料,主要有三類:實物,模型***陶製的及銅製的***,圖案***包括巖畫***。就目前而言,世界上最早的車出現在中東地區與歐洲。

  在中東的兩河流域,蘇美爾人在烏魯克文化時期在5500年前***約公元前3500-公元前3100年***進入文明時代。在烏魯克文化時期的泥版上,出現了表示車的象形文字。從這些文字來看,當時的車是四輪的。

  1974年,在敘利亞的耶班爾?阿魯達***Jebel Aruda***發現了一隻用白堊土做的輪子模型,直徑8釐米,厚約3釐米,其年代也為烏魯克文化時期。輪子兩面都有突出的輪轂。從整個模型來看,它應當是車輪的模型,這也是中東地區最早的車輪模型。此模型現藏敘利亞阿勒頗***Aleppo***的考古學博物館***Archaeological Museum***。此外在土耳其東部的阿爾斯蘭特坡***Arslantepe***也出土過一隻用泥土做的車輪模型,直徑約7.5釐米,時代相當於烏魯克文化時期。這個車輪模型的兩側同樣有突出的輪轂。

  ***,在德國的夫林班克***Flintbek***發現的一座墓冢中,有三道車輪的印轍。從車輪的這些印痕上來推斷,兩個車輪之間的距離為1.1米至1.2米。這些車輪印痕的校正年代為5600年~5400年前,屬於歐洲新石器時期的漏斗頸陶文化時期***Funnel Beaker Culture***。

  在波蘭南部的布洛諾西***Bronocice***,發現了一隻高約10釐米的殘破陶器,時代約為公元前3530-公元前3310年,也屬於漏斗頸陶文化。這些車的式樣相同,都是四輪,獨轅,轅呈Y形。

  當時拉車的主要是牛。在德國洛納***Lohne***的一塊史前墓石上,有兩頭牛正在拉車的場面。這兩頭牛被套在軛上,軛又與轅相連,轅的末端則是D形的車箱。此圖的年代約為公元前4千年代後期。在斯洛伐克的拉多西那***Radosina***,發現了一隻同一時代的水槽形陶器,寬約10釐米,殘長也為10釐米左右。此器表示兩頭牛在拉車。在波蘭的克拉茲尼克?傑拉***Kreznica Jara***,還發現了一隻陶製的把手,年代在公元前4千年代後期。這隻把手被做成一對上了軛的動物形狀***可能是牛***,它們所拉的也應是車。

  從上可知,歐洲早期車的基本式樣是四輪,獨轅,拉車的為雙畜。這種屬於公元前4千年代後期的車輪模型在歐洲的匈牙利等地也有。總之,在兩河流域、中歐及東歐都發現了公元前4千年代後期的車,這也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車。

  車的最初發源地,大多數人認為,最早的車大概發明於上述地區內的某個地點***特別是兩河流域***,然後向四周傳播。也有少數人認為,車是在歐洲及兩河流域分別獨立發明出來的。

  中國也是最早使用車的國家之一。相傳中國人大約在4600年前黃帝時代已經創造了人力車。大約4000年前當時的薛部落以造車聞名於世。《左傳》說薛部落的奚仲擔任夏朝***約公元前21世紀—前17世紀***的“車正”官職。《墨子》、《荀子》和《呂氏春秋》都記述了奚仲造車。

  夏朝已進入了奴隸社會,在其奴隸主政權機器中,牧正主管馬牛的牧養馴育與使用,車正主管戰車、運輸車的製造、保管和使用。可以認為,這車正和牧正,便是我國早期的主管交通的專職行政人員。

  夏朝末年,商湯在伊尹的輔佐下,同樣打起了“恭行天之罰”的旗號,作戰中使用了更多的牲畜和戰車、運輸車,討滅暴虐無道的昏君夏桀,建立了商朝***約公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 商代戰車的使用已經十分普遍,車輛製造技術也有很大提高,能夠造相當精美的兩輪車了。

  周武王滅商後大封諸侯,又接受周公的建議,修建洛邑,開鑿道路,製造車輛,發展交通。西周的車輛有了重大改革。《說文》上說,商代有三匹馬拉的車,謂之驂;周人增加了一匹,謂之駟。河南浚縣辛村周墓出土車12輛,馬骨竟為72架,說明已有六匹馬拉的車。特別是到春秋戰國時期,車輛製造業有了更快的發展。

  先秦時代的車,總的說來分為“小車”、“大車”兩大類。駕馬、車箱小的叫“小車”,也叫輕車或戎車。駕牛、車箱大的叫“大車”。小車除貴族出行乘坐外,主要用於戰爭。戰國時,由於車戰的發達,戰車的多少成為一個國家強弱的標誌,有所謂“千乘之國”、“萬乘之國”的說法。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實行了“車同軌”,對車輛製造的技術和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秦始皇五次大規模巡遊,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馬車。秦代人對馬車似乎有著特殊深厚的感情,至今我們還可以從秦朝留下的兵馬俑中,看到當時的戰車、輦車等實物,看到與真人真物幾乎等高的人物與馬匹形象。從1974年開始發掘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中,已出土武士俑800多個,木質戰車18輛,陶馬100多匹,青銅兵器、車馬器共計9000餘件。如按兵馬排列形式復原,三個坑的武士俑可能有7000個,駟馬戰車100多輛,戰馬1000多匹。兵馬俑龐大的陣容,形象地展現出秦軍的兵種編列和武器車輛等情況。1980年出土了兩輛大型彩繪銅車馬,其大小為真車真馬的1/2。一號車為立車,即立乘之前導車。長為2.25米,高為1.52米。單轅雙軛,套駕四馬,即兩驂兩服。車輿呈長方形,車上置一圓形銅傘,傘下立一御馬官俑,雙手執轡[pèi沛]。輿內有銅方壺、弓、駑、鏃、盾等。四匹銅馬均飾金銀絡頭。鞍具上有編號文字29處,共49字,均小篆體。二號車為安車,即坐乘之轎形車。車身全長為3.28米,高1.04米。車廂分前後兩室,前室為駕駛室,內有一跽[jì計]坐的御馬官俑,腰際佩劍,執轡前視。後室為乘主坐席。車廂上有橢圓形車蓋。車亦單轅雙輪,前駕四匹銅馬。這些珍貴文物,完全模擬實物製成,是前所未有的考古發現,反映了我國2000多年前馬車製造的精湛技藝。

  到了漢朝,車子有了很大發展和變化,單轅車逐漸減少,雙轅車有了大發展,車的種類增多,且主要用於載人裝貨,而不是戰場了。東漢和三國時期出現了獨輪車,這是一種既經濟又實用的交通運輸工具,在交通史上是一項重要的發明。根據歷史記載,諸葛亮北伐時,蒲元創造“木牛”為軍隊運送糧草。許多學者認為當時的“木牛”,就是一種特殊的獨輪車。

  唐宋以後,車輛的製造技術也有所進步。南北朝時出現了12頭牛駕駛的大型車輛。當時還出現了磨車。磨車上裝有石磨,車行磨動,行10裡磨10斛。至於三輪車,在唐末五代時就已出現,但沒有得到推廣。到了宋朝,官僚們坐轎子的風氣漸漸興盛起來。這時高階車輛的製作和改進得不到重視,制車技術的重點也逐漸由乘人的車轉到載貨的車。宋朝的大車叫“太平車”,用五至七頭牛拖拉。這時的獨輪車前後兩人把駕,旁邊兩人扶拐,前用驢拉,叫作“串車”。明朝將前用驢拉、後以人推的獨輪車叫“雙繾獨輪車”。明清時期除了陸續出現許多新型車輛和異型車輛外,還出現了帆車,即在車上加帆,利用風力助車行進。到清朝時又出現了鐵甲車和轎車。鐵甲車有四輪,輪的直徑約一尺,車廂包以鐵葉,以保安全。轎車是馬車與轎子結合的產物,外形如轎,用馬和騾拉挽。徐揚的《乾隆南巡圖》中就畫有這類轎車。

  車的相關典故

  車適合於平地上駕駛,戰國時期,陝西、山西、河北及山東各諸侯國之間交戰都要使用戰車,因此就有了所謂“千乘之國”、“萬乘之國”的說法。秦末項羽與劉邦血戰之後,戰車的使用也就逐漸少了。南方的水戰用的是船,陸戰用的則是步兵和騎兵;向北進攻匈奴的軍隊,雙方都使用騎兵,於是戰車也就派不上用場了。但是當今人們又馭馬駕車用來運載重物,可見,的騾馬車同過去的戰車,結構也應該是差不多的。

  騾車的樣式有四個輪子的,也有雙輪的,車上面的承載支架都是從軸那裡連線上去的。四輪的騾車,前兩輪和後兩輪各有一根橫軸,在軸上豎立的短柱上面架著縱梁,這些縱梁又承載著車廂。當停馬脫駕時,車廂平正,就像坐在房子裡那樣安穩。兩輪的騾車,行車時馬在前頭拉,車廂平正;而停馬脫駕時,則用短木向前抵住地面來支撐,否則車就會向前傾倒。

  馬車的車輪叫做轅***俗名叫做“車陀”***。車輪是由軸承、輻條、內緣與輪圈四個部分組成的:大車中心裝軸的圓木***俗名叫車腦***周長約一尺五寸***《詩經-秦風-小戎》朱熹的註釋也是這樣說的***,叫做轂,這是中穿車軸外接輻條的部件。輻條共有三十片,它的內端連線轂,外端連線輪的內緣***輔***。由於它緊頂住輪圈***輞***,也是圓形的,因此也叫做內緣。輞***輪圈***外邊就是整個輪的最外周,所以叫做輪轅。大車收車時,一般都把幾個部件拆卸下來進行收藏。要用車時先裝兩軸,然後依次裝車架、車廂。因為軾、衡、軫、軛等部件都是承載在軸上的。

  四輪的大馬車,運載量為五十石,所用的騾馬,多的有十二匹或者十匹,少的也有八匹。駕車人站在車廂中間的高處掌鞭駕車。車前的馬分為前後兩排***戰車以四匹馬為一排,靠外的兩匹叫做驂,居中的兩匹叫做服***。用黃麻擰成長繩,分別繫住馬脖子,收攏成兩束,並穿過車前中部橫木***衡***而進入廂內左右兩邊。駕車人手執的長鞭是用麻繩做的,約七尺長,竿也有七尺長。看到有不賣力氣的馬,就揮鞭打到它身上。車廂內由兩個識馬性和會掌繩子的人負責踩繩。如果馬跑得太快,就要立即踩住韁繩,否則可能發生翻車事故。車在行進時,如果前面遇到行人要停車讓路,駕車人立即發出吆喝聲,馬就會停下來。馬韁繩收攏成束並透過衡***前橫木***入車廂,都用牛皮束縛,這就是《詩經》中所說的“脅驅”。

  大車在中途餵馬時,不必將馬牽入馬廄裡,車上載有柳條盤,解索後讓馬就地進食。乘車的人上下車都要經由小梯。凡是經過坡度比較大的橋樑時,就要在十匹馬之中選出最壯的一匹,系在車的後面。下坡時,前面九匹馬緩慢地拉,後面一匹馬拼命把車拖住,以減緩車速,不然就會有危險了。大車遇到河流、山嶺和曲徑小道都過不了,徐州、兗州和河南汴梁一帶,方圓三百里很少有河流和湖泊,馬車正好用於彌補水運的不足。

  造車的木料,先要選用長的做車軸,短的做轂***軸承***,以槐木、棗木、檀木和榆木***用榔榆***為上等材料。但是黃檀木摩擦久了會發熱,因而不太適宜做這些東西,有些細心的人就選用兩手才能合抱的棗木或者槐木來做,那當然是最好不過了。軫、衡、車廂及軛等其他部件,則是無論什麼木都可以用。

  此外,牛車裝載草料的以山西為最多。到了路窄的地方,就在牛頸上繫個大鈴,名叫“報君知”,正如一般騾馬車的牲口也都繫上鈴鐺一樣。還有北方的獨轅車,驢子在前面拉,人在後面推,不能持久騎坐牲口的旅客常常租用這種車。車的座位上有拱形席頂,可以擋風和遮陽,旅客一定要兩邊對坐,不然車子就會傾倒。這種車子,北上至陝西的西安和山東的濟寧,還可以直達北京。不載人時,載貨最多的是四五石。還有一種用牛拉的轎車,以河南省一帶最多。兩旁有雙輪,中間穿過一條橫軸,這條軸裝得非常平,再架起幾根短橫木,轎就安置在上面,人坐在轎中很安穩,牛停下來而脫駕時車也不會傾倒。至於南方的獨輪推車,就只能靠一個人推,這種車可以載重兩石,遇到坎坷不平的路就過不去,最遠也只能走一百里。其餘的各種車輛在此難以一一列舉。只是考慮到南方人沒有見過大騾車,而北方人又沒有見過大船隻,因此在這裡粗略介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