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機率的名言警句

  投資理財是指投資者通過合理安排資金,運用諸如儲蓄、銀行理財產品、債券、基金、股票、期貨、商品現貨、外匯、房地產、保險以及黃金等投資理財工具對個人、家庭和企事業單位資產進行管理和分配,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從而加速資產的增長。投資理財一詞,最早見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報端。隨著我國股票債券市場的擴容,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日趨豐富和市民總體收入的逐年上升,“理財”概念逐漸走俏。

  股票市場波動印證的並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們對事件的反應,是數百萬人對這些事件將會如何影響他們的未來的認識。換句話說,最重要的是,股票市場是由人組成的。

  ——伯納德·巴魯克

  “要投資、先學知”、“不要忘記了這是世界上最艱鉅的市場之一”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把握股市變化脈搏”……這些簡短而深刻的話語,高度概括了投資者的心態和經驗,濃縮了投資者的智慧,是投資者入市的“座右銘”。近期,深交所投資者教育中心正聯合全景、新浪、搜狐和網易等媒體舉辦“投資格言、理財警句”徵集活動。目前已收到近400件作品。為此,我們挑選了部分格言警句進行簡單的歸納和分析,希望與投資者分享,對投資者有所幫助。

  一、“要投資,先學知”——學習理財知識很重要

  “不要漠視你的投資經驗,也許它比賬戶裡的財富更值得你珍惜。”

  “有足夠知識準備的投資者,才是真正受保護的投資者”

  “股票投資,先學習股市自有執行法則”

  “我學知,我理財,我的生活很精彩”

  “打牌要計算,理財要學習”

  “投資要先投知”

  我們可能很難找到一劑妙方,使得我們能夠“通過炒股成為百萬富翁”。但是,至少我們應該知道,哪些事情我們不能做,哪些事情我們不該做,以及做一些事情的基本原則是什麼。初入市的投資者,在面對紛繁變化的市場時,往往希望能獲取一些炒股“祕笈”,或者主要依據類似“選股不如選時,善買不如善賣”、“選股三不、三要原則”等近乎於“道”的原則性的經驗,而忽視了對理財基礎知識的學習,結果犯下一些常識性的錯誤。

  二、“不要忘記了這是世界上最艱鉅的市場之一” ——要時刻注意風險

  “投資是做自己既瞭解又能承受風險的投入,並有足夠耐心等待回報”

  “如果投資理財是一個硬幣,那麼風險和收益就是硬幣的兩面”

  “你雖然可能在短時間內賺錢。但也可能在瞬間蝕光”。

  “不要因賺快錢的衝動而貿然投資。”

  “投資的過程就是風險管理的過程。”

  “理財靠理智,投資忌投機”

  ……

  有金融專家在總結投資風險的基礎上,提出了“完全沉浸於市場前,需要牢記的20條***產生風險的***易犯錯誤”,其中包括了“將自己對市場的認識建立在資訊雜燴基礎之上”,“高度重視自己喜歡聽的話”,“曲解資訊,使它們適應你的所為”等,其最後一條易犯錯誤就是:“忘記了這是世界上最艱鉅的市場”。“入市有風險,投資須謹慎”,參與證券市場投資,我們時時不能忘了這一原則,不能忘了風險,忘了謹慎。

  心理風險是最大的風險。“突然間,全社會的注意力都被某個玩意兒吸引過去,瘋狂地追逐它;億萬人同時被一個夢幻迷住,對此緊追不捨,直到他們的注意力被一個新的比先前那個更有幻想力的玩意兒吸引過去”***查爾斯o邁克***。情緒被價格影響,價格又影響情緒,如此的正反饋效應,正是市場波動和產生風險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像某參賽作品所說的“在熊市中要戰勝恐懼帶來的威脅,在牛市中要剋制貪婪慾望的引誘。”如何剋制、調整自己的心態,充分認識到風險的存在,決定著我們投資的成敗。

  三、“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不要忘記投資和理財

  “在財務安全和財務自由中,改變你的財務人生,做快樂的投資人。”“投資理財是件嚴肅的事情,將決定你我的餘生。”

  “理財是投資的第一基礎,投資是理財的最高手段。”

  “財富屬於那些有計劃、有耐心的人。”

  “投資有風險,不投資也有風險。”

  “理性投資,分享經濟成長。”

  ……

  巴菲特說過,“一個人一輩子能夠積累多少錢,不取決於你能夠賺多少錢,而在於你如何投資理財,人找錢不如錢找錢,要學會讓錢為你打工,而不是你無休止地為錢打工”。充分利用金融市場進行理財投資,是居民獲取財產性收入的重要渠道。

  理財、投資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參賽作品中不少都涉及到對理財重要性的認識,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居民理財意識的提高和理財能力的提高。

  四、“把握股市變化脈搏”——千萬不要盲目跟風

  “成功的投資=嚴格的心態控制+正確的資金管理+過硬的技術功力。”

  “選股靠細心,買進靠耐心,持股靠恆心,賣出靠決心,休息靠信心。”

  “方向做錯可以重來,投資紀律不遵守遲早會被淘汰。”

  “價值是我們的朋友,趨勢是我們的助手。”

  “透支樂觀是危險的,透支恐慌是悲哀的。”

  ……

  技術操作層面的心得、警句,凝結著投資者的經驗和教訓,在實踐中,關鍵是做到堅持投資紀律,不為某些事件的影響而輕易違反這些“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