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人物畫怎麼樣

  唐寅的繪畫作品都很出名,繪畫人物更是令人稱讚。你知道唐伯虎的人物畫怎麼樣嗎?接下來小編給大家介紹他的人物畫特點,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人物畫特點

  他的人物畫多為仕女及歷史故事,師承唐代傳兩岸峰青圖統,線條清細,色彩豔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準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仕女形象娟秀端麗,眉目和髮髻鉤勒精細,暈染勻整,具北宋李公麟“琴絃描”圓細流利之筆;衣紋線條遒勁暢利,又吸取南宋李唐及元人剛健方折的筆法,具有剛柔相濟,工寫並用的特點,創明代仕女畫的新典型。

  唐寅的人物畫,大致未逾南宋人物畫的格局,多在刻意塑造一種嬌小而端麗的美女形象。這幅《吹簫圖》仍然沿襲了他早年人物畫工細豔麗的特點,人物面容娟秀,體態端莊。衣紋用筆粗簡,勁力流暢,頓挫宛轉。

  唐寅人物畫中工筆重彩一路畫風的代表作品,顯示出他在造型、用筆、設色等方面的高超技藝。仕女體態勻稱優美,削肩狹背,柳眉櫻髻,額、鼻、頗施以“三白”,既吸收了張萱、周昉創造的“唐妝”仕女造型特色,又體現出明代追求清秀娟美的審美。唐寅到了晚年,家裡變得“僮僕據案,夫妻反目,歸有獰狗,當門而噬”。畫家在給文徵明的信中說:“崑山焚如,玉石皆毀,下流難處,眾惡所歸,海內遂以寅為不齒之士,握拳張膽,若赴仇敵。知與不知,皆指而唾,辱亦甚矣!”可謂晚景淒涼。此畫為唐寅臨摹宋代畫家李公麟的《飲中八仙圖》,將八仙的風流倜儻表現得非常傳神而生動。

  關於唐伯虎

  唐寅玩世不恭才華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即民間所說“江南四大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又稱為“明四家”。

  唐寅生於出身商人家庭,父親唐廣德,母親邱氏。20餘歲時家中連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家境衰落,在好友祝枝山的規勸下潛心讀書。29歲參加應天府公試,得中第一名“解元”。30歲赴京會試,卻受考場舞弊案牽連被罰永世不得為官。此後遂絕意進取,以賣畫為生。晚年生活困頓,54歲即病逝,臨終遺下絕筆詩“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飄流在異鄉。”

  唐寅生於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03月06日***,死於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01月07日***。出身商人家庭,父親唐廣德,母親邱氏。自幼聰明伶俐,20餘歲時家中連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家境衰敗,在好友祝枝山的規勸下潛心讀書。29歲參加應天府公試,得中第一名“解元”。30歲赴京會試,卻受考場舞弊案牽連被斥為民。此後遂絕意進取,以賣畫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應寧王朱宸濠之請赴南昌半年餘,後察覺寧王圖謀不軌,遂裝瘋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脫身而歸。晚年生活困頓,54歲即病逝。他臨終時寫的絕筆詩就表露了他刻骨銘心的留戀人間而又憤恨厭世的複雜心情:“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飄流在異鄉。”在紀念唐寅誕辰540週年時,楹聯家陳志歲《紀念唐寅》聯雲:“畫臻三昧境,夢覺六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