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平關之戰的結果

  陽平關之戰是蒙古窩闊臺汗八年***宋端平三年,1236年***九月,在蒙宋戰爭窩闊臺攻宋之戰中,蒙古軍於陽平關***今陝西勉縣西老勉縣***全殲曹友聞軍的作戰。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陽平關之戰背景

  窩闊臺汗八年九月,闊端率蒙古、西夏、女真、回回、吐蕃、渤海等民族軍號稱50餘萬,分兵兩路再次攻宋四川,合擊成都。一路由宗王末哥率領攻宕昌***今屑甘肅***、階州***今甘肅武都***等城,趨成都。一路由闊端親率主力出大散關***今陝西寶雞西南***,攻取武休關***今陝西留壩東南***,擊敗都統李顯忠軍,佔領興元***今陝西漢中***。另以一部兵猛攻大安軍***今陝西寧強西北***。四川制置使趙彥吶見狀急調扼守仙人關***今甘肅徽縣東南***的利州都統制曹友聞退守大安。曹友聞認為大安地勢平坦,利騎兵攻戰,不利步兵防守,建議仍扼仙人關險地,威脅蒙古軍後方,使其不敢長驅入蜀。趙彥吶不納,一日發七道令牌,迫曹友聞轉守大安。

  陽平關之戰戰役經過

  九月九日,曹友聞退至大安。十六日,曹友聞與眾商議,大安無險可守,唯雞冠山一堡可守,但無糧無水,如能堅持五日,可有轉機。諸將以為堅守不戰可五日以上,遂遣其弟、四川制置司帳前總管曹萬,率軍1萬趨雞冠隘***今陝西勉縣西南***守禦;自率精銳萬人設伏,相約蒙古軍若攻陽平關,先折其鋒,佯敗入堡,曹友聞則乘機搗其背,兩聲鼓為號,聲則出,內外夾擊;此外大開陽平關城門,內不立旗,炊煙不出,雞犬不聲。

  二十一日,曹友聞選精兵7700人,自大安渡江逆上300裡,復渡江至劉溪、黑水一帶谷地設伏。二十二日,蒙古軍分批繼至,曹萬、劉孝全等麾兵戰於關外,自辰戰至未,蒙古軍敗績;日暮,曹萬等斂兵入雞冠隘堡,蒙古軍圍堡數層。

  二十七日,曹友聞探知蒙古軍已掠大安,令諸軍束裝趨陽平關,行20裡後,暴雨如注,夜暗難行,人馬疲乏,部將呂嗣宗建議俟天明再走,曹友聞考慮到雞冠隘堡原定堅持五日,現已八日,一旦城破,將無計可施,遂令軍繼續前進;至水牛嶺,分三路入蒙古軍營地,轉戰至拂曉,破數十營,直插陽平關。雞冠隘堡之曹萬等將,聞鼓聲率軍出堡夾擊。

  二十八日,轉戰至回回寨,闊端欲走,時汪世顯自大安率軍來會,闊端乃分騎兵為百十隊,向宋軍輪番馳突;鏖戰多時,宋軍擊殺蒙古軍過半,終因寡不敵眾,戰鬥力大減,在突圍過程中,曹友聞中流矢,下馬步戰而死。曹萬僅存500人入堡,二十九日,曹萬、劉孝全等見趙彥吶不遣援軍,城中無糧,乃率軍突圍,轉戰至龍門***今陽平關附近之龍門洞***全部戰死。

  陽平關之戰結局

  曹友聞死後,南宋朝廷特贈為龍圖閣學士、大中大夫,賜廟"褒忠",諡曰"節"。元朝人劉麟瑞有詩讚道:"雁塔名香本一儒,執殳幾度為前驅。元戎卻敵世間有,教授提兵天下無。花石峽鏖忠奮勇,水牛嶺度死生殊。英風壯節誰堪匹?千載人稱大丈夫。"

  陽平關相關資料

  陽平關是漢中西面的門戶,也是漢中西面最後的險要所在,通過陽平關向東,就進入了漢中盆地,無險可守了。但是陽平關的地形是非常有利於防禦的。這裡南、北二山相距很近,山勢險峻,易守難攻,兩側翼則多是高山峻嶺,叢林密佈,沒有道路。

  因此歷史上,從關中進攻漢中的作戰,絕大多數是走秦嶺的穀道。即使秦嶺穀道艱難,但是依如此。

  三國時期,在陽平關發生過數次攻防作戰,其中曹操和劉備的進攻是從西向東,而鍾會的進攻則是相反,是從東向西攻關的。曹操在強攻失利之後,用計夜襲,才取得成功,而劉備則一味強攻,雖然兵力優勢,但是依然不能奪取陽平關。反觀鍾會,則很輕易地就攻佔了陽平關,雖然有蜀將先投降的影響,但是陽平關西側險要、東側並不利於防禦的特點也顯現出來。否則,以傅僉的忠勇善戰,怎麼一下子就失守關城了呢。

  而縱觀整個三國時期,魏國卻只有這一次是從陽平關外面強攻的,其餘則無一例外是走那秦嶺中艱難、漫長的峽谷來進攻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