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盧戰爭簡介

  高盧戰爭是愷撒發動的一場征服高盧的戰爭。從公元前58年開始,到公元前51年結束,其中一共包括8次軍事遠征。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高盧戰爭分析

  中文名稱:高盧戰爭

  參戰部隊:羅馬軍隊、高盧軍隊

  戰爭結果:羅馬勝利

  時  間:公元前58年~公元前51年

  地  點:高盧

  人  物:凱撒 維欽託利

  高盧戰爭詳情

  高盧戰爭包括8次軍事遠征。凱撒上任伊始即大舉擴張。

  第一次遠征

  發生在公元前58年,在比布拉克特戰役中,凱撒的4個軍團擊敗了企圖從現在的瑞士地區向西南遷徙的人數最的高盧部落之一——赫爾維蒂人。

  第二次遠征

  同年,凱撒進行第二次遠征,擊敗了由斯韋夫人的首領阿里奧維斯特指揮的各日耳曼部落聯軍,將其趕過雷努斯河***萊茵河***。

  第三次遠征

  公元前57年,凱撒發動第三次遠征,征服了比爾及人和其他東北部的高盧部落。此後,凱撒向元老院報告,他已征服了整個高盧。羅馬人的掠奪和暴行激起了高盧部落多次起義。為鎮壓這些起義,凱撒又對高盧進行了5次遠征。

  第四次遠征

  公元前56年,為鎮壓維內蒂人和阿奎達尼人的起義,凱撒進行了第四次遠征,擊敗起義軍並對起義者進行了殘酷迫害。

  第五次遠征

  次年,凱撒又第五次遠征高盧,襲擊了韋內蒂人的同盟軍——日耳曼部落的烏西佩特人和滕克特里人,並渡過萊茵河將他們殲滅。為瓦解高盧人的同盟軍,凱撒於公元前55年秋天率兩個軍團在不列顛群島登陸,遭到當地人的頑強抵抗。經過幾次交戰,凱撒同不列顛人簽訂和約,率軍返回高盧。

  第六次遠征

  公元前54年,他又率領5個軍團和2000名騎兵***共計2—2.5萬人***發起了第六次遠征。羅馬大軍渡過拉芒什海峽,試圖再次佔領不列顛群島。凱撒軍隊在戰鬥中多次獲勝,但由於在當地部落中沒能找到同盟軍,因此未能牢固控制不列顛群島。

  第七次遠征

  發生在公元前54—前53年間,目的是鎮壓埃布龍人、阿杜阿蒂基人、內爾維人、特雷維里人和其他部族的起義。

  第八次遠征

  發生在公元前52年,目的是鎮壓由傑出的軍事首領、阿維爾尼人部落酋長維欽託利領導的幾乎所有高盧部落參加的起義。起義軍在戈高維亞***今克萊蒙費朗附近***擊敗了羅馬人。但由於凱撒的挑撥離間和各部落之間的紛爭,維欽託利的主力被羅馬軍包圍在阿萊西亞要塞。凱撒軍隊擊潰了維欽託利的援軍,迫使守軍投降。緊接著,凱撒率軍於公元前51年逐個鎮壓了高盧部落的多次起義。凱撒遠征高盧的歷次戰爭的一個特點是對戰敗者進行殘忍的大屠殺和貪婪的掠奪。

  高盧戰爭的勝利的影響

  高盧戰爭的勝利,為羅馬共和國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大量的奴隸與財富源源流入羅馬,刺激了羅馬奴隸制經濟的發展;豐饒的高盧地區從此歸屬於羅馬版圖,使羅馬的疆土擴充套件到萊茵河西岸和比利牛斯山脈以東,並遠至不列顛。

  高盧戰爭的勝利,給凱撒帶來了極高的榮譽,為他在羅馬政治舞臺上叱吒風雲、獨攬大權奠定了雄厚的基礎。凱撒向高盧進軍時只率領了4個軍團的兵力***其中有1個軍團原屬龐培***。而他所要征服的對手,並非像那些衰朽的東方古國,而是一些“能征慣戰的野蠻的、尚未開化的高盧人和日耳曼人”。這些人在爭取自由,保持舊日的英勇善戰的名聲上是那麼齊心,那麼堅定,所有的人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反抗羅馬人的戰爭中去。”面對這樣強大的對手,凱撒施展分化瓦解、拉攏打擊、威懾恫嚇、步步吞食的策略進行戰爭。“他把各個部落的領袖都召到自己跟前來”,或者“加以恐嚇”,或者加以“鼓勵”、“收買”、“離間”,居然使這些高盧人最後忠順於他。對那些公然反抗他的人,則進行瘋狂的屠殺,甚至在戰爭中背信棄義,亂殺無辜。凱撒在高盧戎馬倥傯7年間,不斷地招募軍隊,擴大兵員。當他凱旋羅馬時,已擁有一支由10個軍團組成的忠順於他的大軍。凱撒對高盧地區的征服和掠奪,給當地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據普魯塔克記載:凱撒在征戰的7年間,突擊佔領了800多個城市,征服了300多個部落,與總數達300萬的高盧人作戰,其中100萬人被殲滅,100萬人被俘。這當然要激起被征服地區人民的強烈不滿。因而,在整個高盧戰爭中,各地區人民的反抗鬥爭風起雲湧,始終不斷。高盧人崇_尚自由,英勇善戰。他們利用地形熟悉的優勢,使用十分靈活的戰略戰術,或“聲東擊西”,或“截斷給養”,或“突然襲擊”,或“內外夾攻”……給羅馬軍隊以沉重打擊,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壯舉。羅馬人也歎服“他們是一些英勇無比的人”

  然而,高盧人面臨羅馬軍隊的征服,沒有組成一支團結一致、共同對敵的聯合大軍,缺乏統一的指揮、統一的部署。因而,在羅馬軍隊強烈的攻勢下,尤其在羅馬人慣用的“拉攏收買”的伎倆面前,不能協調一致、聯合作戰,最後被各個擊敗。在維欽託利起義面臨危急時刻,高盧人沒有采納維欽託利的建議,把所有能參戰的高盧人都組織起來,與羅馬軍隊決一死戰。而只是徵集了有限的兵力前來援救起義者。當援軍拼力衝到城下時,突圍的起義者卻沒有及時地衝殺出來,從而使高盧人失去了寶貴的戰機,突圍失敗。羅馬軍隊贏得了決定性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