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政治複習概要***3***

  第十課、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考點一、市場配置資源

  1、合理配置資源的必要性:

  ①資源配置是由資源的有限性和人的需求的無限性,這一矛盾決定的。

  ②人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永無止境的,但在一定時期和範圍內,社會能夠加以利用的資源總是有限的。如果用於生產某種產品的資源增加,用於生產其他產品的資源就會減少。為了儘量滿足多方面的需要,社會必須合理配置有限的資源。

  2、資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計劃和市場是資源配置的兩種基本手段。

  3、市場經濟:

  ①市場經濟就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

  ②在市場經濟中,生產什麼,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主要通過價格的漲落以及供求行情的變化,由市場來安排和調整的。

  ③哪種商品在市場上好賣,人們就擴大生產;哪種生產要素昂貴,供應緊張,人們就減少這種要素的使用。市場中就好像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引導著商品生產者、經營者、調節人、財物在全社會的配置。

  4、市場配置資源的方式***途徑***及優點。

  ①市場配置資源主要通過價格、供求,競爭等來實現的。市場能夠及時、準確、靈活地反映出市場供求變化,傳遞市場供求資訊,實現資源合理配置。

  ②市場利用利益槓桿,市場競爭能夠很好地調動商品生產者、經營者的積極性,推動科學和經營管理的進步,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

  考點二、市場秩序

  2、市場規則的含義及主要內容:

  ***1***市場規則是以法律法規、行業規範、市場道德規範等形式,對市場執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體的規定。

  ***2***市場規則主要包括市場準入規則,市場競爭規則和市場交易規則。其中,市場準入規則規定符合什麼條件的企業、商品可以進入市場。市場競爭規則用於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市場交易規則主要是對交易方式和行為作出規定。市場交易規則是市場規則中的核心。

  3、市場交易原則:

  ***1***主要包括: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它們從不同的方面,規範著市場上買賣雙方的交易方式和交易行為。

  ***3***誠實信用是現代市場交易活動的基本精神。遵守市場交易原則,是保證市場交易活動有秩序、按規則進行的基本條件。有了這個原則,市場主體從事各項交易活動便有章可循,買賣雙方才不致引起不必要的糾紛,從而使交易順利進行。堅持"自願、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交易原則,是遵循市場執行規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題中之義。

  考點三、市場調節的侷限性:

  1、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

  並非所有行業和領域市場者能起作用,市場不能調節的領域有國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給問題。槍支彈藥慣用語危險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讓市場來調節。因為如果聽任經營者自由經營這些產品,會嚴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敗壞社會風氣,影響社會安定

  。

  2、市場調節存在固有的弊端:

  ***1***市場調節的自發性。***2***盲目性***3***滯後性。

  考點4、加強國家巨集觀調控

  1、必要性:

  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正常發展,既需要充分發揮市場調節的作用,又需要加強國家的巨集觀調控。

  ②加強巨集觀調控不僅是因為市場的侷限性,而且取決於我國社會主義的性質***指社會主義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標***。

  2、巨集觀調控的含義,主要目標及手段。

  ①含義:指國家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對國民經濟進行的調節和控制。

  ②主要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考點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含義

  2、基本特徵:①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標誌。

  因為生產資料所有制是生產關係的基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區別就在於二者執行的基礎不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在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上,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在公有制經濟佔主體地位的基礎上。

  ②以共同富裕為目標。

  ③能夠實行強有力的巨集觀調控。

  第十一課、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

  一、樹立科學發展觀

  ***1***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2***以人為本:堅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3***全面發展: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4***協調發展:就是要堅持"五個統籌",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

  ***5***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

  ***6***樹立科學發展觀的意義:牢固樹立並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社會就能和諧發展,就能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的全面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就會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進。

  二、促進經濟持續發展

  1、為什麼要促進經濟持續發展?

  ***1***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科學發展觀的主旨在於更好地發展。

  ***2***既長期保持較快的經濟發展速度,又實現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的統一,促進經濟持續協調發展,才能為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提供物質基礎。

  2、怎麼樣實現經濟持續發展?

  ***1***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第十二課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

  面對經濟全球化

  一、經濟全球化趨勢

  1、經濟全球化,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範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絡的趨勢。

  2、經濟全球化的表現是多方面的,如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文化人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經濟風險全球化、跨國公司全球化等。其中最主要的表現是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

  ***1***1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領域的國際分工與協作不斷深化、加強,世界各國的生產相互聯絡、相互協作,各國的生產活動成為世界生產鏈條中的一個環節。

  2生產的全球化有利於世界各國充分發揮優勢,節約社會勞動,使生產要素達到合理配置,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

  ***2***貿易全球化將極大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國際貿易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強大物質基礎。

  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1、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具體表現為,它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了世界範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2、經濟全球化的消極影響。

  ***1***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

  這是因為發達國家具有經濟和科技上的優勢,掌握著推動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現代資訊科技,主導著世界市場的發展,左右著國際經濟的"遊戲規則"。

  ***2***經濟全球化加劇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這種由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兩極分化更加嚴重。一邊是發達國家財富的不斷積累,一邊是發展中國家貧困的不斷加劇。

  ***3***經濟全球化增加了國際風險。

  經濟全球化在促進各國經濟合作的同時,也使得一個國家的經濟波動可能殃及他國,甚至影響全世界,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尤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在經濟上日益相互依賴、相互滲透。這就使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震盪可以迅速波及全球,也就說明經濟全球化意味著"風險全球化"。

  3、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

  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機遇與挑戰並存。經濟全球化已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任何國家也無法迴避,正確的態度應是:我們應當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防範風險,勇敢地迎接挑戰。

  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

  4、***1***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積極影響

  1加入世貿組織,有利於擴大對外開放,為我國經濟發展贏得更好的國際環境。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有利於我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我國對其他世貿組織成員的出口不僅享有最惠國待遇,而且可以享受世貿組織給予發展中國家的最惠國待遇,因此,有利於進一步擴大我國出口貿易,我國可以利用談判來解決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在貿易上的摩擦,維護我國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和權益;可以獲得大量的經濟資訊,瞭解國際貿易的規模、世界經濟的發展情況以及國際貿易變化的新動向。

  2有利於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增強我國經濟發展活力和國際競爭力。

  ***2***中國"入世"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2***對外開放格局形成的意義。

  對外開放格局的基本形成,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和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我國必須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拓展發展空間,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看過"高一必修政治複習概要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