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各項比賽規則有哪些

  乒乓球比賽分團體、單項***男單、女單,男雙、女雙、混雙***,但是兵乓球的各項比賽都是有一定的規則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乒乓球各項比賽規則,希望你們喜歡。

  乒乓球各項比賽規則介紹

  乒乓球單打比賽規則

  1、練球。一場比賽開始前,運動員有權在比賽開始的球檯上練球2分鐘。

  2、選擇方位和發球權。

  每場比賽開始前,由雙方運動員用抽籤的方法選擇方位和發球、接發球。中籤者有選擇方位和發球、接發球權,也可要求對方先作選擇。如中籤者選擇先發球或先接發球,對方則選擇方位;如中籤者選擇方位,對方則選擇先發球或接發球。

  3、合法發球。

  ***1***發球時,球應放在不持拍手掌上,手掌應靜止、張開、伸平、四指併攏,拇指自然張開。

  ***2***發球員只能手向上拋球,不得使球旋轉。發球時不得遮擋;並要求將球從手掌向上直拋,至少拋到離不持拍手手掌上16釐米。

  ***3***發球時,乒乓球出手即有效。

  ***4***球停留在靜止的不持拍手掌上的最後一刻,直到發球時擊球,不持拍手和球以及整個球拍,應始終高於球檯水平面。

  ***5***當球從拋起的最高點降落時,發球員才能擊球,並使球首先觸及發球員臺區,然後直接越過或繞過球網,觸及接球員臺區。

  4、每局比賽結束之後休息時間為一分鐘;

  5.下一局比賽開始時,雙方交換場地與發球權;

  6.一局比賽中,先得11分的單打或雙打運動員為勝方,但打到10平以後,先得2分者為勝方。

  7、參賽雙方放棄的,雙方不得進入複賽,雙方之一放棄的,放棄方不進入複賽。

  8、每天舉行2場比賽,七局四勝制,勝出者直接進入複賽,複賽完後進入決賽。

  乒乓球單打的比賽規則

  一、專案設定男子單人、女子單人、

  二、比賽規則抽號進行,有記錄員統計分數

  1.比賽開始前雙方猜發球權,獲勝者選擇發選擇場地權,

  2.每局11分制,三局兩勝,勝出者直接進入複賽,複賽完後進入決賽。

  3.發球為兩球換髮制,當比分達到10:10時採用一球換髮制,直至拉開兩分差距決出勝負;

  4.發球時,乒乓球出手即有效;

  5.發球時不得遮擋,並要求將球拋起;

  6.發球時,乒乓球觸網並落在接發球方桌面,發球無效,雙方不得分,重新發球;

  7.比賽過程中,乒乓球觸網為好球,此球有效;

  8.當比賽雙方達到2:2進行決勝局時,任何一方比分達到5分雙方交換場地;

  9.每局比賽結束之後休息時間為一分鐘;

  10.下一局比賽開始時,雙方交換場地與發球權;

  11.比賽規則最終解釋權歸比賽裁判委員會。

  三、比賽名次成績最高者為第一名

  雙打的規則:

  從發球開始,雙打的規則有如下一些:

  1關於乒乓球檯,雙打時,各臺區應由一條3毫米寬的白色中線,劃分為兩個相等的“半區”。中線與邊線平行,並應視為右半區的一部分。

  2在雙打中,首先由發球員合法發球,再由接發球員合法還擊,然後由發球員的同伴合法還擊,再由接發球員的同伴合法還擊,此後,運動員按此次序輪流合法還擊。在雙打中,球應先後觸及發球員和接發球員的右半區。

  3在雙打的第一局比賽中,先發球方確定第一發球員,再由先接發球方確定第一接發球員。在以後的各局比賽中,第一發球員確定後,第一接發球員應是前一局發球給他的運動員。

  4在雙打中,每次換髮球時,前面的接發球員應成為發球員,前面的發球員的同伴應成為接發球員。

  5雙打時,運動員擊球次序錯誤將失分。

  混和雙打比賽規則:

  1.比賽開始前雙方猜發球權,獲勝者選擇發球或接發球,接發球者獲得選擇場地權;

  2.發球為兩球換髮制,當比分達到10:10時採用一球換髮制,直至拉開兩分得差距決出勝負;

  3.獲得發球權方確定第一發球者並先行站位,接發球者確定第一接發球者並隨後站位,發球位為右手位並在比賽結束之前不變;

  4.在以後的各局比賽中,第一發球員確定後,第一接發球員應是前一局發球給他的運動員;

  5.發球為兩球換髮制,發球方將發球權交給對方接發球者,換髮球之後,原發球方兩人交換站位,本方原非發球者接發球;

  6.發球時,乒乓球出手即有效;

  7.發球時,球應先後觸及發球員的右半區和接發球員的右半區,乒乓球接觸其他桌面區域***包括壓線***為死球,對方得分;

  8.比賽過程中,乒乓球觸網為好球,此球有效;

  9.比賽過程中,乒乓球連續觸網兩次***觸網之後沒有落到乒乓球桌面上,而再次觸網***,為死球,對方得一分;

  10.發球時,乒乓球先接觸發球方桌面,沒有接觸球網,接觸接球方桌面邊角,為好球,此球有效;

  11.比賽過程中,乒乓球觸網為好球,此球有效;

  12.比賽之中以非握拍手接觸桌面,對方得一分,此次對抗結束;

  13.比賽之中對方接球之前以身體各部位接觸球檯使球檯移動,對方得一分,此次對抗結束;當比賽雙方達到1:1或者2:2進行決勝局時,任何一方比分達到5分雙方交換場地;

  14.下一局比賽開始時,雙方交換場地與發球權,接發球者為此次發球者上次所接球的發球者;

  另外解釋一下,不管是混合雙打還是普通雙打,都只能是間隔接球,不能由一個人連續接球,這是基本規則。補充一點:雙打時,運動員擊球次序錯誤,判對方得一分。

  打兵乓球的改革

  “小球”變為“大球”

  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隊囊括第三十六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7項冠軍之後,就有人提出把乒乓球加大,把網加高等建議,但這一建議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

  此後,乒乓球運動技術不斷髮展,球速越來越快,旋轉越來越強。不少運動員對陣時回合減少;有時球飛如閃電,觀眾還未看清,勝負已經決出,削弱了乒乓球愛好者的興趣。為此,國際乒聯前主席荻村伊智朗曾考慮把乒乓球加大。而徐寅生擔任國際乒聯主席後把這件事提上了議事日程。

  1996年5月,國際乒聯理事會同意試驗大球的提案——為減緩球速和旋轉,增加回合和觀賞性,建議將乒乓球的直徑增大兩毫米。國際乒聯準備次年在日本舉行的青年錦標賽上做試驗,但由於日本廠商意見太大而作罷。當時,改大球只是建議,廠商要生產大球,需要投入資金重製模具,調整工序,若建議最後被否決,資金就浪費了。

  為支援乒乓球改革,上海紅雙喜乒乓集團毅然承擔了試製任務,按要求生產出一批高質量的大球,由國際乒聯送給各會員協會試用。世界上唯一擁有測量動態乒乓球速度和旋轉儀器的中國乒協主動承擔了測試工作。中國乒協科學委員會科研人員做了“不同直徑和重量的乒乓球對擊球速度和旋轉影響的實驗”。實驗結論是:直徑大的球,速度慢於直徑小的球,旋轉弱於直徑小的球;直徑相同的球,重量和彈力大的要比重量和彈力小的球速度快、旋轉強。

  1997年第四十四屆世乒賽期間舉辦了首次試驗大球的比賽,但影響不大。1998年春天,由徐寅生提議舉辦的蘇州國際乒乓球“大球”賽做了第二次試驗。中國乒協主動承擔了蘇州試驗比賽的經費。1999年,在丹麥哥本哈根又舉行了一次試用大球的國際比賽。

  1999年在大維第四十五屆世乒賽期間舉行的國際乒聯代表大會上,“大球改革”提案因未獲得四分之三多數票而被擱置,124名委員中有84人投贊成票,30人反對,10人棄權。當時新任的國際乒聯主席沙拉拉說,有些代表因對這項改革措施將帶來的影響不了解而投了棄權或反對票,他將做解釋和說服工作。

  2000年2月23日,國際乒聯特別大會和代表大會在吉隆坡通過40毫米大球改革方案,決定從2000年10月1日起,也就是在悉尼奧運會之後,乒乓球比賽將使用直徑40毫米、重量2. 7克的大球,以取代38毫米小球。

  目前已由中國紅雙喜和雙魚兩家企業研製出無縫乒乓球,它由一整片材料製做而成,使球更加耐用,新球將在倫敦奧運會後普及。

  此外,乒乓球運動的改革還有“實行以‘11分制’取代‘21分制’”、“無遮擋發球”。從2008年9月1日正式實施“禁膠令”,改用無機膠水。有揮發物的溶劑膠水通常被稱為有機膠水或快乾膠水,其主要成分是黏合膠體和有機溶劑,後者是指低毒性、有揮發性、能溶解黏合膠體的化學溶劑,其中含有甲苯、二甲苯等有毒成分,國際乒聯對膠水中的有毒成分有一定的限制標準。有機膠水能增加海綿彈性、提高擊球速度,每名運動員在參賽之前都需要給球拍刷上數次膠水,這也被視為乒乓球比賽的必備武器。無機膠水既無色也無味,稀釋度近似水,不會增加海綿彈性,只需要刷一次,這種膠水的底板易清潔,不留任何殘留物。

  兵乓球拍的型別選擇

  正膠海綿拍

  正膠就是膠皮顆粒向上、高度與直徑相等的膠皮。它彈性好,擊球穩且[1]速度快,略帶下沉的感覺,適合近臺快攻型的球員使用。如果覺得自己手腕動作靈活,而大臂和腰腹力量不夠,那最好選擇以速度制勝的正膠球拍。

  生膠海綿拍

  生膠就是顆粒向上、直徑大於高度的膠皮。特點是擊球有下沉,搓球旋轉弱,適合近中臺選手使用。

  反膠海綿拍

  反膠就是貼上時粗麵向下、黏性較大的光面向上的一種膠皮,全歐洲的選手均採用此種膠皮。反膠打球的旋轉力特強,所以打法以旋轉為主的球員***如弧圈球、削球***必諳此道。當然,反膠容易製造旋轉,也容易吃轉兒,掌握有一定難度。

  長膠海綿拍

  一般來說,高度超過1.5毫米以上的膠皮稱為長膠。這種膠皮的膠粒很軟,顆粒細長,支撐力小。主動製造旋轉的能力很差,主要依靠來球的強旋轉或衝力大來增加回球的旋轉度。由於長膠的性格特殊,不利於少兒掌握,而且會干擾球感,因此國家已經禁止少兒比賽使用長膠。初學者和技術不高的愛好者同樣不適合用長膠!

  防守型海綿拍

  用拍一般以削球為主,屬於旋轉型打法,故而橫拍削球手多以反膠為主,反手則花樣繁多。

  在近年來生產的球拍上,多標明有“進攻”、“全面”、“防守”等型別的分類標識,可供愛好者選擇。

  初學者,不妨選用控球容易的低檔球拍來矯正動作,待水平逐漸提高、形成穩定的打法後,再挑選針對性較強的中高檔底板。中低檔的球拍不一定就不好用,哪塊球拍用順手了,哪塊就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