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曲漢宮秋月簡介

  《漢宮秋月》是中國著名的古箏曲,現流傳有多種譜本,由一種樂器曲譜演變成不同譜本,且運用各自的藝術手段再創造,以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這是民間器樂在流傳中常見的情況。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古箏曲《漢宮秋月》的相關內容。

  古箏曲《漢宮秋月》的曲目意旨

  《漢宮秋月》是著名的十大古曲之一,但樂曲的歷史並不長。原為崇明派琵琶曲,樂曲要表達的主題不是很具體。不少相關文章對此曲解題時都模糊地稱,此曲旨在喚起人們對受壓迫宮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具有很深的藝術感染力。有的文章稱,此曲細緻地刻畫了宮女面對秋夜明月,內心無限惆悵,流露出對愛情的強烈渴望。

  古箏曲《漢宮秋月》的曲目來源

  《漢宮秋月》很可能與《漢宮秋》有一定的關係。而《漢宮秋》是一出元末雜劇,作者是馬致遠。《漢宮秋》講的是王昭君和親出塞的故事。

  漢初時開國元勳多為布衣出身,而後妃、宮女也多出身微賤。基於這一傳統,漢朝的宮女與嬪妃之間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因而,每一位宮女都心存夢想,即有朝一日能獲得被皇帝寵幸的機會。然而王昭君在宮中深居數年,卻連皇帝的影子都沒見過。

  葛洪的《京西雜記》中介紹了一則在後世廣為流傳的故事。宮廷畫師毛延壽因向王昭君索賄不成,就在王昭君的畫像上點了一顆痣,使王昭君的相貌顯得比較普通。由於宮女太多,漢元帝只憑借畫師呈上的畫像上來選擇宮女。這樣一來,原本擁有驚人美貌的王昭君就淹沒在眾多的宮女裡了。此為野史,不足為信。

  據《後漢書·南匈奴傳》記載:“昭君字嬙,南郡人也。初,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掖庭。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宮女五人以賜之。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斐回,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然難於失信,遂與匈奴。”

  從上面的文字中可以看出,王昭君之所以自願遠嫁匈奴,是由於“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與其在宮中過著冷清孤寂的生活,讓青春年華年復一年的老去,不如遠赴異域。所以聽說和親的機會後,王昭君果斷的毛遂自薦。然而,皇宮內的生活雖然孤寂,倒也平靜,匈奴所居之地是草原大漠,未來如何,誰也不知。李白有詩云:“漢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關道,天涯去不歸。” 杜甫顯然很同情王昭君,他寫下了“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的詩句。而做為政治家的王安石卻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個問題,他認為昭君出塞不是件壞事,寫詩云,“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

  王昭君出塞時,是否充滿了悲怨情緒,後人已無法得知。無論如何,這對她來說是一個並不輕鬆的人生選擇。雖然這是一次政治婚姻,但王昭君的想法也許並不複雜,並非抱有為“漢匈兩族世代團結友好”的目的。這種說法顯然是意識形態對歷史的強行解讀了。

  後來昭君在匈奴生了兩個兒子。呼韓邪單于死後,他的兒子繼位,欲娶昭君。父死後,子可娶繼母,兄死後,弟可娶其嫂,這本是胡俗,在匈奴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昭君覺得難以接受,於是上書漢成帝求歸,成帝敕令其可以不尊漢習從胡俗,昭君後來只好服從。唐代吳兢在《樂府古題要解》中卻說,昭君誓死不願改嫁給呼韓邪單于的兒子,於是,“昭君乃吞藥而死”。難道歷史上的“昭君怨”就是源自這等訛傳?

  宮女之怨是個傳統話題。漢樂府中有不少關於宮女之怨的題材,如《玉階怨》,《昭君怨》,《昭君悲》等。後來甚至形成了專門描述後宮的詩體,名為宮詞。唐朝張祜的一首五言絕句《宮詞》:“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即是描述宮女的佳作,寫出宮女積鬱難遣的深怨。唐朝詩人王建、五代時後蜀花蕊夫人都曾做過《宮詞》百首。

  宮女身居深宮,不得自由,日久自然生怨。另一方面,西漢辭賦家鄒陽在《獄中上樑王書》中曾感嘆:“女無美惡,入宮見妒。”三千嬪妃和宮女,整天想的事情是向皇帝一人爭寵,怎能不妒。然《漢宮秋月》中的幽怨並非小家碧玉式的、弱不禁風的閨怨。漢代宮娥身材健碩,能陪皇帝騎馬、打獵,宮內活動受到的限制也較後世皇宮為少。因而她們怨則怨矣,本身並不幽悶纖弱。

  漢代宮女中也有不怨的。有一個有趣的民間傳說,講漢代有一個宮女名叫元宵,做得一手好湯圓。她每天極為想念家裡的父母姊妹。她的誠心感動了皇帝,以後每年正月十五,漢武帝批准家家戶戶做湯圓,點燈籠,允許娘娘宮女出宮與民同樂。那一天,元宵在自己的燈籠上寫著“元宵”兩字,帶著自己做的湯圓出宮,與家人團圓。

  且把遙遠年代裡的幽怨拋在一邊,聽《漢宮秋月》,品十五元宵,豈非快哉?

  古箏曲《漢宮秋月》的演奏形式

  箏曲演奏運用了吟、滑、按等諸多技巧,風格純樸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東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