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皇帝的故事

  歷史上發生在皇帝身上的故事數不勝數,你知道哪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1

  道光:史上最摳門的皇帝

  道光皇帝是個平庸守舊的皇帝,想要禁菸結果卻導致了鴉片戰爭,不敢對付英國人又搞得中國很丟人,實在是弄得他很無奈,也弄得大清國很無奈。可是他在主觀上,不能說沒有努力想要成為一個好皇帝,他也為了使國家更好而做出了許多努力。最有名的,除了禁菸,就是他的節儉與吝嗇了。

  作為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自然是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即使在道光時期危機四伏的大清朝,皇家的奢侈生活也還是能保證得了的。可是這個道光皇帝,卻厲行節儉,為了節儉而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甚至忽略自己的生存需要。他到底有多節儉?

  道光帝的節約可是出了名的。他堅信,成由勤儉敗由奢,要使國家繁榮昌盛,就必須要勤儉生活,這樣上行下效,才能樹立一種時代風氣。他不像乾隆那樣喜歡到處去玩,而是在宮裡仔細盤算各項花費的用度,計算出最低的花費,然後交給內務府,讓他們按這個標準去辦。

  據記載,道光皇帝吝嗇到大臣都難以接受的程度,別說很少有什麼貴重的賞賜,就連偶爾的請客吃飯也是極力儉省。當時有清朝對回疆的戰爭,大學士長齡等人取得勝利回京覆命,向道光帝獻上戰俘,道光於是宴請這些立下戰功的將領們。可說是宴請,其實寒酸得要命,二十個人擠在兩個桌子上,每一桌只有五六個菜,在座的大臣都不敢舉箸,那麼多人幾口就會把這區區幾樣菜吃光,吃光了皇帝哪還有面子?大家面面相覷,一群大臣就這麼餓著肚子退了席。給道光做大臣,還真得練成不怕餓的功夫啊。他還規定過,儘量減少節慶,皇帝生日、皇后生日、除夕、元旦、元宵節、冬至的慶祝活動一律取消,以防止浪費,節省開支。他的皇后十分賢淑達禮,有一年他終於想要給她過個生日,就擺宴席宴請群臣。好容易有這麼一次慶祝活動,結果群臣等了半天,每個人卻只給上了一碗打滷麵,據說還是道光下了很大決心才特批御膳房宰了兩頭豬做的。節省到這種程度,可真是令人咂舌了。

  不過,他作為皇帝,這樣極端地厲行節儉,也鬧出了一些很奇特的事情。他要節省開支,限制宮內的各種吃穿用度,搞得他自己和嬪妃們都沒有新的衣服穿,龍袍上甚至都帶補丁,所有衣服都破舊不堪。他看到大臣們誰穿了嶄新的衣服,都會十分不高興,責罵他們不懂得勤儉節約。時間一長,大臣們發現衣服越破舊他就越高興,也都不敢在道光面前穿新衣服,即使做了新衣服也都用各種辦法磨舊了再穿,或者直接去拿新衣服換舊衣服。一時間,京城裡的各個裁縫鋪的舊衣服全部脫銷,他們發現了這個商機,就趁機抬高舊衣服的價格,舊衣服到最後比兩套新衣服的價格還要昂貴,這真是道光時期特有的怪現象。

  從另一個方面講,道光想要節約,實行起來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他吃穿的花費,其實與外界相差得非常遠。道光為了節省,就只吃素菜不吃葷菜,可每頓飯還是要花好幾十兩銀子。一次他與一位大學士閒談,問到他早上在家吃了什麼。那個大臣直言道:“臣在家吃了4個雞蛋出來的。”道光帝聽了大吃一驚,在宮裡一個雞蛋要5兩銀子,他從來捨不得吃,怎麼這個大臣能一早上吃4個?他不由得說:“真是太浪費了,你這4個雞蛋下去豈不是20兩銀子都沒了?朕都捨不得吃雞蛋!”那個大學士聽了,知道其中有問題,因為他吃的雞蛋只要幾錢一個,這肯定是內務府的人搞的鬼,他連忙對皇帝說道:“沒有,臣吃的雞蛋是自己家裡養的母雞下的,不是買來的,沒有那麼貴。”道光聽說這個才怒火稍熄,隨之馬上盤算起宮裡也可以養母雞節省開支,就下令去買母雞。最後,那個母雞也是花了好幾十兩銀子才買到。

  要知道,內務府一直是個肥衙門,他們就是靠這個差價吃飯的,宮內宮外東西的價格會相差十倍都不止。道光只知道每個東西的報價有多貴,就自己節省著不吃不用,卻不知道那錢都給內務府的人中飽私囊了。可憐道光皇帝為了國家而節衣縮食,他自己卻被手下耍得團團轉。他只知自己節儉,卻不知去根除浪費的源頭問題,苦著自己也沒能為國家做出什麼。空有治國之想卻沒有治國之才的皇帝,也就只能這樣悲劇了。

  2

  唐中宗李顯:史上最牛的皇帝

  話說唐中宗李顯是歷史上最牛的皇帝。

  這是為什麼呢?

  唐中宗李顯:史上最牛的皇帝

  因為他自己是皇帝,父親是皇帝唐高宗李治,弟弟是皇帝唐睿宗李旦,兒子是皇帝唐少帝李崇茂,侄子是皇帝唐玄宗李隆基,更要命的是他媽也是皇帝聖神皇帝武則天。

  於是歷史給了他一個很光耀的名字:六位帝皇丸。

  那麼,位炮製出“六味地黃丸”的創新型皇帝是如何走上創研新藥、造福人民的科學之路的捏?

  眾所周知,大唐是一個偉大開放的年代。唐王朝的第二任掌門人唐太宗李世民老年時,把一位號稱“武媚”的十四歲美女納為才人***嬪妃的一種名號***。十四歲,還屬幼女,這事兒要是換了現在,那可是重罪!他老人家非得坐上幾年牢不可。老李過世後,他兒子小李唐高宗李治不但繼承了他老子的江山,也繼承了他老子的女人武媚。

  經歷了兩任皇帝的武則天,把唐高宗李治擺弄得神魂顛倒。在李治晚年,武則天已經能和他老公李治一起“垂簾聽政”了。李治死後,他的兒子、唐太宗的孫子、創新型皇帝登李顯終於登上歷史舞臺了,號稱唐中宗。李顯只是唐高宗與武則天的第三子,本來皇帝的寶座是輪不到他的。但他的兩個親哥哥李弘和李賢都被武則天殺了。虎毒尚不食子,武則天卻連續殺了三個兒女,正如現代京劇《沙家浜》裡所唱的:“這個女人不簡單”。

  俗話說的好,好事總是多磨,李顯只做了兩個月的皇帝,屁股都還沒捂熱,就被他老媽武則天趕到湖北房山神農架去當“野人”了,取而代之的是他四弟唐睿宗李旦。這個李旦同樣沒坐多久的皇帝寶座,武則天正式撇開兒子,自立為皇帝,而這也正為李顯“六位帝皇丸”的創造奠定了基礎。

  武則天在爭議聲中漸漸老去,李顯又被他老媽武則天記起了。當他老媽派去召他回來當太子的隊伍到達神農架時,李顯以為是老媽派來殺他的,嚇得差點上吊自殺。還好沒自殺成,不然,六味地黃丸的偉大工程將會半途而廢。在大唐忠臣們的努力下,李顯第二次登上皇位,仍稱唐中宗。

  唐中宗李顯由於六味地黃丸還未研究成功,沒有補藥可吃,性格和身子骨都比較孱弱,竟然被曾經在神農架大山裡相濡以沫的老婆和女兒毒死***真的是有什麼樣的婆婆就有什麼樣的兒媳婦***!他的兒子李重俊在老爸被毒死後,繼位皇帝,挑起他老爸未竟的事業,繼續著六位帝皇丸的研究工作。不幸的是,李重俊的堂兄妹,他四叔李旦、也就是曾經的唐睿宗李旦的兒子李隆基和女兒太平公主,在殺了三嬸、也就是李重俊的老媽後,又把無依無靠的孤兒李重俊拉下皇位。李旦和他三哥一樣,第二次登上皇位,仍叫唐睿宗。接下來順理成章了,李旦晚年“被主動”退位,李隆基繼位,史稱唐明皇或是唐玄宗,開元盛世到來了!

  作為唐中宗李顯的侄子,李隆基終於煉成了“六位帝皇丸”!至此,六味地黃丸,喔,是六位帝皇丸這項凝聚著了李顯家四代人的辛勤血汗的曠日持久的創新工作才算劃上了圓滿的句號。這也再一次提醒了我們現在正在努力構建創新型社會的人們,創新是一件多麼艱辛不易、甚至有時要付出生命代價的事啊!

  六位帝皇丸的創造,最困難也最成功的部分應該是唐中宗的老媽武則天這個創新點。唐中宗李顯能在創新的道路上有所建樹,軍功章的一大半應該歸於他那位極不尋常的老媽武則天。當然,要不是他爺爺唐太宗李世民發現並收納了武媚,李顯再有本事也創新不出這千古奇藥。因此,這味補藥最合適的名稱應該是更加滋補的“七位帝皇丸”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