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祀注意事項有哪些
公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為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被正式確立為法定節假日。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在清明掃墓期間,有些禁忌與忌諱要避免。
1不宜行走偏僻路徑
因為是祭祖,所以是難免會去一些很少有人去的地方,最好是依據常走的路線行走為好,勿要在偏僻的地方踏青,一來是安全問題,再者是易粘惹邪氣。
2不宜兒戲祭拜
祭祖和掃墓還是要心誠為好,對走路中或站立時遇到的紋,要有恭敬之心,勿用腳去碰墓碑之類的,在這樣的場所要多有嚴肅莊重的態度為好。面對先輩的墓地,必定要好好清理雜草,好好添上一些鬆土,把整個墓地弄得煥然一新,外觀上更加飽滿,心中默唸,寄希望九泉之下的先輩保佑後代富貴昌盛。
3不宜隨意擇時
選擇掃墓的時間是最好選在陽氣比較旺的時候,象天未亮或剛亮或是傍晚時分或太陽將下時,都是不可以去掃墓的,因為此時抵抗力最弱,是不利掃墓人的,一般是在上午十點到下午三點間為好。
4慎重選擇祭祀人群
去掃墓的人,一般來說,年高而行動不便的老人、身患重疾者、孕婦以及三歲以下的孩子,都是不適合去目的祭奠的人,主要是因為目的往往在山上,身體不好的人不利行動,另外清明期間,往往是陽氣不足之時,孕婦與孩子比較容易受到墓地中陰邪之氣的侵襲,所以因為這些原因,一般不建議以上人群親往祭拜。如果是身體虛弱或病中或是額頭髮黑,則表示時運較低,若能不去為掃墓最好;若一定要去,可隨身佩戴玉器或玉佛等護身符為好。
5家中不宜擺放人形物品
家中如有人形的物品,在清明前後最好多收起來,放到看不見的地方為好,如人臉的造形,人形的飾物。
6切忌祭祀後帶回邪氣
清明節可以在門上懸掛柳枝、桃木等,阻擋邪氣入侵,清明有鬼節之稱,且人們大多去祭拜祖先,從墓地、陵園等回來,為保證不把邪氣帶回,最好在門外有一層阻擋,民間素有桃木辟邪的說法,加上柳枝,都可以斜插或掛在門口,起到阻擋邪氣入侵的作用。
7不宜墓地合照留影
因為掃墓也往往是親人相聚到一起的時候,此時要注意切不可在墓地周圍合影留念,這樣會有不利,建議在陽光充足,氣場強旺的地方再合影為好。
除開祭祀注意事項外,清明節期間以下四點事情也是切忌的!
1切忌婚嫁等喜慶之事
古代人很重視婚喪嫁娶,講究婚嫁等喜事一定要吉利,都要討個好兆頭。清明期間,家家都要上墳掃墓祭祖;遠在他鄉的子女,也要在路口為先人燒紙錢。人們的臉上多是憂傷、思念。這樣的氣氛,是很不適宜舉行婚嫁等喜事的。
2不宜大規模洗滌
舊時習俗認為,逝去的亡魂,只有在清明節期間,趁著這萬物復甦的時候,才能出來洗滌、晾晒衣服、被褥。所以,河邊、溪邊、井邊、泉水旁,都有亡靈在洗滌、晾晒。所以,活著的人,要給逝去的人機會、地方,別和他們搶地方搶水,讓他們好好的清洗。
3不宜大動煙火
清明又叫寒食節,相傳,最早是晉文公為了紀念對自己有恩,卻被自己錯誤決策燒死的介子推,就下令將放火燒山的那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動煙火,只能吃以前做好的飯菜。
隨著時代變遷,雖然禁動煙火的禁令廢除了。但是人們也因為出於對義士介子推的尊崇,還是將寒食節的習俗延續了下來,一般都會在清明節前準備好食品,儘量避免在在清明節這天大肆吃喝。
4不宜慶生祝賀
瓜熟蒂落,新生命的誕生是不以日子好壞,節日與否而改變的。但清明節這天出生的人,一般不會在這天慶生祝壽,而是會提前或者推後,避開清明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