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報標題設計

  辦手抄報是一項綜合性訓練,它融作文、書法、繪畫於一體,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寫作能力和審美能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供大家學習參考。

  手抄報的圖片參考

>

  手抄報參考圖***1***

  手抄報參考圖***2***

  手抄報參考圖***3***

  手抄報參考圖***4***

  手抄報參考圖***5***

  手抄報參考圖***6***

  手抄報參考圖***7***

  手抄報的資料參考

  一、寓言故事

  造父是古代的駕車能手,他在剛開始向泰豆氏學習駕車時,對老師十分謙恭有禮貌。可是3年過去了,泰豆氏卻連什麼技術也沒教給他,造父仍然執弟子禮,絲毫不怠。這時,泰豆氏才對造父說:“古詩中說過:擅長造弓的巧匠,一定要先學會編織簸箕;擅長冶金鍊鐵的能人,一定要先學會縫接皮襖。你要學駕車的技術,首先要跟我學快步走。如果你走路能像我這樣快了,你才可以手執6根韁繩,駕馭6匹馬拉的大車。”

  造父趕緊說:“我保證一切按老師的教導去做。”

  泰豆氏在地上豎起了一根根的木樁,鋪成了一條窄窄的僅可立足的道路。老師首先踩在這些木樁上,來回疾走,快步如飛,從不失足跌下。造父照著老師的示範去刻苦練習,僅用了3天時間,就掌握了快步走的全部技巧要領。

  泰豆氏檢查了造父的學習成績後,不禁讚歎道:“你是多麼機敏靈活啊,竟能這樣快地掌握快行技巧!凡是想學習駕車的人都應當像你這樣。從前你走路是得力於腳,同時受著心的支配;現在你要用這個原理去駕車,為了使6匹馬走得整齊劃一,就必須掌握好韁繩和嚼口,使馬走得緩急適度,互相配合,恰到好處。你只有在內心真正領會和掌握了這個原理,同時通過除錯適應了馬的脾性,才能做到在駕車時進退合乎標準,轉彎合乎規矩,即使跑很遠的路也尚有餘力。真正掌握了駕車技術的人,應當是雙手熟練地握緊韁繩,全靠心的指揮,上路後既不用眼睛看,也不用鞭子趕;內心悠閒放鬆,身體端坐正直,6根韁繩不亂,24只馬蹄落地不差分毫,進退旋轉樣樣合於節拍,如果駕車達到了這樣的境界,車道的寬窄只要能容下車輪和馬蹄也就夠了,無論道路險峻與平坦,對駕車人來說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這些,就是我的全部駕車技術,你可要好好地記住它!”

  泰豆氏在這裡強調了苦練基本功的極端重要性。要學會一門高超的技術,必須掌握過硬的基本功,然後才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學習駕車如此,做其他任何事情也都應當這樣。

  二、成語故事

  【成語】: 尋章摘句

  【拼音】: xún zhāng zhāi jù

  【解釋】: 尋:找;章:篇章;摘:摘錄。舊時讀書人從書本中搜尋摘抄片斷語句,在寫作時套用。指寫作時堆砌現成詞句,缺乏創造性。

  【成語故事】:

  趙諮是吳王孫權手下有名的官員。他去魏國辦事,見到了魏文帝曹丕。曹丕很有才能,他用輕蔑的口氣問趙諮說:“你們吳王有學問嗎?”

  趙諮回答說:“我們吳王胸中有雄才大略。空閒時,他閱讀各種書籍,研究歷史經驗,可不像那些書生只知抄抄寫寫、摘記一些詞句***原文是‘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曹丕又問道:“你看,我可以征服你們東吳嗎?”趙諮回答說:“大國有進攻的力量,小國也有防禦的裝備啊!”

  曹丕接著問道:“你們東吳害怕我們魏國嗎?”趙諮又答道:“我們有雄兵百萬,又有長江、漢水的天險作屏障,有什麼可怕的呢!”。

  曹丕心想:這人真是能言善辯、對答如流。於是又問道:“你們東吳,像你這樣有才能的人有幾個呀?”

  趙諮說:“特別聰明、很有才能的大約有八九十人。至於像我這樣的人,那真要用車子來裝,要用鬥來量,簡直是數不清啊***原文是‘如臣之比,車載斗量,不可勝數’***!”

  由這個故事後來來演化成兩句成語。一個是“尋章摘句”。“尋”是尋找;“摘”是摘錄。指讀書時只去尋求摘取現成的漂亮詞句,不做研究。一般用來形容寫作時堆砌、套用現成詞句,缺乏創造性。另一個成語是“車載斗量”。“載”,即裝運;“鬥”是量糧食的器具;“量”,是計算。這個成語形容數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