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閔的武器是什麼

  相信很多人對於冉閔這個名字並不陌生。據悉,冉閔身長八尺,武藝高強,不僅有超凡謀略和過人的智慧,還有不凡的身手。那麼大家一定對他征戰殺場,擊殺胡人的武器十分感興趣。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據史料記載,冉閔的武器有兩把,冉閔在作戰時,經常左手拿雙刃矛,右手拿鉤稽,胯下是一匹令人豔羨的坐騎,名字叫做朱龍,顧名思義,是一匹紅色的馬,據悉,這匹馬可以日行千里,並不比關公的赤兔馬差。如此良駒加上霸氣十足的武器,往往一上陣,便讓敵人丟魂失魄。

  眾所周知,在五胡亂華這一黑暗時期,漢族人民經歷了滅頂之災,幾乎就被胡人滅族。而冉閔最著名的便是殺胡令。他曾稱:“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殺之。”毫不客氣的便宣示了漢族人民的主權,可見不容有半點商量的餘地的態度。而只有口頭宣告是不夠的,在那樣一個亂世,必須用武力說話。

  冉閔作為一軍之首,他常常身先士卒,率先衝入敵陣,而這兩把鋒利快捷,削鐵如泥,吹髮即斷的武器無疑是他最好的左膀右臂。有次他率軍遭遇胡人圍攻,自己部隊被衝的七零八碎。

  這時幾個胡人士兵把他團團包圍,冉閔面不改色,心不跳。瞬間用雙刃矛挑落一個胡人首級,其他幾人看到如此鋒利之武器,嚇得掉頭就跑。

  這件事後來也在軍中成為一段佳話,冉閔的兩把武器還被陳列起來供士兵們參觀。

  冉閔,又名染閔,是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的建立者,被稱為冉閔大帝,死後被追諡為武悼天王,他的後人也稱他為平皇帝。“冉閔”兩個字第一眼看到或許有點陌生,實際拆看看,就發現這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字,讀做“ranmin”都是第三聲。

  預知其音,先曉其意,我們先講一下冉閔名字的由來。“冉”是漢姓,而冉閔卻是長在胡人之家,身為石虎的養孫,最後稱帝建朝。說到冉閔的姓氏,就不得不介紹一下他的家族歷史。冉閔家族世代都擔任牙門將,他的祖父曾經擔任漢朝黎陽騎都督,他的父親冉良也威武過人,戰績頗豐。後來,冉良被石勒俘虜,並被石虎收為養子,後被封為西華候。當時的冉閔和父親一同被編入石家,改姓為石,所以冉閔也名石閔。即使改了姓氏,冉閔也從未忘記自己漢人的身份,並在後來企圖以屠殺胡人來振興漢族。

  《詩經·東山》中有云:“序其情而閔其勞。”“閔”同“憫”還有憐憫,憫唸的意思。但是,冉閔似乎並不是一個有仁慈之心,懂得憐憫他人勞苦的帝王。無論是最初勸諫石虎除掉苻洪及其兒子,還是後來下令禁閉城門屠殺胡人,冉閔都將冷酷無情詮釋得淋漓盡致。不管他是出於自保還是為了振興漢族之大計,發動事變,種族仇恨,屠殺生命的做法都無法得到我們的附和。

  有人說,冉閔建立冉魏政權,啟用漢人,一定程度上拯救了處於風雨中搖搖欲墜的漢氏家族。這話也言之有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冉閔確實是一個民族英雄。英雄的名字我們當然不能讀錯,大家一定記得讀“ran min”。

  冉閔是漢人嗎

  提起中國歷史上屠盡五胡的北魏皇帝冉閔,很多人都稱其為“漢家英魂”,的確,在五胡亂華的百年戰亂下,冉閔堪稱拯救中原百姓於水深火熱的救世主,他無疑是漢人的驕傲。

  冉閔和父親冉良都是漢族人,同時也是十六國中後趙的國君羯人石虎的部下將領。冉良在咸和三年,石虎與前趙劉曜部隊的交戰中被劉曜大軍殺害於新絳,因而嚴格意義上來說,戎馬半生的冉閔,乃是一位烈士的後代。在他少年時期,曾親眼目睹過不少戰亂中北方匈奴及鮮卑侵略者對漢族百姓的凌虐屠殺,因而對胡人在中原大地上所犯下的滔天罪惡深惡痛絕,很早就立志要拯救中原萬民,當然,這也為他後期對胡人軍民展開的大規模報復性屠殺提前埋下了伏筆。

  公元350年,冉閔劫持漢族將領李農和王基發動病變,於亂軍之中殺死石鑑,而後建立魏國,定都於鄴城,改年號永興。冉魏政權建立後,冉閔下令屠盡城內胡人,一夜之間,數萬羯人被屠滅,血流成河,男女老幼無人倖免,史稱鄴城大屠殺。此次屠城規模之大,死亡人數之巨,為世所罕有,雖然進一步加深了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然而不可否認,至此之後,胡人在中原大地上為非作歹的氣焰也收斂了不少。之前一度險些被滅族的漢人,終有一部分儲存了性命,悠久燦爛的華夏文明得以延續,這不得不說是武悼天王冉閔的歷史功績。